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5-01—2016-12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均经超声常规扫查、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弹性成像恶性病灶检出准确率82.6%(19/23),超声造影恶性病灶检出准确率87.0%(20/23),联合诊断恶性病灶检出准确率为95.7%(22/23),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单纯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P0.0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82.9%(19/23),特异性92.9%(92/99),超声造影检测结果提示,恶性患者以短线型血管形态较为多见,而良性病变者以点状型较为多见,良、恶性病灶间比较,P0.05或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检出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应变率比值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6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性102例,恶性34例),均行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获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p)、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应变率比值,比较良恶性结节上述各参数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Peak均低于良性结节,而Tp、应变率比值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MTT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弹性成像(85.29%vs. 73.52%、93.14%vs. 86.27%、91.18%vs. 8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较应变率比值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20年0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结节共102例、恶性结节共34例,均给予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检测并获得超声造影参数及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采用Pearsom法分析其与血管新生基因的关系。结果:超声造影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弹性成像,而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弹性成像(P均<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Peak低于良性结节,而Tp、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MTT与良性结节齐同(P>0.05)。超声造影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为(0.961,P<0.05)。弹性成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为(0.799,P<0.05)。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为(0.995,P<0.05),敏感度100.00%,特异性94.10%,约登指数0.941。Tp、AUC、Peak、超声造影综合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5/0.978/0.972/0.988,P<0.05),敏感度(91.20%/97.10%/100.00%/100.00%),特异性(98.00%/96.10%/90.20%/91.20%),约登指数(0.892/0.932/0.902/0.912)。结论:超声造影参数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均能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提供重要信息,但前者的确诊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42-384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中我院门诊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术前依次给予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等检查技术进行检查,术后通过病理检查来判断结节性质(恶性或良性),观察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情况。结果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结节回声、回声情况、形状、边缘、钙化程度、纵横比及后方衰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弹性评分多为2分,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评分多为3分,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评分2、3、4分值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评分0~1分值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大多表现为灌注强度无明显增强、增强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且灌注缺损的特征,而良性结节造影主要表现为灌注强度增强、均匀增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及无灌注缺损的特征,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率较高,且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准确率更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结果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准确率,使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价值。方法:以经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并接受超声引导线细针穿刺检查的120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象。分析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评分诊断恶性结节的价值。结果:穿刺检查结果显示143个结节中良性25个,恶性118个。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评分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6(95%CI:0.743~0.876)、86.44%、76.00%;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0(95%CI:0.758~0.888)、94.92%、68.00%;联合检测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1(95%CI:0.840~0.945)、83.90%、88.00%。联合检测诊断恶性结节的AUC高于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结论:超声造影、弹性成像鉴别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价值尚可,但二者联合鉴别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87例(135个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查,予以弹性分级.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弹性分级以≤Ⅱ级为主,甲状腺乳头状癌弹性分级以≥Ⅲ级为主.良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0~Ⅱ级为主,恶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Ⅲ~Ⅳ级为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分级Ⅲ级时,良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超声弹性分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91%、76.47%、80.00%.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在乳腺BI-RADS 4a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3年2月经常规超声检测诊断为BI-RADS 4a类的患者115例,对每个病灶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超声造影评分和弹性成像两种诊断方法的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结果 115例患者中,良性病灶87例,恶性病灶28例。超声造影评分和弹性成像两种诊断方法Kappa值小,一致性较差(P=0.258)。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造影评分的诊断价值更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0.812、0.976、0.956),与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较弹性成像更高。超声造影评分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76,高于弹性成像数值(0.784)。两种不同诊断方法显示恶性结节患者的年龄较良性患者偏高,结节最大直径偏大。结论 超声造影方法较弹性成像能明显提高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术前活检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4-3435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常规超声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并分别作为弹性成像组、常规组及联合组,诊断结束后,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三组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结果弹性成像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8.18%,常规超声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2.73%,联合诊断组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6.36%,联合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弹性成像组和常规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但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9.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CDFI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CDF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55例乳腺病变术前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及CDFI检查。CDFI依据Alder血流分级法、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进行评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技术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55例共检出187个乳腺病灶,其中恶性57个、良性130个。CDFI与弹性评分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8.42%(39/57)、75.38%(98/130)、73.26%(137/187)及84.21%(48/57)、84.62%(110/130)、84.49%(158/187);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DFI(P均<0.05),而二者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和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及0.89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高于CDF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80例,共16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予以弹性成像分级.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弹性分级以≤Ⅱ级为主,甲状腺癌弹性以≥Ⅲ级为主.良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0~Ⅱ级为主,恶性结节以Ⅲ~Ⅳ级为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分级Ⅲ级时,良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超声弹性分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3.9%及94.5%.结论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的299例患者资料,患者均于术前1周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病灶在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的面积比值即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依据超声弹性分级对结节予以分级定性,以超声弹性1~3级为良性,4~5级为恶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299例患者经灰阶超声检出315个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良性结节203个,恶性结节112个。良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为1.29±0.13,恶性结节为1.75±0.10,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高于良性结节(t=31.642,P<0.05)。术前超声弹性分级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3.57%、98.03%、82.22%;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1.51为恶性,<1.51为良性,共205个良性结节,110个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64%、98.03%、96.83%,提示其诊断效能优于超声弹性分级法(Z=7.248,P<0.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面积比值法在临床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超声造影无增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呈无增强表现,且病灶均行SWE检查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结果,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比较2组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并应用四格表和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及SW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无增强边界、结节整体完全无增强及Emax、Emean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边界清晰主要见于良性组,边界不清主要见于恶性组,结节整体完全无增强则全部见于良性组,恶性组的Emax、Emean值均高于良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边界不清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75%、90%、30%;超声造影表现为整体完全无增强诊断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0%、100%、19%、100%。ROC曲线显示,Emax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以Emax>45.0 kPa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64.3%;Emean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705,以Emean>47.7 kPa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3%、94.0%。 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呈无增强时,是否边界清晰及是否整体完全无增强可用于鉴别结节良恶性;SWE对于超声造影无增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结合应用可指导临床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病灶切除术患者113例(140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40个病灶中,恶性90例(病灶98个),良性23例(病灶42个)。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早期乳腺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3.47%、80.95%、75.71%与77.55%、85.71%、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44、0.34、0.74,P均>0.0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84%、90.47%、91.43%,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71、11.52、7.46、12.59,P均<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中具有良好诊断效果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将其分为前列腺癌组(n=37)和前列腺增生组(n=65),对所有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Eration值和Emax值,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度。  结果  前列腺癌组患者Eration、Emax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CETRUS检查,单一技术诊断(81.08%、80.00%、80.39% vs 56.76%、64.62%、61.76%,P < 0.05);CETR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534~0.760),大于单一CETRUS曲线下面积0.685(95%CI:0.626~0.851)。  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可通过杨氏模量值来反应组织的硬度,进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 观察我院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每例患者依次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后,再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手术病理为标准,评价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病理诊断良性结节40例,恶性结节58例,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68%、70%及78%、73%、76%;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0%、准确性为90%,两种检查方法结合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可在术前更准确、更安全的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二维灰阶超声对BI-RADS 4类乳腺结节评估上调的原因,提高超声识别乳腺良性结节的能力,减少过度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因乳腺结节住院患者380例,依据病理结果将超声BI-RADS 4类乳腺结节分为2组,结节上调组及结节一致组。将乳腺结节为良性但超声BI-RADS 4类结节认为结节上调组,其中女性68例,男性2例,年龄26~76岁(48.43±11.52岁);将乳腺结节为恶性且超声BI-RADS 4类结节认为结节一致组,其中女性310例,男性0例,年龄26~87岁(52.84±11.28岁)。分析两组声像图征象,总结超声对BI-RADS 4类乳腺结节评估上调的原因,进行鉴别诊断。结果380例患者中,结节上调组70例(18.42%),结节一致组310例(81.58%)。结节上调组中乳腺纤维腺瘤13例(18.57%),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17.14%),乳腺腺病7例(10.00%),非哺乳期乳腺炎5例(7.14%),良性叶状肿瘤3例(4.29%),男性乳腺发育2例(2.86%),乳腺小叶萎缩1例(1.43%),2种以上良性结节并发27例(38.57%);结节一致组中乳腺癌310例(100%)。超声征象:结节上调组中边界清晰,纵横比 < 1,边缘光整或呈大分叶状,粗大钙化多见,结节一致组中边界不清晰,纵横比>1,边缘成角或微小分叶状,微钙化多见,2组超声征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正确识别超声乳腺结节良、恶性征象,减少主观性诊断,能有效提高超声诊断良性结节准确率,提高诊断自信。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的各种肿物统称为甲状腺结节,临床当中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主要方式之一为超声造影。本文通过梳理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发展,并将研究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文章进行归纳,分析超声造影在定性法和定量法两方面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总结目前对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其他方式,介绍说明超声造影诊断联合应用其他诊断方式(如剪切波弹性成像、CT、MRI)的适用方面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评分对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超声科进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136例,共141个TI-RADS 4类结节,所有结节均同时完成超声弹性成像及微血流成像检查,记录其微血流成像评分、弹性成像评分以及联合评分,并与甲状腺细针穿刺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构建ROC曲线分析比较微血流成像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及两者联合评分法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评分法的诊断敏感度、准确性(86.4%、82.98%)高于微血流成像评分(65.05%、64.54%)和弹性成像评分(75.73%、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大于弹性成像评分(0.734)和微血流成像评分(0.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超声微血流成像和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能提高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周边环状增强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因常规超声发现可疑结节,准备行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CEUS时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增强特点,将内部增强模式及周边不同环状增强表现进行分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周边环状增强类型与结节大小之间的关系。 结果113例甲状腺结节周边可见环状增强,其中,良性结节85例,恶性结节28例。周边4种环状增强模式中,规则高增强环者76例均为良性,不规则高增强环者9例均为恶性,不规则无增强环者16例均为恶性,规则无增强环者9例为良性,3例为恶性。CEUS诊断结节性质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6.43%、96.47%、96.46%。结节大小在4种环状增强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73,P<0.01)。规则高增强结节最大径(2.29±1.32)明显大于其他3组(P值均<0.05)。 结论周边环状增强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规则高增强环提示良性,不规则高增强或无增强环均提示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85个甲状腺结节),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得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后,勾画病灶同侧的胸锁乳突肌和病灶区作为感兴趣区(ROI),测量其弹性应变率比值,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确定良、恶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的临界值。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为0.94±0.22,甲状腺恶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为2.67±0.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确定良、恶性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的临界点为1.45,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94%、88.89%、94.03%。结论应用胸锁乳突肌作为对照物测量甲状腺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是可行的,并为临床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