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非抗病毒治疗相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变异及其与前C区变异、HBV基因型的相关性,HBV DNA水平与变异发生的关系。方法:从126例均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和近一年内未经任何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随机抽取25例为研究对象。血清YMDD变异检测运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法,HBV基因型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M采用ELISA法。结果:7例存在YMDD变异,变异HBeAg全部阳性,不同的HBV基因型形式存在不同的YMDD变异率,HBVDNA水平与YMDD变异的发生不呈正相关。结论:HBV存在YMDD野生变异株,并非完全由抗病毒治疗引起,变异株与前C区变异和HBV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HBV DNA水平和变异发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HBV 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错配PCR扩增方法进行HBV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YMDD、YVDD和YIDD变异的阳性质粒,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对6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检测YMDD变异情况。结果经PCR方法、酶切鉴定及直接测序鉴定出YMDD、YVDD和YIDD质粒构建成功,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5例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变异,出现变异6例,阳性率为9.07%;其中YIDD和YI/YMDD各1例,YVDD3例,YV/YMDD1例。结论本检测方法简便、实用,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可存在YMDD变异,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的,抗病毒药物压力不是导致HBV YMDD变异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YMDD自然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P基因YMDD变异情况,并观察YMDD自然变异组与非变异组临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检测技术,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YMDD自然变异情况。结果在60例患者中,YMDD变异阳性5例(8.33%),阴性55例,5例变异中2例为YIDD阳性,3例为YVDD阳性。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株;YMDD自然变异的患者没有临床病情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HBV)的YMDD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PCR荧光法诊断YMDD基因变异。结果84例慢性乙型肝炎HBV YMDD变异阳性17例,阴性67例。17例YMDD变异的患者中12例从未应用过抗病毒药物,5例曾行抗病毒治疗。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亦存在较高的YMDD变异率,临床上在应用抗病毒治疗前应对患者是否存在YMDD基因变异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海南地区乙型肝炎基因型与YMDD自然突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突变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未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PCR-反向点杂交方法测定HBV突变及基因型。结果:49例患者中,检出B型8例(16.33%),其中发生YMDD自然突变1例(12.5%);C型34例(69.39%),其中发生YMDD自然突变6例(17.65%),YMDD自然突变的发生率C基因型与B基因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基因型之间乙肝标志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海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势基因型为C型。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相似文献   

6.
未经拉米夫定治疗HBV YMDD变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HBV病毒YMDD变异出现的情况,探讨HBV病毒YMDD变异出现可能的机理,了解以YMDD自然变异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方法对140例HBVDNA阳性,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YMDD检测,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发病年龄、HBeAg与抗HBe等临床相关指标。结果140例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20例自然发生YMDD变异,YMDD变异组与未变异组引起的肝损害无显著性差异(P>0.05)。YMDD变异与HBeAg与抗HBe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病毒YMDD变异株作为一个准种与野毒株同时存在感染个体,YMDD变异对肝损害严重性无关,YMDD变异与HBeAg阳性率与抗HBe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微孔板核酸杂交法对 5例非乙肝肝病患者、49例慢性乙肝患者 (其中 2 9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 )的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检测。结果 :非乙肝肝病患者未检出YMDD、BCP变异 ,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中 10 .0 % ( 2 /2 0 )YMDD阳性 ,2 0 .0 % ( 4 /2 0 )BCP阳性 ,其中 5 .0 % ( 1/2 0 )YMDD、BCP均阳性。治疗组中17 2 % ( 5 /2 9)YMDD阳性 ,34.5 % ( 10 /2 9)BCP阳性 ,其中 6 .9% ( 2 /2 9)YMDD、BCP均阳性。结论 :微孔板核酸杂交法能准确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变异 ;乙肝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CP、YMDD变异 ;部分病人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 ,可能与HBV、YMDD、HBVBCP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1年疗效、乙肝病毒YMDD变异率、变异与治疗前HBV-DNA、ALT水平的联系。方法治疗组按入选标准随机选择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并随访1年,并于治疗开始后3、6、9、12个月检测肝功能、HBV-M、HBV-DNA、YMDD变异。对照组随机选择36例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DNA阳性、ALT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YMDD变异株。结果①拉米夫定治疗一年,HBV-DNA转阴率71.88%(23/32),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18.52%(5/27),ALT复常率62.5%(20/32);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ALT水平分别为132.59±66.07、49.78±27.94,治疗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组在治疗前未发现YMDD变异,治疗6个月发现2例YMDD变异,变异率6.25%,治疗12个月发现5例YMDD变异,变异率15.63%;对照组36例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检测出2例YVDD变异株与野生株共存。③治疗前ALT<3×ULN组及≥3×ULN组YMDD变异率分别为11.76%、20.0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45);治疗前HBV-DNA<106copies/mL组及≥106copies/mL组YMDD变异率分别为5.88%、26.67%,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治疗前HBV-DNA水平及ALT水平不足以预见YMDD变异的发生;乙肝病毒YMDD变异株存在于未使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建议在抗病毒治疗前对YMDD变异进行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YMDD自然变异流行状况及特点.方法 选择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熔解曲线法(FH-PCR-MC)对其血浆标本进行YMDD基因序列突变检测.结果 119例患者中,有23例存在YMDD自然变异毒株,变异检出率为19.3%,其中YVDD阳性者20例(87.0%),YIDD阳性者2例(8.7%),YVDD和YIDD同时阳性者1例(4.3%).23例出现自然变异毒株的患者,其体内病毒均为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且变异株为非优势株,变异株在总病毒量中所占的比例均在50%以下.变异毒株占总病毒量的40%~50%者4例,30%~ 40%者6例,20%~30%者6例,20%以下者7例.结论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毒株,且变异株与野生株共生,为非优势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基因(P基因)上YMDD变异株的方法,评价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对此变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套式/错配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对108例治疗前HBV DNA(PCR)阳性正在拉米夫定治疗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YMDD变异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运用上述技术能有效区分HBV 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上述108例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阴转者63例(58.3%),HBV 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分别为23例(21.3%)和22例(20.4%),结论:建立的套式/错配PCR-RFLP分析技术可用于HBV YMDD变异株的临床监测,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导致部分患者的HBV多聚酶基因上YMDD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B、C基因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未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时间延长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乙肝病毒聚合酶及转录酶区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基序(HBV YMDD)耐药变异率等的变化,对比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B、C基因型乙肝患者的病毒抑制效应。结果(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 B基因型者HBV DNA水平低于C基因型者,而自发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C基因型者。(2)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B、C基因型者之间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YMDD变异率没有明显差异。(3) B、C基因型患者均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HBV DNA水平下降,HBeAg血清转换率增加,但YMDD变异率也增加。结论(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自然状况下C基因型乙肝患者携带的乙肝病毒复制能力强于B基因型患者者且不易清除。(2)使用拉米夫定疗程相同时B、C基因型患者之间拉米夫定的病毒抑制效应及HBV YMDD耐药变异率相似。(3)C基因型HBV感染的乙肝患者及早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选取402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样品,应用荧光PCR法定性检测YMDD变异情况。402例中有309例(76.87%)检测出YMDD变异,其中120例为YVDD变异,74例为YIDD变异,115例为YVDD+YIDD联合变异;309例YMDD变异患者中同时检测出变异株与野生株占69.26%(214/309),仅检测出变异株占30.74%(95/309)。另外,93例为YMDD野生型阳性。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耐药毒株的P基因序列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毒株P基因序列特点。方法分析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利用PCR-RFLP筛检YMDD变异株,对YMDD变异阳性的部分患者标本进行P基因测序。结果应用PCR-RFLP筛检发现了42例感染YMDD变异株的患者,对其中的19例患者进行测序分析有10例除发生YMDD变异外还有P基因A-E区其他部位氨基酸的突变,有4种点突变同时在2个以上的患者中发生,包括rtL80I,rtG172E,rtG174C和rtG172E/rtG174C联合突变。结论拉米夫定耐药毒株除了常见的C区YMDD变异和B区rtL180M变异之外,还可以发生其他位点的突变,但这些位点的突变是否与拉米夫定耐药有直接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李晶  刘兴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87-138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拉米夫定疗效及YMDD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对69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的ALT、HBV-DNA水平及治疗48周后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拉米夫定治疗48周的69例患者中,有19例HBV发生YMDD病毒变异,变异率27.6%。HBV发生YMDD病毒变异与ALT的水平呈负相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服用拉米夫定一定严格把握治疗基线,选择最佳治疗时机,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ffeStnn Objectif Wr les effets des mutations du motif YMDD (twineme thionineaSperticachoagurtic acid) de Ia --se dans le tw du virus d' optite B (HBV) sur Ie traitement antiviraI dlamivudine. mebo he mpnt d 'ADN du HBV contenant le nzotif me dens le gdne Pht obtenu mrM d pertir des 19 matw chroniques d' mptite B avec lerum ADN HBV witi f d la 48for rtins dutraitement d lamivudine. L' 8chantillon etait SUkt d I' analyse sdquentielle automatique. te infiuences desvarinbles des mutati…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DNA的影响.方法对拉米夫定治疗组31例(po,100mg/d,25周)和对照20例组进行HBV DNA的斑点杂交和PCR半定量检测;未阴转者扩增含YMDD编码区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4周、8周、24周、52周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5%、68%、80%、73%,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YMDD变异株检出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对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同时诱发较多的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P基因变异特点及编码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方法:提取HBV DNA后,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CR产物自动测序.总结拉米夫定的疗效、P基因变异出现的时间,用SAS软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用DNA STAR软件的CLUSTAL V方法对HBV DNA P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变异类型进行分析.用DNAclub,DNAsis软件分析出现P基因变异前后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在治疗后6个月血清标本中未发现YMDD变异,在治疗后12个月血清标本中发现2例YMDD变异.在对照组中发现了1例L528M变异;在治疗后12个月发现了2例YVDD变异,2例只有L528M的变异.在发生变异后,YMDD的转角结构变为折叠,L528M的转角结构没变.结论:1年的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YMDD变异发生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之后,L528M变异可单独在体内存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携带者可发生L528M变异.发生YMDD变异的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由转角变为折叠.L528M变异不影响蛋白质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乙肝患者1年的疗效。方法:40例因拉米夫定治疗而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ALT为正常上限的2~10倍,HBV-DNAㄒ105copies/ml,胆红素水平小于正常上限的2倍,接受阿德福韦酯10mg/d同时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同期38例慢性乙肝初治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疗程均为1年,分别观察ALT、HBV-DNA、乙肝标志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ALT、HBV-DNA水平均显著下降,ALT复常率联合治疗组为82.5%,初治组为84.2%,HBV-DNA阴转率前者为32.5%,后者为34.2%,乙肝标志两组均无变化。治疗9月时YMDD变异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A181V位点变异,但未出现ALT的波动。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乙肝患者疗效显著,与阿德福韦酯初治乙肝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易出现对阿德福韦酯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