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湖南省2009年狂犬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湖南省2009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湖南省狂犬病监测实施方案》,收集全省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狂犬病200例,发病率为0.31/10万。Ⅱ级、Ⅲ级暴露者占98.0%,伤口未处理者达65.5%,病例均无暴露前免疫史,暴露后只有13.0%注射了狂犬疫苗,133例Ⅲ级暴露者仅9.77%联合应用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狂犬病门诊监测中,湖南全省共报告267 133例暴露者,Ⅱ、Ⅲ级暴露者占85.60%。暴露者中有94.59%在预防门诊接受伤口处理,97.62%暴露后全程接种了疫苗,Ⅲ级暴露者中42.47%注射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伤人动物主要是犬,全省犬密度为6.309只/100人,兽用疫苗接种率为47.78%,犬只狂犬病毒感染率是0.56%。结论犬密度较高、犬群有较高的感染率,兽用疫苗接种率较低,群众防治意识不强以及暴露后未能得到规范处理是目前狂犬病高发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犬只"管、免、灭",规范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处理,是遏制狂犬病高发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南郑县2011—2012年狂犬病暴露者伤口处置间隔时间、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接种(使用)率和24小时内及时接种(使用)率,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汇总、统计2011—2012年南郑县犬伤人及疫苗接种登记数据,比较两年间狂犬病暴露者伤口处置时间、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接种(使用)率和24小时内及时接种(使用)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2012年狂犬病暴露者暴露至处置间隔时间缩短,Ⅲ级暴露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率和24小时内及时使用率较2011年有所提高,3个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的狂犬疫苗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基本持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人间狂犬病的发生,首先要全面落实和提高犬、猫等宿主动物的管理及免疫,同时强化人群暴露后的及时、规范处置,不能单一强调人间狂犬病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2007年狂犬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狂犬病疫情及患者调查等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全省报告334例,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呈散发,以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0~9岁组及50-69岁组病例较多;发病潜伏期中位数77d,临床全部表现为狂躁型;暴露后处理伤口者占31.94%,9.61%注射了狂犬疫苗,3.6%联合应用了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结论暴露后正确处置率低和养犬数量多、管理措施不到位是狂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百色市狂犬病流行规律,研究其发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百色市2009—2020年人狂犬病发病资料及2019—2020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 结果 2009—2020年百色市报告人狂犬病病例105例,均为被动物致伤后未及时得到规范处置而发病,其中农民占79.05%,犬伤所致发病占87.62%,病例暴露后伤口未处置率为78.10%,自行处置率为19.05%,疫苗注射率为1.90%,全程注射率为0.00%,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仅为1.69%。2019—2020年百色市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30 320人次,免疫接种率为97.36%,Ⅲ级暴露者中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29.22%;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51.35%,猫伤人占33.95%,均以外观无异常疑似健康动物伤人为主,2年间所规范处置狂犬病暴露者无一例发病。结论 百色市仍为狂犬病的高发地区,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狂犬病防制知识宣教,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及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狂犬疫苗预防效果,分析动物致伤部位、年龄及季节分布特点,为我市狂犬病防治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收集市狂犬病防治门诊2005年1322例狂犬疫苗注射者个人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逐项统计分析。结果5月~10月暴露者较多,占69.97%;疫苗全程接种及时率93.04%,疫苗注射后抗体阳转率在92.59%,被犬致伤者占79.80%,猫等其它动物占占20.20%。结论随着人员和动物流动性的增加,狂犬病传播范围在迅速漫延,致伤者通过规范处置伤口、全种注射疫苗,对Ⅱ、Ⅲ级伤口加注抗狂犬病血清(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可得到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4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10-2014年狂犬病年均发病率0.58/10万,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分别报告27例、27例、19例、17例和15例,共105例.发病以男性为主,性别比2.3∶1;年龄以40~59岁组最多(35.2%);职业以农民为主(73.3%).在100例网络报告的本地病例中,除6例暴露史不详外,暴露后未处理伤口占63.8%,自行处理伤口占27.7%;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4%,82例Ⅲ度暴露的病例中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8%;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3.7%.结论 加强对重点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提高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并强化犬只管理等措施,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9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依据犬伤门诊记录,对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犬伤Ⅲ度暴露者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及伤人犬只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共接诊5857例,咬伤人犬只的接种率为53.80%。就诊病例的年龄分布广泛,以20~29岁组和50~59岁组为多。全年各月份均有就诊者。犬伤暴露后,只有13.76%病例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100%的犬伤暴露者进行了狂犬疫苗的注射。犬伤Ⅲ度暴露中,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仅为2.07%。结论犬伤人群在不断增加,应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合理设置犬伤医学门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全程、免费接种服务,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处置的工作经验,阐述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的关键步骤。方法对309例狂犬病Ⅲ级暴露者不同部位伤口及时进行彻底清创消毒,规范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足量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结果309例狂犬病Ⅲ级暴露者经规范处置,无一例发生狂犬病。结论对狂犬病Ⅲ级暴露者及时正确的伤口清创消毒处置是救治的关键,足量规范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及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控制狂犬病发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Ⅲ度暴露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评价预防治疗效果.[方法]设计调查表与病历,对815例Ⅲ度暴露伤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结果]815例Ⅲ度暴露伤者,其流行病学特征与我国狂犬病例分布特征相近似:男性多于女性;少年儿童及壮年农民为主;农村多于城市;夏秋季暴露高于其他季节;暴露动物以犬为主;动物免疫率低,占0.86%.狂犬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结论]本地区防控措施不到位,狂犬病高发趋势短期内难以控制;规范的预防治疗包括:严格的伤口处理、狂犬免疫球蛋白联合狂犬病疫苗进行免疫是暴露后预防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从化市人群狂犬病暴露状况,为制定狂犬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从化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7516例,暴露率为1368.70/10万。狂犬病暴露率(/10万),男性为1522.78,女性为1209.06(P〈0.001);〈15岁为2746.77,15~29岁为954.96,30~44岁为919.66,〉45岁为1323.06(P〈0.01)。7516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就诊时间1~4月、5~8月、9~12月的分别占33.00%、40.11%、29.89%;伤及下肢、上肢、躯干、头面部的分别占59.07%、32.33%、5.00%、3.60%;受伤1处的占87.85%,多处的占12.15%;浅表伤占93.81%,深层伤占6.19%;Ⅰ级暴露占20.10%,Ⅱ级暴露占52.16%,Ⅲ级暴露占27.74%;犬伤者占87.67%;进行伤口处理的占94.52%,均按要求完成狂犬病疫苗接种,Ⅲ暴露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52.33%。以上暴露者经处置后无1例发生狂犬病。[结论]从化市狂犬病暴露率较高。必须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教育,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提高犬只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4-2008年宁波市狂犬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因素,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通过对宁波市发生的所有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全市犬密度及犬免疫状况调查;收集全市110家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52例,年平均发病率0.16/10万,病死率为100%;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慈溪市发病最多(28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53.85%;发病年龄最大80岁,最小3岁,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46.15%)为主,伤人动物全部为犬;伤口暴露部位以上肢(67.31%)为主,伤口暴露以Ⅲ度(76.92%)暴露为主,未进行伤口处理35例(67-31%),未接种疫苗42例(80.77%),10例接种疫苗者均未完成全程免疫。门诊暴露监测点显示暴露人群以农民为主;各月均有暴露者,以7—8月最多;最大年龄84岁,最小158d;暴露部位以上下肢为主(68.22%),暴露咬伤程度以Ⅲ度为主(83.05%);犬密度为42.39只/100户,犬的免疫率为9.62%。结论犬密度高,免疫率低,群众防病意识差,暴露后未进行规范的预防治疗,是宁波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云南省罗平县2007-2015年狂犬病监测结果.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整理罗平县9年的狂犬病疫情监测数据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使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5年共报告狂犬病38例,累计发病率为6.55/10万,病死率为100%,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狂犬病呈散发流行,地区差异较大,季节性强,有夏秋季高峰;发病年龄为36.16±24.68岁,男女性别比为2.45:1;94.70%的病例为被狗咬伤,57.90%是自家养的狗,暴露部位主要是手部(44.74%)和下肢(36.84%),65.80%的病例暴露程度为Ⅲ级,34.20%为Ⅱ级.52.60%的病例暴露后未进行任何处理,97.40%的病例未进行疫苗接种,100%没有接种免疫球蛋白.狂犬病潜伏期短,平均潜伏期为68.00±19.53天,不同年龄(χ2=23.055,P=0.042)和暴露部位(χ2=17.033,P=0.038)的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急,发病到死亡时间平均为3.26±2.59天.结论 罗平县狂犬病呈散发流行,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和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预防狂犬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我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规律,探讨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收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6-2018年狂犬病病例数据和11个国家监测点(湖南省、安徽省、贵州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以及国家统计局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2018年狂犬病疫情的分布特征,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18年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高发季节为夏秋季,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38∶1(1114∶468)。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且发病曲线呈双峰型,中老年组发病高于青年组。狂犬病个案分析中,致伤动物以犬为主,占91.46%(439/480)。暴露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占71.88%(345/480)。暴露后疫苗接种率仅为8.13%(39/480)。年龄、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可能是潜伏期的影响因素。结论2016-2018年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且波及范围逐渐缩小,西北地区未出现传播病例。病例暴露后伤口处置率、疫苗接种率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均有所提高,但暴露后伤口处置规范水平有待提高。应重视高发省份及周边省份的疫情监管,加强暴露后相关医疗机构专业化处置能力培训,强化犬只免疫及管理工作,努力实现"2030年人和犬间狂犬病零死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阜阳市2005~2006年狂犬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5~2006年狂犬病流行因素,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本市发生的所有狂犬病病人进行调查;选择有狂犬病的自然村对农村犬密度及犬免疫状况进行调查,设两个狂犬病门诊为暴露人群监测点。结果2005~2006年全市共发生43例狂犬病患者,年平均发病率为0.25/10万,病死率为100%;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临泉县发病最多(14例),占全市的32.56%;发病年龄最大77岁,最小2岁,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2.09%;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95.00%;伤口暴露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7.50%;伤口以Ⅲ度伤为主,占80%;未进行伤口处理22例,占55.00%;未接种疫苗33例,占76.74%,接种疫苗者90%未全程免疫。门诊暴露人群以农民为主;各月均有暴露者,以6~8月份最多,占35.89%;最大年龄89岁,最小28天;暴露部位以下肢为主,占56.19%;咬伤程度以Ⅱ度为主,占53.63%。户犬密度为89.22%,犬的免疫率为34.62%。结论犬密度高,免疫率低,群众防病意识差,伤口处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免疫,是本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省狂犬病监测点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状况,为狂犬病相关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05-2009年四川省狂犬病高发的6个县为监测点,要求每个监测点选择1个县级疾病控制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的犬伤门诊对犬/猫伤处置及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对其中3个监测点采集的258份犬标本使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犬只带毒检测。使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Excel2007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6个监测点共登记4 835例暴露者,男女比例为1.05∶1;15岁以下儿童暴露占32.60%;6~9月暴露占全年的45.93%;上下肢暴露占66.39%;Ⅲ级暴露占55.56%。暴露者注射疫苗率为98.87%,Ⅲ级暴露注射免疫球蛋白为23.49%。结论 6个监测点犬伤门诊就诊数男女几乎相等,低年龄组暴露为主,夏秋季暴露居多,暴露部位主要为上下肢,犬伤者暴露后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意识不强。尚需加强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犬伤处置培训;加强对农民狂犬病预防知识及伤口处置等预防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为制订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临沂市河东区15处狂犬病门诊报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的狂犬病例进行调查。[结果]被动物致伤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合计6678例。其中,男性3846例,14岁以下1935例.学生、工人2820例;5~8月就诊的3076例;被犬致伤者占91.17%;暴露部位为上肢的占51.20%,下肢占33.09%;暴露程度为Ⅱ级的占72.66%,就诊前伤口自行处理的占33.98%,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72%。Ⅲ级暴露者狂犬病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11.47%。报告1例被家犬致伤的本地狂犬病病例。[结论]儿童、少年是动物致伤的高危人群。群众防范意识差.暴露后自行处理比例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目的 分析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通过对流行特点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Excel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与流行的关系。结果 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例2548例。其中5个省调查885例病例中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60.56%、49.04%、96.16%。暴露治疗人群中89.95%进行了伤口处理,94.93%接种了疫苗,8.56%接受了抗血清注射;在接受疫苗接种者中,94.86%的门诊暴露者完成了全程接种,仍有5.14%未完成全程接种。病例致伤动物88.50%是犬,暴露治疗人群致伤动物92%是犬;犬密度最低为3.20只/100人,最高为13.37只/100人;犬免疫率最低为5.31%,最高为75.11%;两个高发病省犬感染病毒率最低为2.93%,最高为6.40%。结论 病例暴露后预防治疗率低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治疗,门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不规范,主要宿主动物犬的免疫率低和感染病毒率较高可能是造成2005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及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湘西自治州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及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狂犬病年度暴露数分别为15 509例、11 412例、9 845例、8 986例,暴露率分别为62.80/万、46.03/万、39.53/万、35.27/万,年均暴露率45.81/万。犬伤暴露占87.24%。2008-2011年湘西自治州狂犬病共报告发病48例,1例猫伤暴露,2例不详外,45例犬伤暴露。发病率分别为0.53/10万、0.20/10万、0.68/10万、0.51/10万,年均发病率为0.48/10万。Ⅰ级暴露占18.78%,Ⅱ级暴露占45.19%,Ⅲ级暴露占36.03%。Ⅱ、Ⅲ级暴露41例,占85.4%。门诊处理伤口3例,自行处理8例,未处理36例。接种疫苗2例,接种狂免1例,不详1例。结论消除或控制狂犬病发生的关键在于提高犬只免疫率。而研发新型兽用狂犬病疫苗,及时发现狂犬病暴露人群,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处理伤口,全程使用狂犬疫苗等举措,都将有利于控制狂犬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