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颞下窝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颞下窝的局部解剖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立体、形象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应用冷冻铣切技术,完成一成人头颅断层标本的制作,通过计算机对头颅冠状薄层连续切片进行信号标定、提取和三维重建,获得颞下窝内有关结构的三维图像.结果 共获得396张颞下窝区的0.1 mm厚冠状断层,选取6个典型断层,描述了颞下窝的解剖特点.颞下窝的三维图像形态逼真,可以任意旋转、缩放、任意拆分和合并.结论 冠状断层解剖和三维重建相结合形象显示颞下窝的立体解剖关系,翼外肌和翼内肌是该区域的标志性解剖结构;三维重建图像可增加临床医生对颞下窝解剖关系的理解,可以作为手术入路选择的依据和模拟手术过程的工具.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three-dimensional anatomical data to physicians through studying the regional anatomy of infratemporal fossa.Methods Coronal sections of one cadaveric head were prepared with freezing milling technique.After labeling,extra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erial thin sections of the specimen,the three dimensional images of the infratemporal fossa and related structures were obtained.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ninety-six coronal sections with the thickness of 0.1 mm were obtained.Six typical sections were selected to depict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of infratemporal fossa.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infratemporal fossa were vivid and could be rotated,zoomed out,divided and merged at will.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ronal sections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ould display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of infratemporal fossa structures.Pterygoid muscles are landmarks of the region.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ed images could help physician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of infratemporal fossa structures and be the basis of surgical approach decision and useful tool in simulating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2.
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其侵袭性生长方式使得手术不能有效切除,是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中的透明质酸及其受体、肌腱生长蛋白、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生长因子等与胶质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并且已有多种针对细胞外基质起作用的药物被证明对胶质瘤有效,深入研究细胞外基质在胶质瘤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例1 社会性别男性,18岁,因乳房发育来我院就诊.查体:身高167 cm,体重79 kg.体态偏胖,喉结不明显,无胡须,皮肤细腻,皮下脂肪较丰满.双侧乳房发育如同龄女性,无周期性腹痛.阴毛呈女性分布,外生殖器发育稍差,双侧睾丸小,约1.5 cm×1.0 cm×1.0 cm大小,质较硬,阴茎较小,能勃起、射精,精液量少,无精子.血清性激素检查:垂体泌乳素:60.6 ng/mL(正常男性参考值0~17 ng/mL);睾酮:81.77 ng/dL(正常男性参考值270~1732 ng/dL),其余几项指标正常.盆腔彩色多普勒探查:有男性正常前列腺结构,未见女性子宫及附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63例TLE患者和296名健康对照者的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 基因启动子的基因连锁多态区(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LPR) 和第2内含子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区(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 多态性,分别对所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TLE患者5-HTTLPR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E患者的5-HTTVNTR的基因型12/12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等位基因12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携12等位基因者患TLE的相对危险度(OR)是1.435,95%可信区间(CI)为1.096~1.880(P<0.05)。 结论 5-HTTLPR可能不是TLE患者的遗传位点,第2内含子VNTR的等位基因12可能与TLE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胶质瘤组织中透明质酸合成酶2(HAS2)的表达变化,探讨HAS2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胶质瘤组织标本70例纳入病例组,肿瘤WHO分级1~2级32例、3~4级38例。另收集同期行颅内减压术的脑外伤患者的脑组织标本10例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HAS2蛋白,分析HAS2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胶质瘤组织中HAS2表达量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HAS2表达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均显示,病例组HAS2表达高于对照组,且3~4级脑胶质瘤组织中HAS2表达高于1~2级脑胶质瘤组织(P均<0.05)。WHO分级3~4级、突变型p53、Ki-67高表达脑胶质瘤组织中HAS2高表达率分别高于1~2级、野生型p53、Ki-67低表达的肿瘤组织(P均<0.05)。将WHO分级、Ki-67表达、p53分型、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O6-甲基鸟嘌呤-DN...  相似文献   
6.
 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生长速度快,70%~80%患者病程在3~6个月,病程超过1年者仅10%,MRI检查强化不明显者非常少见。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1例胶质母细胞瘤MRI强化不明显患者,该患者复发间隔时间明显长于胶质母细胞瘤平均生存期,作者对该患者影像表现和复发情况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7.
癫痫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失衡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癫痫病的发病过程。为了进一步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我们检测了癫痫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α(IFN-α)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医院在新加坡专家的辅导下,开始进行医院内训师的培养工作。当时产生培训内训师的想法,是基于如何做好医院一线员工培训的考虑。从2001年到2003年问,医院选派100余名中高层管理干部到新加坡参加医院管理的短期课程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CUX-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病理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对CUX-1在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对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影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蛋白印迹、免疫组化实验检测CUX-1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生信分析结果表明CUX-1在胶质瘤中表达显著上调,且CUX-1高表达明显缩短患者生存期。蛋白印迹、免疫组化结果证明CUX-1随肿瘤WHO分级的升高而上调(P 0. 05),且CUX-1与胶质瘤WHO分级及增殖指标Ki67、P53mut显著相关(P 0. 05)。Kaplan-Meir分析示CUX-1低表达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高表达者(P 0. 01)。结论 CUX-1在胶质瘤中显著上调,且与肿瘤增殖密切相关,同时CUX-1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综上,CUX-1有望作为胶质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细胞自我消化的过程,其可以将损伤的、错误折叠的以及无功能的蛋白质吞噬并通过溶酶体发生降解。自噬发生于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近来越来越多体内体外试验证据表明自噬在促进胶质瘤(Glioma)增殖以及抑瘤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抑瘤方面,胶质瘤应激状态下可发生致死性自噬,促进胶质瘤细胞的死亡。在促瘤方面,胶质瘤术后给予化疗,胶质瘤细胞也可发生一种保护性自噬,最终会导致替莫唑胺(TMZ)耐药,大幅减弱治疗效果。本文将对自噬在胶质瘤中的双重作用,基于自噬调节通路基础上研究的胶质瘤治疗方案以及近年来的新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