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狼毒大戟多糖(EFP-AW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EFP-AW1,使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 mg/L,再加入Con A,培养60 h后,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狼毒大戟多糖EFP-AW1对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将5种不同浓度的EFP-AW1分别加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再加入Con A,培养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EFP-AW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0、100、200 mg/L的狼毒大戟多糖能够促进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并能够提高脾淋巴细胞产生IL-2和IFN-γ的水平(P0.05)。结论:狼毒大戟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IL-2产生和IL-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IL-2)产生及IL-2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对IL-2产生无影响,但对IL-2受体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抗免疫排斥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IL-2受体表达,从而使IL-2与IL-2受体的相互作用受到影响,最终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用(C 57BL/6×DBA/2)F_1淋巴细胞注射至新生C57BL/6小鼠腹腔,可诱导其针对DBA/2小鼠心肌移植物的耐受性,但在注射F_1细胞后24h再向受鼠补充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时,则不能诱导出耐受。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实验系统观察到新生小鼠的同种免疫反应能力明显低于成年小鼠,但外源性IL-2能部分提高该反应能力。分析嵌合体时发现,耐受鼠体内F_1细胞嵌合率明显高于补充IL-2后耐受被破坏的小鼠。另外,用Con A在体外诱生不同年龄小鼠脾细胞产生IL-2,结果表明,新生小鼠脾细胞未能诱生出可测知的IL-2活性,而随年龄增长直到成年,IL-2诱生能力不断上升。提示新生小鼠易于诱导移植耐受与它IL-2分泌低下,不足以激发同种免疫应答反应而无法清除同种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SRS实体瘤模型对带瘤小鼠产生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的能力作了动态观察,发现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宿主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不断下降,淋巴细胞对Con A的增殖反应能力也逐渐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宿主体内的抑制性巨噬细胞和抑制性淋巴细胞功能增强;后者经鉴定主要是带有Thy1Lyt2表面标志的淋巴细胞。此外,还证实带瘤宿主淋巴细胞表达IL-2受体能力低下。上述抑制细胞功能增强可能是导致IL-2分泌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带瘤小鼠淋巴细胞除IL-2分泌功能异常外,可能还伴有IL-2受体表达能力的缺陷。它们均会引起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淋巴细胞体内迁移的影响.方法:选用近交系小鼠为实验动物,背部剃毛,皮内注射细胞因子,同时尾静脉输注3H-UR标记的淋巴细胞.20h后,切取注射区皮块,制样后测定样品计数率.经计算后将计数率转换成细胞浓度因子(Cell concentration factor,CCF),用CCF值反应淋巴细胞迁移的水平.结果:IL-2注射区淋巴细胞迁移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IL-2与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应用时,亦没有协同作用.结论:提示在复杂的体内环境中,IL-2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内迁移无明显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32只C57小鼠分对照组、单纯辐射组、IL-18 辐射损伤组和辐射损伤 IL-18组进行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2、γ干扰素(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IL-4和血清中IgG的含量,观察IL-18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IL-18能够提高辐射损伤前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GM-CSF和IL-2的能力,辐射损伤后应用IL-18组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于辐射损伤前应用IL-18组;但对IL-4分泌能力和血清中IgG含量没有调节作用。结论重组人IL-18具有促进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分泌IL-2、IFN-γ和GM-CSF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物汤增加小鼠脾细胞分泌IL-6及促进IL-6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四物汤由地黄、当归、芍药和川芎四味中药组成,为祖国医学补血理血经典方剂.近期研究发现,四物汤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及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1,2] .为了进一步探讨该药增强免疫作用的机制,本实验观察了四物汤对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6及对IL-6 mR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Con A刺激大鼠脾细胞,同时加入亚硒酸钠(0.3μg/ml)预处理18h,其24h培养上清的IL-2活性明显高于单用ConA刺激者。用亚硒酸钠预处理自发分泌IL-2的MLA144细胞株,亦能明显增高IL-2的产生。在Con A诱导T淋巴母细胞时,加入0.3~1μg/ml的亚硒酸钠不能增强T淋巴母细胞对IL-2的增殖反应,提示硒不能提高IL-2受体的表达。硒可能是通过提高IL-2的产生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测定老化对小鼠激活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 3,IL-3)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月龄与37月龄小鼠相比较,后者IL-3活性下降79.3%,IL-3mRNA水平下降74%,二者IL-3mRNA水平高峰均位于Con A刺激培养后20h。Northern印迹分析证明,4月龄与27月龄小鼠IL-3mRNA的位置均无移动。用ConA刺激4组不同年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比较其IL-2和IL-3活性及其mRNA水平,证明二淋巴因子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水平具有平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分为照射组、对照组和照射+IL-6组,采用Panning法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离L3T4、Lyt2和B细胞,用^3H-TdR释放实验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活性。结果照射+IL-6组与对照组比较,^3H-TdR释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6具有促进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B7 1基因转染小鼠EL 4淋巴瘤体外诱导免疫小鼠脾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 2。方法 以CTLL 2细胞检测EL 4B7 1 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瘤细胞共育的MLTC培养上清中的IL 2活性。结果 EL 4B7 1 免疫小鼠的SPL经瘤细胞在体外刺激可诱生出明显的IL 2活性 ,而EL 4免疫小鼠的SPL则无此作用 ,两者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P <0 0 1)。结论 B7 1基因转染小鼠EL 4淋巴瘤可在体外诱导免疫小鼠脾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 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ACh)对大鼠淋巴细胞由刀豆素A(ConA)诱导的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的影响。方法:取大鼠的脾脏制成单个细胞悬液进行体外培养,用ConA诱导脾细胞的IL-2生成,然后以MTT比色法间接测定IL-2的生成。结果:ACh,M型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和N型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烟碱在10^-10-10^-6mol/L浓度范围都能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IL-2生成,M型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阿托品(10^-10和10^-9mol/L)能阻断同浓度ACh的增强作用;N型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筒箭毒碱(10^-10和10^-9mol/L)可部分阻断同浓度ACh的增强作用。结论:在机体内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T淋巴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免疫调节作用由免疫细胞上的M和N受体介导,可能M受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鼠麻风杆菌(MLM)腹腔感染BALB/C和C57BL/6小鼠,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鼠脾重量增加,脾带菌量增多,肠系膜病变加剧;鼠脾细胞对伴刀豆蛋白A(Con A)刺激的增殖反应和产生白细胞介素2(IL 2)的能力进行性降低,BALB/C鼠尤为严重。感染90d时在经Con A活化的BALB/C鼠脾细胞表面未检出IL 2受体,同时发现感染鼠脾细胞可以抑制正常鼠脾细胞经Con A刺激产生IL 2和表达IL 2受体的能力。推测感染鼠脾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该菌活化了抑制细胞,继而抑制T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IL 2和表达IL 2受体。  相似文献   

14.
以NIH3T3细胞作为载体细胞,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了持续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细胞株。在体外此细胞上清可以增强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1)。体内注射基因转染细胞则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1)。结果表明,分泌IL-2的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杀伤细胞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是一种有较大潜力的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普济消毒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NIH小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普济消毒饮低剂量组 (2.9 g/kg)和普济消毒饮高剂量组(11.6g/kg),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客积生理盐水,连续 7 d后处死,检测小鼠脾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能力、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脾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普济消 毒饮能增强NK细胞活性和IL-2生成能力,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 0.01)。[结论]普济消毒饮能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ene therapy with IL-10 on PTg-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splenocytes and Th1 cytokine production from PTg-stimulated splenocytes. Methods EAT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group A (PBS PLL) , group B (pORF PLL), group C (pORFmIL10 PLL), and group D (pORFmIL10 MEM). The substances mixed with lipofectamine were injected into the thyroid tissues of rats on the 18th dday after immunization.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the 8th week. In vitro proliferative responses to ConA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PTg were measured by culturing 4×105 splenocytes pulsed with 18.SKBq of [3H] thymidine for the final 12h and then harvested for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ing. In vitro splenocytes were cultured with PTg (25 mg/L). Th1 cytokine IFN-γ,TNF-αand IL-2 were detected by ELISA. Results The proliferative response to PTg was suppressed in group C,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oup A and B (P<0.05). The levels of IFN-γ,TNF-oand IL-2 in the supernatant of PTg-stimulated splenocytes were 3548.25 ± 779.47 pg/ml, 27.66±10.50 pg/ml and 3617.73± 609.15 pg/ml, respectively,which were much lower in group C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B(P<0.01, P<0.05, P<0.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L-10 gene transmission in thyroid tissues could inhibit PTg specific proliferation of splenocytes from EAT rats and the secretion of Thl cytokines from PTg-stimulated splenocyt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机理。方法:采用Fura-2/AM 双波长荧光测定法研究了低剂量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后小鼠脾T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对次佳浓度Con A(5 m g/L)反应性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为95.0±14.0 nm ol/L,ConA 可使小鼠脾T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69.4±7.6 nm ol/L,上升至峰值时间为79.2 s。75、100 和200 m Gy 全身照射后24 h,Con A 诱导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动员明显高于假照射组(P< 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免疫兴奋效应与其增强淋巴细胞内〔Ca2+ 〕i动员等信息传递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Li T  Si Z  Qi H  He Z  Li Y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2):1147-1152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 (IL-17)在小鼠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在移植术后3,7d分别应用ELISA检测2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7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肾中浸润淋巴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对人早期造血生长因子IL-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方法.结果:未经诱导的人T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细胞RNA提取物的RT-PCR扩增产物中未见IL-3条带,而经TSG诱导后Jurkat细胞RNA提取物的RT PCR扩增产物中出现IL-3条带.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显示经TSPG诱导的胎儿胸腺细胞、脾细胞IL-3mRNA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结论:人参总皂甙能诱导人淋巴细胞表达IL 3mRNA,从而促进人早期血细胞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