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仁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桃仁炮制品的苦杏仁酶活性、苦杏仁苷含量及其毒性大小,探究桃仁的燀制机制。方法:通过苦味酸试纸变色反应测定桃仁中苦杏仁酶的活性。采用HLPC测定不同桃仁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15∶85),检测波长210 nm。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比较桃仁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大小。结果:生桃仁可使苦味酸试纸变为红色,桃仁不变色。生桃仁中苦杏仁苷质量分数3.48%,贮藏6个月后苦杏仁苷含量明显降低至2.53%;桃仁中苦杏仁苷质量分数(3.19%)较生桃仁略低,贮藏6个月后苦杏仁苷含量(3.10%)变化不显著。燀桃仁(未去皮)水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55.907 g·kg-1,燀桃仁(去皮)水提物的LD5082.943 g·kg-1。结论:桃仁经燀制后会使苦杏仁酶完全灭活,可防止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因酶解而损失。桃仁燀制后去皮可降低毒性,提示桃仁燀后去皮的炮制方式具有合理性,应按照传统后燀去皮用,为桃仁炮制工艺研究及炮制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桃仁炮制品的苦杏仁酶活性、苦杏仁苷含量及其毒性大小,探究桃仁的燀制机制。方法:通过苦味酸试纸变色反应测定桃仁中苦杏仁酶的活性。采用HLPC测定不同桃仁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15∶85),检测波长210 nm。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比较桃仁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大小。结果:生桃仁可使苦味酸试纸变为红色,桃仁不变色。生桃仁中苦杏仁苷质量分数3.48%,贮藏6个月后苦杏仁苷含量明显降低至2.53%;桃仁中苦杏仁苷质量分数(3.19%)较生桃仁略低,贮藏6个月后苦杏仁苷含量(3.10%)变化不显著。燀桃仁(未去皮)水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55.907 g·kg-1,燀桃仁(去皮)水提物的LD5082.943 g·kg-1。结论:桃仁经燀制后会使苦杏仁酶完全灭活,可防止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因酶解而损失。桃仁燀制后去皮可降低毒性,提示桃仁燀后去皮的炮制方式具有合理性,应按照传统后燀去皮用,为桃仁炮制工艺研究及炮制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的药品监督工作中 ,笔者发现 ,在许多药店、药房乃至药材公司中桃仁与苦杏仁皆为火单制去皮的炮制品 ,且桃仁多为苦杏仁所混充。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书籍 ,认为 :桃仁与苦杏仁不去种皮直接入药 ,能有效的控制苦杏仁混充桃仁的现象 ;并且不影响其药用功能。1 原因1 .1 桃仁 :为蔷薇科植物桃 Prunus persica( L.)Batsch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功能为活血祛淤 ,润肠通便[1] 。其主要成分为脂质体、甾体、黄酮及其糖苷类化合物 [2 ]。苦杏仁 :为蔷薇科植物山杏 Prunus armeniacaL. var. ansu Max…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桃仁及苦杏仁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表现并比较其毒性.[方法]将桃仁提取液、苦杏仁提取液及苦杏仁苷标准液作高效液相分析,并把豚鼠作为实验对象,以过敏反应为指标,观察它们的毒性作用.[结果]桃仁提取液及苦杏仁提取液均有苦杏仁苷标准液同样的高效液相表现,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同时还测定到它们的安全使用剂量.[结论]桃仁提取液与苦杏仁提取液均具一定毒性作用,桃仁提取液较轻.安全剂量下不表现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桃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桃仁药材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B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结果:苦杏仁苷在4.94~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1.01%。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桃仁药材中苦杏仁苷含量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桃仁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桃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筱凰  李婷  王一涛  陆金健 《中草药》2015,46(17):2649-2655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目前对桃仁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其活性成分苦杏仁苷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而对其他单体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仍不明晰。综述桃仁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其性味、炮制、配伍、质量控制,以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建议对桃仁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在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以及肝肾保护等药理作用机制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为其资源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军  屠鹏飞  赵玉英 《中草药》2002,33(2):101-10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方法:采用各种柱层析对桃仁及补阳还五汤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分离,通过各种光谱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发现其为一对D、L差向异构体,含量之比约为1:1。桃仁单味药水煎结果与复方相同,95%乙醇回流仅得到D-苦杏仁苷,且D-苦杏仁苷在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结论:D-苦杏仁苷的构化是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L-苦杏仁苷是复方中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桃仁药材质量评价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桃仁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方法用HPLC测定了市售桃仁药材13个样品、不同自制炮制品及不同贮藏年度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并考察了市售药材的脂肪油、醇浸出物含量、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干燥失重等常规理化试验项目。结果市售生品药材苦杏仁苷含量与炮制药材间差异明显;而不同自制炮制品的苦杏仁苷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同贮藏年度的市售桃仁药材生品带皮妥善保存,苦杏仁苷含量至少13年内无明显变化;对市售药材的常规试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各种炮制品间的差异较大。结论炮制加工过程是影响桃仁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有必要制订桃仁药材的常规理化试验项目,加强药材综合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6)
目的通过比较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对桃仁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选择较优的提取方案。方法以苦杏仁苷的量及转移率为指标,进行闪式提取正交设计,正交最优结果与乙醇回流法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对闪式提取及回流提取苦杏仁苷后的药渣进行回流提取多糖,对其多糖的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闪式提取最优工艺提取苦杏仁苷的含有量为2.50 mg/g,转移率为71.48%;回流提取苦杏仁苷的含有量为2.26 mg/g,转移率为64.61%;闪式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的药渣中多糖的出膏率分别为7.32%和5.91%。结论闪式提取的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及药渣中多糖的出膏率均高于回流提取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及药渣中多糖的出膏率。  相似文献   

10.
桃仁为桃核的仁,含有苦杏仁甙(Amygda-lin)1.5%、苦杏仁酶(Emnlsin)3—3.8%、脂肪油45%、挥发油0.4%、尿囊素酶及乳醣酶等。其中苦杏仁甙经苦杏仁酶分解后,产生氢氰酸(HCN)、苯甲醛(C_6H_5CHO)及葡萄糖(C_6H_(12)O_6)。而氢氰酸对人体有害,可以令人中毒。因此了解桃仁的用量,对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桃仁是行血祛瘀之常用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并云:“味苦平,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由于其用量古今颇有差异,因而有必要进行商榷。汉代张仲景应用桃仁的方剂达十首,其中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的桃仁用量均为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超微粉碎技术对桃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低温制备桃仁超微粉,常规方法制备细粉。采用HPLC法测定两种粉体中苦杏仁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超微粉测得的苦杏仁苷含量较细粉中含量多8.785%。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振动磨低温粉碎可用于桃仁超微粉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诱导桃仁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MS, B5,Nitsch, Blaydes, White等5种培养基分别进行桃仁愈伤组织诱导培养;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扫描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结果:5种不同的培养基均可使无菌的桃仁子叶诱导出愈伤组织。以White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68.75%),生长最快(1.29 g.L-1.d-1),但未能测出苦杏仁苷含量;以Blaydes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苦杏仁苷含量为0.4326%,且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6.25%,生长率为0.77g.L-1.d-1。结论:Blaydes培养基可以作为研究桃仁中苦杏仁苷生物合成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基础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UPLC-DAD)对桃仁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的2种差向异构体(D型与L型)分离后进行测定。方法:以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体积为1 μL;柱温为20 ℃。结果:D-苦杏仁苷与L-苦杏仁苷能有效分离,D-苦杏仁苷在质量浓度为4.08~407.92 μg·mL-1,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7 8X-0.012 3,r=0.999 8;准确度为96.09%~104.51%。结论:本方法能准确测定桃仁配方颗粒中D-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当归-桃仁药对配伍特点及其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当归-桃仁药对不同配比的应用特点及其效应物质基础。方法:基于自建的中医方剂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归纳出当归-桃仁药对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采用HPLC法分析当归-桃仁药对共煎液与单煎液不同配比中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的含量变化;采用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配伍效应及其作用特点。结果:挖掘归纳出当归-桃仁药对在方剂中的配伍特点及其出现频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桃仁配伍有利于苦杏仁苷、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效应成分的溶出;桃仁当归配伍比同等生药量的桃仁单味药材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DPPH清除率增加;当归桃仁配伍比同等生药量的当归单味药材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说明两者配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论:当归-桃仁药对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中芳香酸类化合物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及苷类化合物苦杏仁苷的溶出;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增加和DPPH清除率增加,但各配伍比例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桃仁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苦杏仁苷在0.4004~4.004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69.0X+50.0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07%,RSD为1.02%。[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分离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桃仁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数学模型研究燀苦杏仁标准汤剂质量与其饮片中指标成分苦杏仁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制备燀苦杏仁标准汤剂,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建立饮片出膏率、标准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苦杏仁苷转移率分别与饮片中苦杏仁苷含量之间的3个线性回归模型。结果燀苦杏仁饮片出膏率为8.97%~12.12%;标准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为21.74%~30.32%;苦杏仁苷转移率为70.39%~90.54%。建立的3个线性回归模型R2均大于0.8,各项偏回归系数检验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3个线性回归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0%,平均相对偏差不大于5%。结论该研究可预测不同燀苦杏仁饮片制备所得标准汤剂的质量,为制定其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活血通络粉针中桃仁与赤芍共煎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活血通络粉针由桃仁、赤芍、川芎等组成,系采用现代分离、纯化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冻干粉针。方中君药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故将芍药苷和苦杏仁苷定为正交工艺优选的指标成分。本文报道了赤芍与桃仁共煎工艺优选的实验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HPLC测定活血胶囊(赤芍、桃仁、川芎、当归等)中芍药苷、苦杏仁苷、川芎嗪及阿魏酸的方法.方法 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水(25:75)(v:v);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芍药苷、苦杏仁苷230 am;川芎嗪、阿魏酸315 nm.结果 芍药苷、苦杏仁苷、川芎嗪及阿魏酸分别在0.033~3.3μg、0.025~2.5 μg、0.019~1.875 μg和0.023~2.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4%、98.5%和98.3%.结论 该方法 准确、可靠,町行性及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苦杏仁苷是苦杏仁的主要有效成分,它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物,现代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具有抗肿瘤、抗溃疡、抗脑缺血、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因此,开展苦杏仁苷的结构、药理研究和利用对现代医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报道,从桃仁中分离得到苦杏仁苷(1)、野樱苷(2)以及相关化合物3~6。本次比较探讨了不同产地桃仁中成分含量的同时,还探讨了它们的抗肿瘤作用。 以HPLC对市售品及中国各省产桃仁中的1~6进行定量,过去未作为桃仁成分的3~6均含有相同的比例。并且1~6均对EBV的早期抗原活化有抑制作用。它们的活性受苄基位的取代基和糖种类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