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非侵入性方法对29例正常人和2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进行了左室功能研究。全部病人应用切面超声心动图(CSUCG)测定的射血分数(EF)均降低,心衰病人尤为明显。提示此项参数能在心衰出现之前判定左室功能异常,能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程度。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的EF,△S%和VCF不如CSUCG测定的EF准确。本文提示PEP/LVET能够判定DCM病人左室功能降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M型超声心动图的EPSS方法对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估价。结果表明左室功能降低时EPSS值增大,心功能愈差EPSS值愈大。EPSS值与两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VEF值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测定的LVEF值密切有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和-0.79,P<0.001)。当存在缺血性室壁活动障碍时EPSS测值准确,在心肌梗塞病人中其可靠性高于Teichholz公式测定的LVEF值。在EPSS的两种测量方法中EPSS,法测量更简便和更可靠反映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于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估价,M型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伤性方法。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在有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患者(如心肌梗塞患者),M型超声心动图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4.
用M型超声心动图对51例AMI患者左心功能20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病人组与同龄正常人之间有17项指标差异非常显著,有心衰或死亡者,均有多项指标异常。其中9项指标对区分是否心衰比较敏感,2~3项指标同时异常者反映存在心衰及预后差。作者认为M型超声心动图综合指标有助于评价AMI 病人的心功能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延东娥 《西部医学》2017,29(4):507-510
【摘要】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机定量左室收缩功能技术与M型超声Teich法及二维超声simpson’s法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检测差异。方法 在三种超声方法心内膜边界显示清晰、完整时进行测量,完成55例正常受试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测算。结果 三种方法EDV、ESV、SV及EF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相比,二维超声心动图低估了EDV、ESV和SV值,高估了EF值;M型超声高估了EDV、ESV、EF和SV值;三种方法间EDV、ESV和 SV测值相关性良好(P<0.01),M型和二维的EF测值相关性良好(P<0.01),实时三维与 M型和二维的EF测值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机定量检测左室收缩功能技术是一种准确、迅速、方便的左室收缩功能评估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判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判定的价值。方法:用解剖M型、2DE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1例冠心病病人与25例正常人(其中1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作比较。结果:31例冠心病病人中,有23例2DE目测判定判定准确;17例正常人中判定正确14例,其敏感性为74.19%,特异性为82.35%;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以增厚率〈25%、搏幅〈5mm作为异常标准,31例检测出25例,假阴性6例,敏感性为80.64%,正常人17例,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判定正确15例,假阳性2例,特异性88.23%。结论: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2D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筛选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57例心脏病病人(心脏病组)和24例正常人(对照组)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测定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A比值;并用M型超声心动图(M—USG)测定左室射血分值(EF)。分别评价左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结果显示,心脏病组E/A〈1.0者39例(占68.4%),EF〈50%者4例(占7.0%);对照组E/A〈1.0者4例(占16.7%),无EF〈50%者。说明心脏病组E/A降低,左室舒张功能(LVDF)异常者远高于对照组;心脏病组心功能异常首先表现为舒张功能异常。同时结合文献,对E/A降低和LVDF的评价进行讨论,认为E/A降低是评价LVDF和充盈性能的一项简易指标。但单纯依靠E/A和PDE结果判断LVDF异常是不全面的,还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方法,特别是肺静脉压增高(肺瘀血)来进一步分析,才能全面、正确判断LVDF异常。  相似文献   

8.
应用B型超声心动图结合M型超声心动图研究了42例房颤病人的心功能。通过对EDV、ESV、SV、CO、EF%、△D%及mvcf的研究,发现心率是影响房颤心功能的主要因素,随着心率的增加,EDV、SV及EF值呈线性降低。在风心病二尖辦狭窄病人最大二尖辦口面积对EDV及SV有轻度影响。恢复窦性心律后,心功能的改善尚与心肌收缩力的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80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EF、射血分数)及左心收缩间期(PEP/LVET)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临床心功能状态有一致关系,可以做为心功能判定的客观指标;(2)可以提示临床前期潜在的左室收缩功能减退;(3)超声心动图方法更为敏感,与同一病人经心导管测得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M 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是1种简便易行的无创伤性检查,目前多用左室超声图像来测定。但是有些累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疾病常可伴左室局部收缩异常,以致左室超声图计算左心功能的准确性降低,而主动脉根部超声,则具有不受左室局部收缩异常影响的优点。因此本文试采用主动脉根部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晚期功能。资料与方法:我们使用 Aloka SSD—110 C型、S 型及200型超声心动图仪作了 M 型超声心动图检查。被检者包括93例正常人和119例心脏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为窦性心律。93例正常人中,男65例、女28例,年令15~58岁;119例心脏病病例中男4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同步描记的心电图、心音图、颈动脉搏动图与M型超声心动图,观察了66名正常人与64名心脏病人四项收缩功能指标与主动脉根部前后运动幅度间的关系。探讨了利用主动脉根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原理及提出用OV·ET(主动脉根部运动幅度×左室射血时间)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正> M 型超声心动图和心断层图(二维或B 型超声心动图)能同时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近十余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尤其广泛地用于测定左室功能,其优点在于:1.与心导管检查、左室血管电影造影术及Fick 氏心输出量法等相比,超声心动图操作技术比较简单,对病人无损伤及危险性,又易反复测定,灵敏度、准确性也好,且可作运动负荷和药物激发实验;2.与非损伤性的心电、机械图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及阻抗心动图测定心输出量(CO)等指标以评价心功能相比,超声心动图能提供心脏多方面的功能信息,例如标志心脏泵血功能的每搏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EF);标志心肌收缩性的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和标志  相似文献   

13.
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ecfion EF)及其周径纤维平均缩短速度(mean velocity of Circumferon tial fiber Shortening VCf)是评价左室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有心血管造影法、放射性同位索显像法、超声心动图法及心尖搏动图法等。Manolas Antani等人曾先后报导应用非创伤性心尖搏动图法测定EF及Vcf,认为其精确度优于超声心动图法。国内也见到这方面的报导。我们近期对100例正常人及100例心脏病人(包括冠心病86例、心肌病9例及心肌炎5例)进行了EF及VCf值计算,并与心尖搏动图其他指标(a波振幅百分率即a%,PEP/LVET等)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14.
本报道50例经M型和两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二尖瓣脱垂病人,就其临床特征和超声诊断予以分析讨论。典型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听诊发现在估计二尖瓣脱垂中虽然很有价值,但本征的确诊,目前主要有赖于超声心动图这一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自由角度M型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 (左室 )内径和左室收缩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应用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和自由角度M型超声心动图两种技术方法 ,测量了 35名健康人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 ,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③结果 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和自由角度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r =0 .97、0 .98、0 .95 ,P <0 .0 0 1)。④结论自由角度M型超声心动图对左室径线和功能的检测具有和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同样的准确性 ,当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取样线放置不适当时 ,自由角度M型超声心动图是更为准确和方便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报道了从139例心脏病人中经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得的20例(14%)主动脉返流和另10例正常人的资料。二维多普勒超声测得本组病人异常返流流速为2.3±1.2m/s,90%分布时相占全舒张期,估算的返流跨瓣压差为26±27mmHg,最高达100mmHg,而10例正常人均未发现主动脉返流的多普勒血流证据。为评价诊断主动脉返流的灵敏度,将所得多普勒资料与临床听诊、单纯二维超声显象和M型超声心动图异常表现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近代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主动脉返流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它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M-Echocg)及二维超声心动图(2 DE)。通过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观察,不仅能够较早的诊断心肌缺血,而且对心肌梗塞的定位,梗塞面积的估计,梗塞合并症以及心脏  相似文献   

18.
卢干平 《海南医学》2003,14(12):12-13
目的 研究心绞痛患者食道调搏前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方法 应用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了 2 0例正常人 ,15例心绞痛患者的食道调搏前后的心功能改变。结果 正常人调搏后DE斜率 ,EF稍增加 (P <0 .0 5 ) ,ESV缩小 (P <0 .0 5 ) ;EF斜率呈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心绞痛患者调搏后DE斜率 ,EF斜率 ,EF降低 (P<0 .0 5 ) ,EPSS ,ESV稍增加 (P <0 .0 5 )。结论 食道调搏负荷试验能使心绞痛患者心功能降低 ,而对正常人心功能则无影响。因此可用于评价静息时心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M型、2D、Doppler三种方法估测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及受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M型、2D、Doppler三种方法估测30例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测量射血分数(EF)及每搏量(SV)指标并在三种方法间进行比较. 结果:DCM患者M型、2D两种方法测量EF无显著差异;M型、2D两种方法测量SV显著高于Doppler方法测值,而M型、2D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由于受二尖瓣返流及室壁运动不协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M型和2D两种方法测量DCM患者SV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方可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参数,如实反映DCM左室收缩功能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先安注射液对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 ,随机分为心先安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 (每组 2 1人 )对照观察 ,疗程为 2周。疗程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显示治疗后SV、CO、CI、EF均有升高。上述改变心先安治疗组较显著 ,与一般治疗组比较P <0 .0 1。结论 心先安注射液能显著改善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左室收缩功能 ,疗效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