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宽QRS心动过速1例,同时有宽及窄QRS心动过速1例,单纯窄QRS心动过速13例。显性预激6例,其中A型预激4例,B型预激2例,12例为单一旁道,1例为房室结4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为3条旁道,1例为2条旁道同时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AVNRT。17条旁道的部位分布如下:右前间隔1条,右中间隔3条,右后间隔4条,左后间隔3条,左游离壁2条,右正后游离壁2条,右后外游离壁1条,右前游离壁1条。射频治疗后17条旁道的前传及逆传全部阻断,2条旁道并有房室结双径路病人的2条旁道均阻断,其房室结双径路的前传快径与逆传快径亦被阻断,房室结4径路病人的3条慢径中的1条阻断,在用异丙肾的条件下全部病人均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手术时间为2-8b,平均4b。放电次数2-40次,平均19次,右侧旁道占71.0%,多旁道占13.0%,射频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赵玉  胡希山 《新疆医学》1995,25(4):218-219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9例预激综合征和3例房室结双径路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例预激综合征共9条旁道;左前壁2条,右侧壁3条,左后间隔,右前壁,右后间隔,右前间隔各1条。除1例右前壁上,其余8条旁道均消融成功。3例房室结以径路患者,2例阻断慢径路,1例阻断快径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逆向型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150例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常规高右房递增起搏(S1S1)及程序刺激(S1S2)和右心室心尖部递增起搏及程序刺激。结果:18例(12%)出现逆向型房室结双径路,右室S1S1起搏时发生经慢径逆传的S1S1周长为(430±57)ms,快、慢径逆传的V-A值差为(150±56)ms,右室S1S2刺激发生快、慢径跳跃时S1S2间期为(330±58)ms,V-A值延长(170±65)ms。当心室激动经快径逆传时HBE上的A波较CSp上A波早(20±9)ms,经慢径逆传时CSp上A波较HBE上A波早(10±9)ms。其中16例激动经慢径逆传时仅能逆传1~2个心室激动就发生阻滞,仅2例在右室S1S1刺激时可持续经慢径逆传。所有18例均可见逆向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室回波。18例中,14例发生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发生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仅2例为典型的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房室结内慢径虽有逆传功能,但绝大多数病例慢径的逆传功能脆弱,慢径有逆传功能并不意味着就能发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5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9移叶.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22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4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33例(单一房室结双径路119例.合并房室旁道14例),其中慢一快型130例.快一慢型2例.慢一慢型1例;房室旁道122例,其中左侧旁道89例.右侧旁道29例,双旁道4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4例,旁道共计140条。成功率98.4%,复发率2.4%,近期并发症2.0%。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消蚀术治疗58例不同类型的心动过速,总成功率为93.1%。其中4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45条房室旁道.36例和41条旁道成功地被消蚀。15例房室结双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蚀慢径路)和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位于左室前壁,1例在左后隔)全部获得成功消蚀。无严重并发症。1例遗留有右束支阻滞。随访未见复发病例。根据单极电图的PQS波形易取得成功和减少放电次数。为防止希氏束受损,在房室结处消蚀时必须密切监视心电图和消蚀导管的放置部位。  相似文献   

6.
用射频消融术治疗2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房室旁路17例(显性A型预激综合征5例、隐匿性左侧旁路10例、B型预激综合征2例),共有房室旁路18条,其中左侧壁10条、左后间隔6条、右后间隔2条。9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均采用下位法阻断慢径。全部病例均消融成功(100%)。无并发症。随访2~12周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射频消融术治疗2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房室旁路17例(显性A型预激综合征5例、隐匿性左侧旁路10例、B型预激综合征2例),共有房室旁路18条,其中左侧壁10条、左后间隔6条、右后间隔2条。9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均采用下位法阻断慢径。全部病例均消融成功(100%)。无并发症。随访2 ̄12周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病人的初选、旁道的初步定位等方面的价值。方法于检查前1wk停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以DF-5A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发放刺激信号,起搏方式为S1S1分级递增性刺激和S1S2程序早搏刺激,个别加发S3或S4。结果3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房室结双径路11例,房室旁道18例,均得到RFCA时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证实;其他2例。结论其结果证明食道心房调搏对于行RFCA治疗的病人的初选及旁道的初步定位、旁道不应期的测量、是否存在多条旁道具有明显帮助;该法操作方便、安全,对RFCA取得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房室结双径路的射频消融,从过去的快径路改良到目前提倡的慢径路改良,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作者报告25例AVNRT的RFCA结果,并对其消融方法及消融终点进行讨论。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患者中男8例,女17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5±20)岁。发作时心电图呈窄QRS心动过速,频率150~220次·min1。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1.2 方法 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9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结果分析发现:国人房室旁道折返SVT(AVRT)多于房室结折返性SVT(AVNRT);约2/3旁道位于左游离壁(LFW),1/3位于间隔及右游离壁;房室结可存在双径路(DAVNP)或多条径路;AVRT的P′明显,R—P′≥70ms,AVNRT多无P′、R—P′<70ms;P′和R—P′对AVRT和AVNRT手术前后符合率为100%。提示: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可初步明确SVT发生机制,对SV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17例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施行射频消融术。16例为单房室旁道(AP),1例为双AP。14条左侧旁道及1条右侧旁道消融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2.4%。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13个月仅1例右前膈AP复发。射频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今后应加强右侧AP消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Brugada宽QRS鉴别诊断标准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6例预激综合征病人6个同步记录胸导联心电图的观察,研究Brugada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所致宽QRS波群的方法是否适用于预激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的QRS均为最大预激图形(QRS≥0.14s)。有多条房室旁路、显著心脏扩大、束支传导阻滞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均被除外。结果发现:所有76例的QRS图形若按Brugada标准均将误诊为室速,其中在第1步判断为“室速”型QRS者14例(18.4%),第2步判断为“室速”者47例(61.9%),第4步判断为“室速”者15例(19.7%)。因此,作者认为:①该标准不适用于预激所致宽QRS性心动过速(宽QRS心速)与室速的鉴别;②该标准在预激征患者中对经房室旁路下传与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宽QRS心速的鉴别可能有用。  相似文献   

13.
用导管射频消融慢径路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例,其中慢快型44例,慢慢型1例,44例慢径消融成功,1例心动过速诱发“窗口”缩小,成功率91.1%,无并发症,随访2~8月均无复发,认为射频消融慢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224例耻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结果14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ST段压低≥2mm且持续≥80ms或T波倒置者86例(61.4%),明显高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29.76%,P〈0.005)。左侧旁患者ST段压低多分布 V3-V5或V6导联,而左后间隔旁道和右后间隔旁道T波倒置和ST段压低多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田福利  杜日映 《医学争鸣》1996,17(3):197-199
181例预激综合征经心外膜标测或心内膜标测后,手术切断或射频消蚀术阻断房室旁道而治愈回顾性分析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AP特征,提出了两套建议性诊断标准和一种鉴别诊断标准:(1)显性预激旁道诊断标准,对左侧AP其诊断特尾性,敏感性分别是100%和97%。对右侧及间隔AP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在92%以上。(2)孢匿性预激旁道诊断标准,其诊断准确率仅达60%。(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  相似文献   

16.
夏雷  王和平 《河北医学》2000,6(6):495-498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62例,探讨RFCA治疗PSVT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房室结双径路改良采用下位法;左侧旁道采用冠状窦电极粗标,大头电极在心室国标。右侧旁道采用左前斜45度。大头电极在心房侧三尖瓣环处细标;房扑时标测心房激动顺序,用隐匿必拖法确定折返环部位,在心房内行线性消融方法治疗。结果:262例中慢-快型房室结折生心动过速(AVNRT)78例。,房室折返性心动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病变部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②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治疗43例PSVT病人,其中房室结双径路11例,房室旁道32例(左侧旁道23例,右侧旁道9例)。③结果11例房室结双径路病人采用下位法消融均获成功;32例房室旁道病人中,31例消融成功(96.9%),另1例因旁道位于心外膜经心内膜消融失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随访28d~3.5年无复发。④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150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者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1)100%病例存在室房传导;(2)50.9%右室S1S1利激可出现文氏阻滞,49.1%病例则直接表现为1:1传导突变到2:1传导;(3)41%病例在室房文氏阻滞或2:1传导发生前V—A值始终恒定不变,余59%病例V—A值延长22±13ms,表现弱的速减传导;(4)在127例次V2后可见H2波的病例中,V2一H2随S1S1缩短而延长,H2一A2在121例次中保持不变,6例延长10~20ms.认为房室结双径路并AVNRT患者室房传导及房室结快径逆传具有其特有的非递减传导或弱递减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19.
1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儿童和青少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8例左侧旁道,4例房室结双径路,2例右侧旁道。成功率92.8%。X线曝光和手术时间分别为49.5分钟和3.5小时,放电和能量分别为3.6次和20W。平均随访13个月,无复发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报道15例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其中双旁道9例,单旁道并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并慢快/快慢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共计消融旁道24条和房室结慢径6例,总成功率100%,随访6-48月无复发,无房室阻滞及其他并发症。结果表明:采用恰当的方法消融复杂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