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6年至2009年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测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3周后,2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及MBI均有改善,且康复组FMA评分及MBI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护理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括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对照组各60例,在入组时,康复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由同一医生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的FMA、MBI和SWLS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有提高,以第1月更为明显。对照组患者MBI和SWLS评分无明显改善,其FMA评分甚至有退化的趋势。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康复治疗与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对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5 周后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及对症支持治疗,康复组同期应用Brunnstrom、Bobath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等治疗技术进行康复训练1个月。2组治疗前后均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S)、Brunnstrom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N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0.05),康复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BI评分、FMA上下肢评分及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或0.05),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护理研究》2009,23(28):2572-257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我锻炼.在病人入院第1周和治疗6周~8周后,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 (FMA) 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病床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家庭康复组和住院康复组,每组124例。住院康复组在医院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案(Brunnstrom、Bobath、PNF技术、言语治疗及作业治疗等)。家庭康复组在出院前1周由康复主管医生、治疗师和护士对患者、家庭成员和照料人员进行系统的康复教育,出院后指导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及康复治疗的实施(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家庭环境改善、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等),增加辅助用具配备及环境改造的指导。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2组患者出院时、康复训练6个月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6个月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训练6个月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康复训练前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家庭康复治疗与住院康复治疗一样,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更多  相似文献   

7.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评定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 康复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组均于入组后第1天(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影响.方法 运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改良Barther指数计分法(MBI)对2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运动功能与ADL评定.结果 干预治疗3个月后患者FMA与MB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感音乐治疗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痉挛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某院康复中心60例痉挛期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感音乐治疗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Berg平衡量表评定法(BBS)、改良Ashworth评定法、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BBS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BBS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MBI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音乐治疗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痉挛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更有助于缓解痉挛肌的肌张力和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205例,分为A、B、C3组,均按神经内科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A组70例同时增加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B组65例配合单纯康复训练;C组70例不附加其他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NIHSS)、简式F...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价各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持续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短期康复组和持续康复组,各30例。短期康复组在早期康复1个月后给与指导性康复建议回归家庭;持续康复组继续在卒中病房或具有康复专门机构的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持续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短期康复组(P<0.01)。结论持续性康复治疗可以保持康复的连续性,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操作常规护理。于预组患者同时制定每日康复护理计划,循序渐进的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主被动翻身,活动肢体,床上或床边的ADL等,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不适应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或降低(P<0.05,0.01);平均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实行系统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组 1, 91例 )及对照组 (组 2, 94例 ). 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 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 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 2周末行 24 h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和 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 结果早期康复组 HRV各指标、Holter中 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χ 2=7.91,P < 0.05 )和精神状态(χ 2= 6.23,P < 0.05 ). 结论无并发症 AMI 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 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 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从另一角度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患者家属意愿分为康复组(91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康复组病情稳定48 h后进行瘫痪肢体生物反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  相似文献   

17.
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样本、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广外医院的脑卒中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并结合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选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简易康复技术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减重站立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分,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其HAMD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训练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减重站立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抑郁症状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握弹力球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6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上肢功能锻炼,观察组早期采用以手握弹力球为主的阶段性护理措施,于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水肿和肩关节功能受限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以手握弹力球为主的阶段性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运动再学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再学习组45例,行运动再学习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2例,仅行常规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周、2周、4周时采用Fugl-Meyer法、Barthel指数量表、躯干sheikh、平衡Berg量表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均明显改善;2组间比较,运动再学习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技术有利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