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知识本体与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余年,各行业在领域知识获取与表达、数据存储、信息传递等工作中,对“知识本体”的研究渐成热点。在医学领域,“系统化临床医学术语集”(SNOMEDCT)是成功利用知识本体研究成果的范例。依据现代医学理论指导,SNOMEDCT将海量的临床医学术语进行了较合理的概念分类,构建了概念间的语义关连,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电子病历书写、医学信息传递与标准化管理等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文章在回顾知识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医学本体论为指导、以现有医学知识本体构建经验为参照,开展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工作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构建《黄帝内经·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索中医经典古籍知识传承新方法.方法:提取《素问》中涵盖脾藏象理论的相关语段并抽提与咳疾病相关部分,在语段中获取元知识,简化并归纳形成领域概念,结合本体构建及扎根理论方法,构建领域概念间语义关系.结果:获取脾藏象理论咳类相关疾病术语49个,建立术语关系63...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语义关系和本体诠释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药膳术语进行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历代食疗、药膳的重要著作与专著、教材及数据库相关中医药膳文献,从中提取所有原始中医药膳词语,遵循术语命名原则确立中医药膳术语词条,以中医药膳术语词条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和本体诠释学研究方法,建立中医术语语义间关系,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稳定的语义关系及规范表述。同时以语义关系与二级编码的术语为基础数据,借助本体构建软件,形成可视化的中医药膳术语体系图,以此体系为内涵解读依据,语义关系及二级编码后的术语为表述形式,对中医药膳术语进行解读并形成规范表达。结果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经过数次反馈及修改完善后,最终形成中医药膳术语释义语料库。  相似文献   

4.
临床数据是开展临床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是临床数据的载体,其完整性与规范性是获得高质量临床数据的重要前提。分析中医临床常用术语质量的基本要求及中医临床常用术语在完整性、规范性、概念关系等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利用本体技术建立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本体,并总结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本体构建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构建临床常用术语应用技术体系、建立中医临床术语标准规范、获取中医临床常用术语、建立中医临床常用术语本体关系、进行本体验证与可视化。从本体的角度对中医临床常用术语进行概念识别与描述,建立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可消除中医概念及其关联关系的不明确性。  相似文献   

5.
规范、准确的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术语是建立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平台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本研究结合目前的临床、科研实际需求,确定术语覆盖范围,完善术语分类框架,通过多渠道收集肝衰竭黄疸症的相关术语,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术语名词;依据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结合专家咨询论证,明确术语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术语间的概念体系,形成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术语集。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病机描述部分中提取病机语义单元,以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的形式表述,从中获得语义关系,最终汇总成中医病机基本语义关系集合。在此基础上,从语义学角度深入分析中医病机语义关系特点、属性和模式类犁,通过引入“运算框架”结构,突破了本体构建常用工具Protege对语义关系的表述限制,解决了值域缺省即一元语义关系的本体无法表达的问题,克服了表达中医丰富多样的语义关系的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7.
刘淑颖 《陕西中医》2006,27(7):869-870
中医英语专门术语是用来准确表达特有中医概念的专门术语。根据其意义结构与语义范围,中医英语专门术语可分为常用术语、对等术语、专用术语和翻译术语四种形式。1常用术语此类术语亦称“普通术语”或“准术语”。这类术语在整个中医英语专门术语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关系为参照,对《内经》中"主""出""合""舍"等语义关系词进行统计分析及内涵研究,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实现对古代概念术语间语义关系的现代表达,首次提出使用组合语义关系来表达古籍概念术语间关系,为古今概念的沟通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医古籍知识体系的理解及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尝试解决中医药领域存在的古今概念差异、词义模糊、同义词、一词多义的问题,为利用古籍知识提供便利,进一步为中风病康复学科发展提供术语支撑.方法 以中风病康复为切入点,收集中风病康复古今的概念、术语、词串等,确定领域的关键概念,解析概念并分析领域中存在的语义关系,将分散的中风病康复知识有序组织起来,采用本体技术探索中风病康复术语库的构建方法.结果 通过收集中风病康复古今的概念、术语、词串等,应用本体构建工具尝试性建立小型古今术语库并可以对术语库进行查询与图形化显示.结论 本体作为形式化的知识表示体系,是构建领域知识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中风病康复领域古今概念的沟通,对中医药领域隐性知识的挖掘、发现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 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 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中医药领域的知识组织系统(KOS)转换为规范化本体,以实现其在万维网上的发布、共享与融合,进一步优化中医药学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万维网联盟推荐的“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KOS)”技术规范,将中医药KOS转换为可在万维网上发布的本体。结果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转换为SKOS本体并存入知识库中,可支持 SPARQL(语义网的标准查询语言)查询访问,并通过万维网服务接口为语义维基、语义搜索等各种语义网应用程序提供概念、术语和知识服务。结论初步验证了SKOS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性,对于将其他中医药KOS转换为SKOS本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3 000例真实的医院病历以及书籍中的门诊病例中抽取显式语义关系,验证医学语言系统UMLS和SNOMED语义关系在真实病历中的覆盖度,从实践的角度抽取、完善中医临床业务流程中所涉及到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立《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相关术语的语义类型,为中医药语义类型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基于中医术语学研究方法,依托中医基础理论,经文献梳理、提取、规范、分类《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相关术语,确立《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术语的语义类型.结果:《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相关术语共1506个,语义类型包括哲学、物质、解剖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现有的半结构化的中医方剂文献数据和分科医案数据转化为规范化、结构化、有序化、面向领域问题求解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实践,为医疗诊治提供标准术语支持、配伍参考、风险(相恶)提示、配伍剂量等决策支持。方法经过反复的摸索最终形成了七个步骤的知识建模流程。①选择构建知识的范围,用来缩小领域知识容量,方便领域专家一次集中解决一类问题。②定义知识模板,知识模板的构思来源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冲突模板,用来规范领域专家和工程设计人员的信息交互。③数据整理。④治法术语组成元素的语义分析。⑤获取概念,扩展前人的研究,系统地抽取种子概念。⑥抽象本体关系。⑦设计语义模型,最终形成三元本体规则模式。结果和结论通过对中医领域知识建模的有益探索,对中医数字化和知识工程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药名词术语“热证”的层级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层级分类研究,当代研究工作者几乎没有涉及,它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医药名词术语的层级分类研究,为中医药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思路。首先,以脏腑辨证为基础,通过对"热证"一词的分类、分层、分级处理,展示了中医药名词术语蕴藏着的无穷信息。其次,还整理统计了一些资料,期为近10年来的流行病学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学英语定语从句的状语化译法。方法:主要结合具体例句分析其语法现象,从而探讨医学英语定语从句翻译的技巧之一——转译法,即译成状语从句,并指出其翻译技巧的指导意义。结果:在英语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判断主句、从句语义上的逻辑关系,翻译时摆脱英语表达形式的束缚,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将定语从句转译成状语从句形式的翻译。结论:定语从句在医学英语中广泛应用,正确理解及翻译定语从句对于学习中医学英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莫丽 《中医临床研究》2014,(14):115-116
目的: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肌耗氧量以及心率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耗氧量及心率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组较对照组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心肌耗氧量,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现代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医学面临许多障碍。(1) 针灸穴位特异性证明; (2) 针灸手法特异效果的证明; (3) 安慰剂疗效在中医疗法中的作用; (4) 中医学辨证施治的优越性的临床证明; (5) 中药质量控制和剂型的现代化; (6) 中药临床安全性和毒性的分类和分级; (7) 应用随机双盲试验证明中药复方对治疗和预防疾病或症状的有效性; (8)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9) 西医学诊断、化验、检验在中医学辨证辨病中的应用; (10) 现代中医学临床行医的最佳模式。对于这些难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无疑将会促进中医学被科学界和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世界性的医疗信息标准化发展潮流中,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框架是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的基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传统医学领域中均无先例和具体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调研一体化语言系统、SNOMED、ICD等国外分类代码标准,以及我国的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的相关工作,通过研究分析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特点和临床诊疗思路的异同点,借鉴SNOMED CT的构建模式,以中医药学自身独特理论及学科特点为核心,探索构建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