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碘伏冷冻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骨缺损多是因颅脑损伤等作大骨瓣减压术或病变颅骨切除后所造成。对缺损面积较大或因颅骨缺损引起明显症状的病人可考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目前用于颅骨修补的材料很多 ,我院自 1 999年对因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造成的医源性颅骨缺损病人用碘伏冷冻保存的自体颅骨进行回植修补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3例病人均为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 ,男 34例 ,女 9例 ,年龄 1 5~ 60岁 ,平均 36 1 2岁。修补时间 :闭合性损伤病人为初次手术 3个月后 ,开放性损伤病人为初次手术半年后。1 2 方法 :对行去骨…  相似文献   

2.
颅骨成形术1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70~1989年共行颅骨成形术142例,修补材料:有机玻璃108例,钛合金板31例,自体颅骨回植3例。 临床资料 142例中,男121例,女21例。年龄为20~40岁。颅骨缺损原因: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12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火器伤2例,脑膜瘤术后4例,颅骨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嗜伊红肉芽肿  相似文献   

3.
24~64岁4例男性,因闭合性颅脑损伤行开颅术,颅骨缺损部位为:右顶枕、右颞枕、左额顶及左额颞各1例,大小为32~80cm~2。取下的颅骨瓣经生理盐水水清洗后,  相似文献   

4.
因严重颅脑损伤增多和大骨瓣开颅的推广,术后额颞顶颅骨缺损病例不断增多。我们于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共行颅脑损伤术后巨大颅骨缺损成形术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及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及颅骨缺损36例,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时间为45~76 d)。结果 本组29例神经功能障碍改善,4例疗效不佳,1例并发皮下积液,2例并发分流管堵塞。术后无颅内感染。术后2~4周复查头颅CT或MRI,33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1例脑室基本恢复正常大小。术后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中残8例,重残或植物生存9例。结论 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早期、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组(〈2个月)及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各50例,1:1配对。观察比较两组颅脑损伤手术后15个月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术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较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有显著提高。前者的GOS评分为4.40±0.9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2.65±2.83;后者的GOS评分为3.80±0.80、GOS评分为11.22±3.11。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组分流过度及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颅骨缺损后骨质再生临床少见,国内报道较少[1],我科自1993 年以来发现11 例患者,在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后发生了自行填充.2005 年6 月~ 2007 年6 月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17 例行颅骨修补术的同时行病理学检查.并以颅骨缺损自行修复11 例患者作为对照,对颅骨缺损后再生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颅骨缺损综合征常发生在去骨瓣、骨切除减压术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后,少数发生在颅骨骨髓炎手术后。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后的一种最常见并发症,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最常见手术之一,修补材料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数字化塑形钛网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我院神经外科2007-01-2014-01对98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采用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颅骨瓣埋藏保存于左下腹壁皮下的方法治疗41例颅脑创伤患,其中7例(17.07%)因伤情严重死亡,7例(17.07%)长期昏迷、严重病残放弃颅骨瓣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其余27例均择期取出骨瓣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早期颅骨修补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长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早期的颅骨修补术(<2个月)患者与术后行常规颅骨修补术(>3个月)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从而评价早期颅骨修补对于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早期颅骨修补组与延期颅骨修补组各23例,病例根据性别、年龄、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及修补术前预后水平1:1配对.结果 比较外伤后15个月患者的预后水平,早期颅骨修补组(GOS:4.3±0.9;KPS:73.9±22.5)较延期颅骨修补组(GOS:3.8±1.0;KPS:62.6±24.2)有显著提高.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早期颅骨修补对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颅脑损伤术后颅骨修补时间均分为2组,常规组(颅脑损伤术后3~6个月)、超早期组(颅脑损伤后4~6周)各50例,观察术前、术后2组认知功能[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combined raven's test,CRT)评分]、脑血管反应性[屏气试验评价(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评分]、术后1年生活质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和远期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果术前2组CRT评分、总BHI、GOS、KPS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CRT评分、总BHI、GOS、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术后超早期组各项评分变化较常规组明显(P0.05)。结论超早期颅骨修补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认知功能、脑血管反应性及预后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中,除了贯彻一般创伤救治的原则外,颅骨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在挽救伤员生命以及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颅骨缺损患者需要行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以往只是认为有保护脑组织和美容的作用,但是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发现部分颅骨修补术后的病人原有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或恢复,其原因可能与术后脑组织血流得到改善有关.2008年7月~ 2011年6月我们采用CT灌注成像手段检测32例颅骨修补病人手术前后脑组织皮层血流灌注的变化,同时利用MoCA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价颅骨修补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同期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将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早期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B组17例,分次手术。结果术后有效率、分流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流不足、皮下积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加颅骨修补术较分次手术的疗效显著,并可降低分流感染的发生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有效的、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颅脑损伤30例,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早期组)15例,术后3~6个月行颅骨修补组(常规组)15例。结果颅骨修补术后6个月,两组的GOS、KP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颅骨修补术后1年,早期颅骨修补组患者GOS、KPS评分较常规颅骨修补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及脑肿瘤术后较常见的后遗症,我科2005年4月~ 2011年4月将二维数字化钛网成形技术应用于修补颅骨缺损284例,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50例,女134例,年龄16~72岁,平均41岁;创伤200例,高血压脑出血76例(其中因合并脑积水同时行V-P分流5例),肿瘤术后8例;缺损部位:额部99例,颞部36例,顶部149例.缺损面积4.3 cm ×5.9 cm~10.5 cm× 16.3 cm(平均7.6 cm× 12.96 cm),均于去骨瓣术后3 ~12个月做颅骨修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早期颅骨修补术在颅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3—2014-03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n=50)与延期组(n=40)。早期组于创伤2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延期组则于创伤3月后实施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术后6月,早期组GOS评分上升至(4.22±0.91)分,KPS评分提升至(73.96±22.48)分,均明显高于延期组(P0.05);(2)早期组出现意识障碍14例(28.00%),平视障碍9例(18.00%),肌力缺损4例(8.00%),偏瘫1例(2.00%),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优,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是儿童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占儿童期所有创伤的24.8%~42.3%。颅脑缺损破坏血,脑脊液循环,导致脑膜脑瘢痕形成,是“颅骨环钻术后综合征”和外伤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作者观察分析儿童颅骨缺损101例,其中91例为颅脑损伤手术后,5例为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5例为脑疝手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41例,对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顺利出院,出现切口感染3例,分流管梗阻3例,更换腹腔端分流管并将其置入肝膈间隙,梗阻缓解;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06±3.54)d,平均拆线时间(8.27±2.09)d;术后随访1a,1例再发颅内压增高,所有患者修补的钛网均未发生松动,随访期间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提示所有患者脑室均明显缩小。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侧脑室—腹腔引流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及脑软化灶形成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及脑软化灶形成的患者40例,其中同期行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同时处理脑软化灶21例(A组);分期手术(先行VPS,后行颅骨修补术),未行脑软化灶切除19例(B组)。结果 A组反应迟钝、语言障碍、大小便障碍、肢体偏瘫在术后2~15 d有明显好转20例(95.2%),无效1例;B组临床症状在术后平均8个月明显好转10例(52.6%),无效9例;两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及脑软化灶形成的患者尽可能同期早期手术治疗,对伴有癫痫的病例有必要行脑软化灶切除。  相似文献   

20.
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术后常遗留颅骨缺损,较大的颅骨缺损通常需行延期颅骨修补以纠正因其引起的低颅压综合征及颅骨畸形所致的美容问题,并保护脑组织避免再受损伤。本文总结我院自1991~2002年选用钛板、硅胶、自体骨瓣三种不同材料修补颅骨缺损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