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方法 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分别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处死大鼠,每时间点6只。动物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SAP,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5%牛黄胆酸钠行假手术。通过双向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和图谱分析模型组与对照组蛋白点的差异。结果牛磺胆酸钠诱导出SAP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伴随有胰外肺、肾、胃肠器官的损伤。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胰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24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46个差异点,其中9个点蛋白上调,37个点下调;48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97个差异点,其中43个点蛋白上调,54个点下调;72 h时间点SAP组与假手术组有80个差异点,其中10个点蛋白上调,70个点下调。结论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静  王烜  邓明明  孟娅 《重庆医学》2015,(4):450-452
目的:探讨 HMGB1、TLR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应。方法将5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SAP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3组又分为6、12 h和24 h 3个小组(每小组n=6)。对照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组织,SAP组用5%的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治疗组在SAP造模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3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PS‐G7法检测血清中的淀粉酶;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胰腺组织中的HMGB1;Envision两步免疫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的HMGB1、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 SAP组、治疗组各时间点的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病理学改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示SAP造模成功;SAP组在胰腺组织及血清中的 HMGB1表达在6 h开始升高,于12 h快速上升,至24 h保持上升趋势,与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SAP组相同时间点的 HMGB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组织中的 TLR4表达在6 h开始升高,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与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SAP组相同时间点的TLR4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在SAP大鼠胰腺中的致炎作用可能是部分结合其受体 TLR4并通过MyD88依赖性途径而实现的,而乌司他丁可能是通过中断SAP大鼠胰腺组织中的 HMGB1、TLR4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TNF-α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肾损伤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时TNF-α,RNA表达变化及其机制。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16)、胰腺炎组(n=16)。假手术组开腹仅翻动肠管;胰腺炎组经胆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0.05ml/kg)建立大鼠SAP模型。分别于制模后12、24h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和肾脏组织TNF-α mRNA表达变化,观察胰腺及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胰腺炎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及肾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胰腺及肾脏病理损害严重,腹水的生成和皂化斑的形成多;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SD大鼠SAP时肾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肾脏组织TNF-α在SAP合并ARI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HNP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牛磺胆酸钠组和手术对照组,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胰腺组织和肺组织中MCP-1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牛磺胆酸钠组术后胰腺和肺组织MCP-1 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术后1、3h与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6、12h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且表达与胰腺组织的病理积分成正相关。结论MCP-1可能在AHNP发病过程及与AHNP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P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利用Schmidt法并加以改良(逆行胰胆内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0.1mL/100g)复制SAP模型,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腹水淀粉酶,同时行病理切片进行姨隙病理评分,应用Western blot法榆浸4胰腺组织NF-κB表达,运用ELISA法检测IL-6的变化。结果大鼠血清淀粉酶、腹水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点SAP组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均〈0.01).吡格列酮预处理组较SAP组明显降低。造模3h后,SAP组胰腺组织中NFnκB p65持续上调。呈时间依赖性,6h与3h比较差异届著(P〈0.01),12h与6h比较差异显著(P〈0.01);假手术组NF-κB p65表达很低;吡格列酮预处理组NF-κB也有表达,但是在相对廊的时间点明显弱于SAP组(P〈0.01)。IL-6的表达SAP组明显增加,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在相对应的时间点均降低(P〈0.01)。结论NF-κB的活化作为始动因子参与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NF-κB表达与大鼠胰腺组织损伤呈正相关;抑制NF-κB的表达,下调炎症介质的表达,可减轻胰腺炎症。  相似文献   

7.
王斌生  曹农  柴琛  俞永江  武光 《医学争鸣》2008,29(12):1081-108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家族成员PKCα和PKCδ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及肺脏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胰胆管逆行注射牛黄胆酸钠制成大鼠SAP模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KCα,PKCδ在SAP大鼠胰腺和肺脏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96只大鼠胰腺组织中PKC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模后1,6,12和24 h假手术(SO)组胰腺中PKCα表达分别为0.70±0.04,0.71±0.05,0.75±0.04和0.71±0.07;SAP组分别为0.83±0.05,0.95±0.09,1.10±0.10和1.08±0.16,两组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大鼠建模后胰腺中PKCα表达分别为0.73±0.04,0.73±0.03,0.85±0.08和0.84±0.06,与SO组各时间点相比,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KCα相类似,PKCδ的表达在1 h开始增高,12 h达到高峰,且维持时间较长.MAP组PKCδ在12 h达到高峰,但维持时间较短,24 h时有所减低.结论: PKCα在SAP的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监测PKCα水平可为SAP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黄燕  周丽君  孙洪 《当代医学》2009,15(21):32-32,11
目的 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胰腺组织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划分为假手术组(SO组)及SAF组,为了得到SAP大鼠模型,将浓度为50g/L的牛黄胆酸钠(0.2ml/100g)注入胰管中。在开始研究后的1、3、9h相继处死大鼠。用RT—POE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XJAP的表达及胰腺组织学特性的变化。结果SAP组胰腺组织中XIAP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P〈0.01).组织学分析表明SAP组胰腺损伤比SO组更严重(P〈0.01)。结论XIAP通过破坏“坏死与凋亡”的平衡促进SAP大鼠胰腺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胰腺组织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组。SAP组(n=18)以逆行胰胆管内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模型;对照组(n=18)以同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6、12、24 h每组随机处死大鼠6只,检测血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胰腺组织NO水平及iNOS活性以及腺腺组织i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在6 h时间点上,胰腺组织中NO水平、iNOS活性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也显示iNOS蛋白及iNOS mRNA表达增高(P〈0.01);随时间延长,在12 h和24 h各指标到达高峰,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结论在SAP时,随着时间的延长,iNOS表达增高,从而产生高浓度的NO,加重胰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ytokine-induced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 CINC)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和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轻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雨蛙肽组(18只)、生理盐水组(18只)、牛磺胆酸钠组(24只)和手术对照组(24只),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CINC蛋白和CINC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 结果:雨蛙肽组6,12 h胰腺组织中CINC蛋白和CINC mRNA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表达与胰腺组织的病理积分呈正相关;24 h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牛磺胆酸钠组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胰腺组织学改变明显;术后1 h胰腺腺泡细胞CINC蛋白和CINC mRNA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P<0.05,P<0.01). 结论:CINC可能在MAP向SAP演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B组)、甘氨酸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甘氨酸组(C组)于造模前3、6h分别从尾静脉内注入甘氨酸(3mmol/L,0.1mL/100g)预处理,各组在造模完成后分别于6、12、24h处死动物取其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mRNA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肺组织HMGB-1水平、TREM-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HMGB-1水平、TREM-1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酸可以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中TREM-1mRNA及HMGB-1的表达,从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SAP组、GBE干预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GBE治疗组于建模后5 min将GBE溶液通过股静脉给药。SO组和SAP组注入同样量的生理盐水。检测3组6、12、24 h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及胰腺组织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iNOS mRNA表达情况。结果 GBE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6、12 h均显著低于SAP组,但在24 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与SAP组无显著差异;GBE组在6 h时血清及胰腺组织NO水平、12 h时胰腺NO水平较SAP组低,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无显著差异;6 h时GBE组iNOS mRNA表达较SAP组低(P<0.05);12、24 h时SAP组与GBE组iNOS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BE在SAP早期可能通过抑制iNOS mRNA表达而降低NO水平,对胰腺组织起保护作用;但随着病程进展,这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应用3.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6h、24h、48h、72h动物模型,对胰腺病理损伤评分;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腺Bcl-2表达情况;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造模后,随时间延长胰腺损伤加重,以24h为最;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实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在24h、48h、72h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制模后6h、24h、48h、72h与实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有较大影响,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内分泌功能损伤的同时,机体可能存在一定的保护机制,Bcl-2可能参与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氮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10),用3.5%牛黄胆酸钠逆行性胆胰管注射后钳夹胆胰管末端制作重症胰腺炎模型;氮芥治疗一组(C1组,n=10),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前8h,氮芥0.1mg/kg腹腔注射;氮芥治疗二组(C2组,n=10),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前8h,氮芥0.15mg/kg腹腔注射。各组大鼠6h后处死,取标本并检测血清淀粉酶、血糖、血钙及全血白细胞记数。结果: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相比,氮芥治疗一组和氮芥治疗二组胰腺、肝脏、肺脏组织损伤明显改善;血浆Ca2+、血清淀粉酶、血糖浓度及全血白细胞记数等生化指标与SAP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氮芥可能通过诱导胰腺细胞发生凋亡而减轻了重症急性胰腺炎SD大鼠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附(SF)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SF组,每组20只,SAP模型制作采用4%牛磺胆酸钠溶液逆行注射胰管内的方法,动态测定血浆BUN、Cr和TNF-α、IL-6、LPS、ATⅡ水平,观察胰腺和肾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制模后SAP组血浆BUN、Cr、TNF-α、IL-6、LPS、ATⅡ水平升高;SF组血浆BUN、Cr、TNF-α、IL-6、LPS、ATⅡ水平明显降低,胰腺和肾脏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24h后改变更为明显。结论细胞因子、内毒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参与了SAP肾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参附注射液能降低免疫炎性反应和内毒素,减轻胰腺炎和肾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小肠组织细胞中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与肠黏膜损害之间的关系,探讨生长激素对胰腺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及生长激素治疗组.采用胰被膜下注射牛黄胆酸钠法,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于制作模型后1,12h分别给生长激素治疗组注射生长激素,24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观察胰腺、肠黏膜组织学变化及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及小肠组织ICAM-1表达明显增多,肠黏膜损伤明显;生长激素治疗组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组比较,血清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ICAM-1表达明显减少,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小肠组织ICAM-1表达增加,肠黏膜损害明显.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可降低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减轻肠黏膜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蔡笃雄  曾仕平  汤净  林尤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126-1128,113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SAP组及罗格列酮处理组。采用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SAP模型,于模型制作前30min腹腔内注射罗格列酮(10mg/kg)进行预处理,各组于术后3h、6h和12h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变化以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SAP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MPO、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SO组均明显升高(P<0.05),罗格列酮处理组各时间点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MPO水平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6h、12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SAP组(P<0.05),各时间点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减少TNF-α、IL-6的产生,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从而改善SAP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