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作用U251细胞24 h对其的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连素对U251的细胞周期阻滞情况;RT-PCR检测黄连素对p21WAF1/CIP1、Cyclin D1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黄连素对p21WAF1/CIP1、Cyclin D1、组蛋白H3/H4的影响。结果:MTT表明黄连素对U25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在1.172、2.344、4.688、9.375、18.750μg/mL的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9.211%、19.737%、28.947%、51.974%、84.21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黄连素阻滞U251细胞周期于G2/M期;RT-PCR检测表明其能显著上调U251细胞的p21WAF1/CIP1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黄连素能上调p21WAF1/CIP1表达,而下调Cyclin D1、组蛋白H3/H4表达。结论:黄连素可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抗肿瘤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21WAF1/CIP1、下调Cyclin D1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人参皂苷Rh2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ginenoside-Rh2,GS-Rh2)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生长抑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GS-Rh2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E,CDK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p21WAF1基因蛋白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mRNA表达.结果:GS-Rh2对Eca-10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20μg·mL-1GS-Rh2作用1 d后细胞达到半数抑制,作用3 d的Eca-109细胞较对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向正常细胞方向逆转.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GS-Rh2药物剂量的增加,G0/G1期细胞数逐渐增加,S和G2/M期细胞数逐渐减少,10μg·mL-1和20μg·mL-1 GS-Rh2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0μg·mL-1SS-Rh2处理细胞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cyclinE和CDK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而p21W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GS-Rh2可以将人食管癌细胞Eca-109阻滞于G0/G1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并且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E,CDK2,p21WAF1基因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HepG2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的作用及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探讨Cur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用Cur在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 μmol·L-1)和不同时间(4,8,16,24,48 h)点处理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和mRNA,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HDAC1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P21WAF1/CI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ur对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25 μmol·L-1.IC50浓度作用4 h,HDAC1表达开始降低,降低作用呈时间依赖性;12.5 μmol·L-1,24 h可引起HDAC1水平降低,但在50~100 μmol·L-1时HDAC1的降低未见明显差别.Cur作用8 h时可见到P21WAF1/CIP1蛋白和mRNA均增加;作用效应呈明显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Cur明显抑制HDAC1活性和表达,促进P21WAF1/CIP1蛋白和mRNA水平升高.抑制HDAC1活性和促进P21WAF1/CIP1增加可能是Cur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红芪多糖HPS-3体外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均一组分HPS-3体外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显微荧光术和流式细胞术测定HPS-3对MGC-803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对Bc1-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PS-3对MGC-80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G2/M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HPS-3降低bcl-2蛋白表达,对Bax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HPS-3可通过抑制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生长增殖、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降低bcl-2蛋白等作用机制发挥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芪多糖HPS-3体外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均一组分HPS-3体外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显微荧光术和流式细胞术测定HPS-3对MGC-803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对Bc1-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PS-3对MGC-80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G2/M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HPS-3降低bcl-2蛋白表达,对Bax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HPS-3可通过抑制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生长增殖、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降低bcl-2蛋白等作用机制发挥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莱特对耐药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敏感型乳腺癌细胞株 MCF7为对照,四氮唑蓝(MTT)法检测康莱特对耐药细胞株 MCF7~(adr)的抑制作用。以 Annexin V 标记法、DNA 含量测定法及电镜观察康莱特的诱导耐药细胞 MCF7~(adr)凋亡及周期阻滞的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康莱特对 MCF7~(adr)细胞 p53、p21~(WAF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 法检测康莱特对 MCF7~(adr)细胞 p21~(WAF1/CIP1)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康莱特对 MCF7~(adr)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_(50))为26μ1/ml,与其对敏感细胞 MCF7的 IC_(50)(21μ1/ml)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莱特能诱导 MCF7~(adr)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G_0/G_1及 G_2/M 期),使 p53蛋白、p21~(WAF1/CIP1)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康莱特对耐药细胞同样有效,这为其临床应用于已产生耐药性的肿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参芪抑瘤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干预胃癌MGC-803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q RT-PCR检测CDKN1B、CDKN1C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7、p57蛋白表达。结果 3%、5%、10%药物血清作用于MGC-803细胞24、48、72 h,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与时间和剂量呈依赖关系;3%、5%、10%药物血清作用于MGC-803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药物血清各剂量组MGC-803细胞CDKN1B、CDKN1C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药物血清各剂量组MGC-803细胞p27、p57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参芪抑瘤方药物血清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DKN1B、CDKN1C m RNA和蛋白表达,进而干预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胃腺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MGC-803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的EGCG处理(25,50,100μmol·L-1),另设空白组,细胞培养48 h后,利用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p38,p-p38,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leavage-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EGCG可以成浓度依赖性的诱导MGC-803细胞的增值抑制和凋亡,明显上调Bax和Cleavage-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p38和Bcl-2蛋白,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对p38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EGCG可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激活而诱导MGC-803细胞增值抑制和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姜黄素分别联合低浓度和中浓度丝裂霉素C(MMC)与高浓度MMC单用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增殖周期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姜黄素作为化疗药物MMC的增效剂治疗胃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姜黄素与低浓度和高浓度MMC联合作用或高浓度MMC单独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胃癌MGC-803细胞24h,采用MTT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联用低剂量MMC对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中剂量MMC单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姜黄素联用中剂量MMC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与高剂量MMC单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姜黄素能增强MMC的作用效果。此外,姜黄素单用、MMC单用将MGC-803细胞分别阻滞于G2/M期和S期,姜黄素与MMC联用将MGC-803细胞阻滞于G2/M和S期。结论姜黄素与MMC联用对胃癌细胞MGC-803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姜黄素与MMC联用将MGC-803细胞阻滞于S和G2/M期。  相似文献   

10.
去甲斑蝥素干扰HL-60肿瘤细胞周期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NCTD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NCTD作用后采用3H-TdR掺入实验检测DNA复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k1、Cyclin B1、Cdc 25c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16~128μmol/L)NCTD作用于HL-60细胞12 h后,DNA复制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S期累积,并呈剂量依赖性趋势;同时观察到G2/M的阻滞,且调控G2/M周期进程的调节蛋白Cdk1、Cyclin B1及Cdc 25C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NCTD可抑制HL-60细胞DNA复制、下调周期调控蛋白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1.
草苁蓉苯丙素苷对肺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草苁蓉苯丙素苷(PGBR)对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PGBR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A549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Fas,Bax,Bc1-2蛋白的表达。结果:PGBR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肺癌细胞增殖,200 mg.L-1 PGBR作用于A549细胞12,24,48 h时,抑制率分别为(20.4±2.1)%,(27.1±2.0)%,(30.7±2.2)%。PGBR改变肺癌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由(45.3±4.1)%增至(57.4±4.0)%,表现出G0/G1期阻滞;同时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凋亡率由(2.4±0.90)%增至(7.8±1.2)%。PGBR明显增加p53和Fas表达,增加Bax表达和降低Bc1-2表达。结论:PGBR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6-BA,萘乙酸(NAA),碳源,pH对罗汉果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罗汉果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条件.方法:考察1个培养周期内罗汉果悬浮细胞的鲜重和干重,绘制生长曲线和生长速率曲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6-BA,NAA,碳源,pH 4因素3水平的组合进行优化.结果:罗汉果悬浮细胞培养的生长周期约为21 d,0~6 d为细胞的延滞期,7~21 d为对数期,稳定期较短,第22天进入到衰亡期,在第21天时细胞鲜、干质量达到最大,分别为693.0,416.0 g、L-1,最大生长速率为0.040 g·L-1·d-1.NAA是影响罗汉果悬浮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其影响效应依次为NAA>6-BA>pH>碳源.悬浮细胞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 +0.02 mg·L-1 NAA,4.0%蔗糖为碳源,初始培养基pH5.5~6.0.结论:通过组织培养方式可以成功建立罗汉果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体外心肌细胞活力的葛根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葛根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及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葛根素含量和药效学的体外心肌细胞活力为指标综合分析,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葛根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化学指标结合药效学指标综合分析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可较好地保证制剂的质量,且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杜仲对紫外线致ESF-1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杜仲抗紫外线致ESF-1细胞光老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杜仲70%乙醇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制备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部位,采用40 J.cm-2的UVA或70 mJ.cm-2的UVB照射ESF-1细胞后,立即加入不同浓度的杜仲50%乙醇洗脱部位,24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性,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杜仲50%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250,500 mg.L-1的给药浓度能使UVA诱导的光老化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明显降低(P<0.05),其中250 mg.L-1的给药浓度能使细胞培养液中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125,250,500 mg.L-1的给药浓度能使UVB诱导的光老化细胞活性明显增强,其中125 mg.L-1的给药浓度能使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杜仲50%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对UVA和UVB致ESF-1细胞光老化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推测其机制为通过提高SOD活力、加速氧自由基的清除和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使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降低;同时,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维持了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使LDH的漏出减少。  相似文献   

15.
厚朴与凹叶厚朴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厚朴与凹叶厚朴的群体遗传学进行研究,为中药厚朴的质量控制提供分子生药学方面的依据。方法:对厚朴与凹叶厚朴15个居群应用2个叶绿体基因间序列psbA-trnH和trnL-trnF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计算厚朴与凹叶厚朴单倍型频率,用程序HaploNst分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应用TCS version 1.13软件构建单倍型网状进化树。结果:厚朴与凹叶厚朴均无特有单倍型存在,但单倍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已开始出现遗传分化的趋势,NST略大于GST。结论:厚朴与凹叶厚朴在遗传上已出现遗传分化的趋势,但尚未完全分化成彼此独立的单系。  相似文献   

16.
白贞芳  刘勇  王晓琴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48-4552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和查阅文献记载等方法,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列当属6种药用植物在4个少数民族间作为7种民族药应用,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8个少数民族间作为10种民族药应用,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3个少数民族间作为3种民族药应用,且同种药用植物常作不同民族药;发现3属植物的传统疗效主要集中在补肾壮阳、止血和止痛3个方面,并且该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种类丰富的列当属植物资源对缓解肉苁蓉植物资源匮乏局面和扩大药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细胞毒性浓度(抑制率≤5%)半夏醇提取液对耐阿霉素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将细胞悬液接种于72孔培养板中,细胞数为2 ×108个/L,半夏醇提取液(2.5,5,10,20,40μg·L-1)处理K562/A02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半夏醇提取液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62/A02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的半夏醇提取液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表面糖蛋白p170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内柔红霉素的浓度,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半夏醇提取液对K562/A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非细胞毒性质量浓度为6.5 μg·L-1,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醇提取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使K562/A02细胞的IC50由原来的(30.9±0.11) μg·L-1降低至(10.1±0.21) μg·L-1,其逆转倍数为3.06倍;半夏醇提取液作用于K562/A02细胞后,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从91.21%下调至45.12% (P <0.01);柔红霉素外渗试验显示,半夏醇提取液作用于K562/A02细胞后,可使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增加.结论:半夏醇提取液可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半夏醇提取液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是通过下调了白血病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使其将化疗药物泵出细胞外的功能受到了抑制,从而使化疗药物在白血病细胞内能达到有效浓度,从而可以杀灭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罗汉果悬浮细胞生长、罗汉果甜苷积累的动力学特征,为培养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察1个培养周期内罗汉果悬浮细胞的鲜量重、干质量和罗汉果甜苷的含量,绘制生长曲线和生长速率曲线。结果:罗汉果悬浮细胞培养的生长周期约为21 d,0~6 d为细胞的延滞期,7~21 d为对数期,稳定期较短,第22天进入到衰亡期,在第21天时细胞鲜、干质量达到最大,分别为693.0,416.0 g.L-1,最大生长速率为0.040 g.L-1.d-1。罗汉果总苷和甜苷V从第7天开始快速积累,第21天达到最大值,生长速率分别为0.032 8,0.054 7 g.L-1.d-1。结论:联合研究细胞生长和产物积累,可以明确产物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培养过程的优化、代谢产物的调控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追风伞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追风伞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追风伞干燥全草用95%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萃取后,水层部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I-MS及理化常数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追风伞提取物中分离鉴定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2),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3),芦丁(4),刺槐素(5),槲皮素(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9)。结论: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追风伞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金银花类药用植物4-二磷酸胞苷-2-C-甲基赤藓糖激酶(4-diphosphocytidyl-2-C-methyl-D-erythritol kinase,IspE)和4-羟基-3-甲基-2-邻苯基二磷酸还原酶(4-hydroxy-3-methylbut-2-enyl diphosphate reductase,IspH)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蛋白特性和转录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从忍冬Lonicera japonica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分析获得了IspE,IspH基因.分别以忍冬、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chinensis、红腺忍冬L.hypoglauca和水忍冬L.dasystyla新鲜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种金银花类药用植物IspE和IspH基因的全长cDNA.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RT-PCR检测IspE和IspH在忍冬、红白忍冬、红腺忍冬、水忍冬花蕾中的转录情况.结果:金银花类药用植物IspE基因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21 bp,编码406个氨基酸;IspH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IspE和IspH均为非分泌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中.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忍冬、红腺忍冬和水忍冬的花蕾中IspE,IspH基因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红白忍冬花蕾中IspE,IspH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忍冬.结论:克隆获得忍冬、红白忍冬、红腺忍冬和水忍冬中IspE,IspH基因,并证实了其在不同金银花类药用植物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spE,IspH基因对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花香气以及颜色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