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针刺手厥阴经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0min ,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min ,松扎 ,恢复灌流 60min,摘取心脏 ,制成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模型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凋亡率明显升高 ,针刺心包经穴组的凋亡率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清心肌酶CK、CK-MB、LDH、AST活性的影响,探讨经穴对靶器官的特异性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3个针刺穴位组分别于电针大鼠内关穴、郄门穴或合谷穴20分钟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监测,再次电针上述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冠脉灌流;假手术组于穿线后100分钟、模型组和各针刺穴位组于再灌注后60分钟,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酶学速率法测定心肌酶CK、CK-MB、LDH及AST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针刺手厥心包经穴(内关、郄门)组CK、CK-MB、LDH、ASK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均〈0.01)。结论: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明显抑制心肌酶的活性,,这种效应在经脉(穴)与脏腑间存在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bax的影响。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 0min ,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min ,松扎 ,恢复灌流 6 0min ,摘取心脏 ,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凋亡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bcl 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较低 ,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 ,针刺心包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细胞凋亡的不同调控基因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由此可以减轻由于凋亡细胞所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复康口服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组织ATP、AMP、AD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用心复康口服液于术后24h灌胃给药至6周,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药。给药6周后观察大鼠左室梗死周围心肌组织中ATP、ADP、AM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TP含量明显降低,而ADP、AM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心复康口服液组ATP含量明显升高,ADP和AMP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心复康口服液可增加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ATP含量、降低ADP、AMP含量,有效改善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从而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黄伟  刘建民  姜功道  李佳  吴松  王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22-2024,2063
目的观察针刺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微创开颅电凝法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7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2h组、模型24h组,穴位2h组、非穴位2h组、穴位24h组、非穴位24h组,每组10只。针刺百会、水沟(频率120次/min,捻转泻法1min,5mird次,留针30min)。非穴位针刺分别在百会、水沟左侧旁开5mm处进针.手法同穴位针刺。穴位24h组及非穴位24h组在24h再针刺1次。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各组缺血脑组织ATP、ADP、AMP含量,比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含量。结果造模成功后,脑组织ATP、ADP、Na+-K+ATP酶和Ca2+ATP酶含量在大鼠脑缺血后2h后即明显下降,AMP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且缺血24h后尤为显著,与2h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叭);穴位组大鼠ATP、ADP、Na+-K+ATP酶和Ca2+ATP酶含量较模型组及非穴位组比较明显升高,AMP含量下降,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且穴位2h组优于24h组,有显著差异(P〈0.05);相同时间点非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发挥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进一步为临床针刺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经取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效应及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104只健康12周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无疾病表现后纳入实验;取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再取剩余SD大鼠80只,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造模成功率为60%,存活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和非经非穴组,共4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给予手术造模,仅捆绑固定;假手术组开胸后未结扎冠状动脉。造模后模型组仅捆绑固定,循经取穴组给予电针"内关"干预;他经取穴组给予电针"合谷"干预;非经非穴组给予电针大鼠前肢足背侧第3、4跖骨间隙凹陷处干预。每次捆绑固定或电针干预30 min,每日1次,连续5 d。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采用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结果:各组造模大鼠ST段电压均高于造模前(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Ⅱ导联ST段抬高(P0.01,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均P0.01),与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干预后ATP含量升高(P0.05);与非经非穴组比较,循经取穴组干预后ATP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取穴组、他经取穴组、非经非穴组干预后ADP、AMP含量降低(均P0.05);循经取穴组干预后能量负荷(EC)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循经取穴能有效的减轻心肌组织的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提升心肌ATP的含量,降低心肌ADP、AMP的含量,使EC水平升高,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心肌组织和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及内源性保护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为针刺防治心血管疾病及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列缺组、电针合谷组。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电针组于冠脉结扎前后各电针20 min(30 Hz/100 Hz,2~4 mA)。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NO、NOS的含量,在Fluo-3/AM染色后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心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NOS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1);电针心包经"内关"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NO、NOS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电针肺经"列缺"穴及电针大肠经"合谷"穴与模型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内关"穴可上调心肌内源性保护物质的水平,降低Ca2+超载,且这种效应存在经脉(穴)与脏腑间的相对特异性联系。  相似文献   

8.
电针内关穴对家兔心肌缺血的延迟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和腺苷酸的关系。方法 电针家兔内关穴 2 0min ,2 4h后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2 0min ,再灌注 4 0min ,观察家兔心电图STⅡ 及心肌组织腺苷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在冠脉结扎后STⅡ段明显抬高 ,腺苷酸 (ATP ,ADP ,AMP)含量显著下降 ;针刺内关保护组腺苷酸含量无明显下降(P >0 .0 5 ) ,与空白组接近。结论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具有 2 4h的延迟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腺苷酸参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对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以探讨穴位作用的特异性.方法:将10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合谷组、血海组,每组20只.后4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盐水组与模型组不予针刺,其他3组分别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观察从疼痛即刻开始电针20 min内各组大鼠扭体行为,记录子宫收缩波形.结果:从扭体行为来看,较之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扭体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均P<0.05).从子宫收缩波形来看,较之模型组,合谷组收缩频次减少(P<0.05),三阴交组、合谷组子宫收缩波幅、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价电针各穴对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程度,"合谷"穴最佳,"三阴交"穴次之,"血海"穴第3,说明穴位作用存在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三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观察组(10只),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依据微创开颅法对大脑动脉电凝,以制备急性缺血大鼠模型,观察组在大鼠造模2小时清醒后行针刺治疗,选取水沟穴、百会穴,两个穴位行捻转泻法,频率为120次/分,每次1分钟,每分钟5分钟进行1次,留针30分钟。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正常喂养,不进行针刺。高效液相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内一磷酸腺苷(AMP)、二磷酸腺苷(ADP)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内脑组织内Ca2+-ATP、Na+-K+-ATP酶含量。结果: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脑组织内AMP含量较正常组升高,ADP、ATP含量较正常组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Ca2+-ATP、Na+-K+-ATP酶含量较正常组降低,观察组大鼠脑组织内Ca2+-ATP、Na+-K+-ATP酶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性脑缺血大鼠行针刺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脑缺血损伤,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改善脾气虚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气虚组、电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劳倦过度及饮食不节的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脾气虚证候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组电针双侧非经非穴点(髂嵴连线上方15mm,后正中线左右旁开20mm处),每日1次,每次20min,共治疗6d。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空肠组织中Ghrelin、三磷酸腺苷(ATP)、cA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空肠组织PKA蛋白表达。结果:脾气虚组大鼠肠绒毛肿胀、缩短、增粗,顶端部分破损或断裂,经电针穴位治疗后其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脾气虚组大鼠空肠组织中的Ghrelin、ATP、cAMP含量及PKA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而电针组显著高于脾气虚组(P0.05),其中cAMP含量及PKA蛋白表达电针组显著高于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通过改善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增加脾气虚大鼠空肠组织中Ghrelin、ATP、cAMP含量,上调PKA表达,从而增强大鼠能量代谢,发挥其补益脾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空白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和针刺“支沟”对照组。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20 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 min,松扎,恢复灌流60 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成心肌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06个/mL,用DMSO溶解荧光染料,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a2+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高,荧光分布多,强度高。针刺心包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钙超载,减轻损伤的程度,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手厥阴经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PKC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电针大鼠手厥阴经穴位20分钟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分钟,心电图监测,再电针穴位20分钟,松扎,恢复灌流60分钟,摘取心脏,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细胞蛋白激酶C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KC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针刺手厥阴经穴后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对PKC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的方法复制大鼠肺心病模型,芪参益气滴丸浸膏灌胃给药6周后,通过HPLC检测大鼠右心肌组织中的腺苷酸(ATP,ADP,AMP)的含量,进而考察芪参益气滴丸对肺心病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ATP,ADP,AMP达到良好分离;ATP,ADP,AMP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在90%~108%;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心肌中ATP的含量显著性升高,ADP的含量有升高趋势,AMP含量有下降趋势。提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改善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系统。通过HPLC,为测定心肌组织中ATP,ADP,AMP含量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生物样品中能量代谢相关含量的测定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大鼠"足三里"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足三里"穴与非经非穴处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及针刺对该表达的影响,探讨缝隙连接蛋白与穴位的可能关系.方法: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非针刺组、针刺组,每组10只;应用荧光双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足三里"穴、非经非穴处皮肤组织Cx43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皮肤组织中Cx43主要在上皮细胞胞浆、胞膜上表达,包括皮肤表皮和部分毛囊等上皮角质形成细胞;非针刺组中穴位处Cx43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经非穴处(P<0.01),针刺组中穴位针刺后Cx43表达显著增加,与非针刺组中穴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缝隙连接蛋白及缝隙连接可能是穴位的主要组成成分,且针刺能明显增加缝隙连接蛋白在穴位处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刘欣  杨引  刘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17-1118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每组12只.采用钳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DP及AMP的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IR组心肌组织中ATP及AMP含量均明显低于C组和SF组,同时ADP亦低于SF组.SF组大鼠心肌组织内的ATP含量低于C组,但ADP及AMP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IR组MDA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SF组;但C组和SF组SOD活性显著高于IR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可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降低MDA含量和保护SOD活性,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22包经“内关”“郄门”穴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针刺“支沟”对照组。后3组电针相应穴位20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min,松扎,恢复灌流60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备心肌细胞肌浆网,定磷法测定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活性的高低;用Northen-Blot方法测定肌浆网Ca^2+-ATPase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模型组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Ca^2+-ATPasemRNA的表达下降。针刺心包经“内关”穴组和“郄门”穴组Ca^2+-ATPase活性和Ca^2+-ATPasemRNA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支沟”穴组酶活性与基因的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手厥阴,22包经穴“内关”“郄门”穴可提高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TPase的活性,促进Ca^2+-ATPasemRNA基因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增强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针循经穴位与其他穴位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内关、列缺、非经非穴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ir6.1、Kir6.2、SUR2A和SUR2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列缺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非经非穴组蛋白表达降低不显著;与列缺组比较,内关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内关穴和列缺穴均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相关蛋白的表达,且心包经内关穴的针刺效应优于列缺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缺血区脑细胞内活性钙调素(CaM)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磷酸二脂酶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水沟穴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结果:造模后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升高(P<0.001),经电针水沟穴治疗后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水沟穴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孕晚期大鼠宫颈成熟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优化的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对宫颈成熟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初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模型对照组各10只,10只同批次非孕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于妊娠20 d时以优化的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先电针“合谷”20 min,再加刺“三阴交”5 min,选用疏密波2 Hz/50 Hz)为干预方法,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3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宫颈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介素8(IL-8)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MP-9及IL-8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MMP-9及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优化的传统针刺助产处方通过提高晚孕大鼠宫颈组织MMP-9、IL-8的含量,参与并介导宫颈成熟,从分子生物学层面阐明了针刺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