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本文研究rhIL-3对健康恒河猴的造血功能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rhIL-3能有效刺激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对嗜碱和嗜酸细胞比对中性粒细胞更显著。rhIL-3静脉注入后,使周围血白细胞升高为注射前的2.2倍,嗜碱和嗜酸粒细胞分别为注射前的17.5倍和9.9倍,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为注射前的2.73倍,对红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注射7天后血清中rhIL-3抗体显著增高,影响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重组IL-8 在体内对新西兰家兔外周血白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时间动力学。方法:按10μg/kg 的剂量在兔静脉内注射rhIL-8 ,收集不同时间的外周血,显微镜观察各种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IL-8 可升高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从2.66 ×109/L升高至5 .99×109/L。IL- 8 动员的中性粒细胞以幼稚中性粒细胞(带状核)为主。IL-8 对中性粒细胞动员作用迅速,60min 时达到高峰,但持续时间短,180min 时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IL- 8 可显著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而且是一种快速、安全的动员剂。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rhGM-CSF,rhIL-3,rhIL-6rhIL-9单独或配伍与正常和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DNA及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和AML骨髓经4种造血因子作用后均有异倍体的检出。其异倍体的发生与S期细胞的增高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NCCN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常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IL—2促进大鼠脑损伤后记忆功能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脑损伤后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机理。采用方液压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rhIL-2对大鼠记忆功能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伤后1-3d连续icv rhIL-2,分3组,NS治疗为对照组。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记忆功能。发rhIL-2能明显改善大鼠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尤以60U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IL-2促进大鼠脑损伤后记忆功能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脑损伤后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测方液压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icv)rhIL-2对大鼠记忆功能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伤后1~3d连续icvrhIL-2,分3组(30,60,300U),NS治疗为对照组。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记忆功能。结果:发现rhIL-2能明显改善大鼠脑损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尤以60U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并且能缩小皮层空洞,60U组伤后2周时的空洞面积为0.07mm×0.10mm,NS组为0.51mm×1.0mm,相差显著(P<0.01);rhIL-2治疗组海马CA2,CA3区神经元死亡较少。结论:小剂量IL-2对神经元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和促进创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成纤维细胞体外集落形成法,观察了rhIL-3、rhIL-6对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rhIL-3、rhIL-6能显著地刺激CFU-F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时地CFU-F生长的刺激作用明显强于两者单用,表现出协同效应和放疗骨髓移植后造血微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成纤维细胞体外集落形成法,观察了rhIL-3和rhIL-6对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rhIL-3和rhIL-6能显著地刺激CFU-F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时对CFU-F生长的刺激作用明显强于两者单用,表现出协同效应。结论rhIL-3和rhIL-6可促进基质细胞生长,对促进化疗和(或)放疗及骨髓移植后造血微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rhGM-CSF,rhIL-3,rhIL-6和rhIL-9单独或配伍与正常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骨髓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DNA及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和AML骨髓经4种造血因子(HGFs)作用后均有异倍体的检出。其异倍体的发生与S期细胞的增高有一定相关性。HGFs单独或配伍作用7天时AML骨髓细胞S%的增高明显大于正常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又称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临床上常表现为脾肿大,以阴茎持续勃起为首发症状,相当少见。笔者对1999年12月-2004年8月收治的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符合诊断标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重组白细胞介素2对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应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法研究了rhIL-2及其与GM-CSF和Epo组合对骨髓祖细胞集落形成的调节作用。结果:rhIL-2单独对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体外增殖无刺激作用;当其与GM-CSF联合应用时,在浓度为10.0×104~40.0×104U·L-1时,CFU-GM集落数明显高于GM-CSF对照组;当其与Epo联用时,在浓度为10.0×104~40.0×104U·L-1时CFU-E和BFU-E集落数明显高于Epo单用组;但当其浓度升至10.0×105U·L-1时,各种集落数均明显减少。重组人白介素2(rhIL-2)对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rhIL-2与GM-CSF和Epo联合对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协同的刺激作用,单独应用无集落形成能力,大剂量应用可能会抑制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儿童恶性肿瘤化疗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4例38例次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用GM-CSF2 ̄5μG/KG·D^-1,3 ̄5D,观察中性粒细胞回升、发热、口腔溃疡等情况。结果:用GM、CSF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升至≥1.5×10^9/L提前了8.3d,发热和口腔溃疡减少了33%、28%,输血或成分输血减少2.4次。结论:GM  相似文献   

13.
rhIL-3对人骨髓粒单祖细胞集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对人骨髓粒单祖细胞集落的影响。结果显示,rhIL-3能刺激正常骨髓细胞形成由粒细胞或(和)单核细胞构成的细胞集落,这种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rhIL-3剂量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
烧伤患者血清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例烧伤患者,按烧伤面积和深度分Ⅰ、Ⅱ两组,各5例,检测伤后8h、1d、3d、1、2、3、4周7个不同时相血清白介素-8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伤后3d与8h相比,血清IL-8水平呈显著增高;而Ⅱ组血清IL-8水平于伤后2周再达高峰,IL-8水平国面积和深度有关。此外,烧伤病人务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时,血清IL-8水平却下降,而当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时,血清IL-8水平却升高,且于伤  相似文献   

15.
对20经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肿瘤患者用活化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其中8例治疗后PBL以同种异体相同组织学类型靶细胞的细胞毒性从43.2升高到1249.0溶解单位(P〈0.05),而NK活性无明显变化;T4、T8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从1.9到3.9(P〈0.05)及4.4到7.2(P〈0.05)。所有患者PPD及P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重组人IL-2(rhIL-2)对白血病治疗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用3H胸腺嘧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有白介素-2受体(IL-2R)基因表达的7个白血病细胞株,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体外对rhIL-2的反应性。结果显示:IL-2R基因表达阳性细胞体外对rhIL-2的反应呈不均一性。IL-2RαmRNA和IL-2RβmRNA均为阳性的Nul细胞株NKL-1,2例ALL和1例M5型AML患者细胞呈增殖反应;3个白血病细胞株,2例ALL和2例AML患者细胞呈抑制反应,其余3个白血病细胞株及7例患者白血病细胞对rhIL-2无反应。本研究表明:白血病细胞对rhIL-2的反应不均一,可出现增殖、受抑或不反应。给白血病细胞体外对rhIL2呈受抑和无反应的患者使用rhIL-2作免疫治疗是合适的,而白血病细胞呈增殖反应者不宜使用rhIL-2。  相似文献   

17.
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9例肿瘤患者分3种剂量进行了Ⅰ期临床的耐受性试验,同时观察了用药剂量与促进白细胞增殖作用的关系。观察结果:25、50、75μg/kg剂量皮下给药,虽可出现骨肌肉痛、寒战、发热等轻度反应,注射部位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皮下硬结、肿胀、疼痛反应,但病人均可耐受。上述反应无需处理,均可自行缓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无影响;25、50、75μg/kg皮下给药,可使化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75μg/kg剂量组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作用强于25及50μg/kg剂量组  相似文献   

18.
髓系细胞发育分化对于免疫系统的形成至关重要。在特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调控下,骨髓造血干细胞先发育为原粒细胞,进而发育为成熟的粒细胞。根据粒细胞分子量大小和染色情况,可以分为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近年来,髓系细胞发育过程的分级定义及其发育调控过程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为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人类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白色念珠菌肺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腹腔注射五湖环磷酰胺的小鼠被分成4组;1.对照组,气管同注射白色念珠菌;2感染前皮下注射rhG-CSF;3;感染后12h腹腔注射氟诏唑;4rhG-CSF和氟康唑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Sysmex SE—90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ysmexSE-9000血液分析仪5项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血液分析仪的各种提示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运用Excel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阴性组还是阳性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两种方法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r=0.912),而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相关性差(r=0.523)。提示当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高于正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