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广东省梅州市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分析梅州市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梅州卫生防疫站1997—20Dl年狂犬病病例资料,抽查犬密度和犬免疫情况。结果 犬密度最高39.86/100人,犬是主要传染源(98.41%)。1997—200l年共发生63例狂犬病病例,病程3—5d占82.53%,男女比例为3.2:1,农民最多(49.21%),0—9岁组发病率最高(25.39%),多数病例没有进行伤口处理及免疫(63.49%),发病季节变化不明显。结论 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点处理不彻底,暴露后处理不完善是造成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阳江市近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01年以来的疫情年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疫点调查处理报告,对所有数据核实、整理,采用SPSS11.5软件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8年阳江市每年都有狂犬病发生,年平均发病率为0.50/10万;狂犬病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99例病例中,只有5人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无人规范接种狂犬疫苗。结论落实疫区灭犬,加强犬类免疫、持久深入开展防制狂犬病宣传工作、提高暴露后预防接种率是控制狂犬病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1997-2005年广州市狂犬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对广州市近几年狂犬病发病态势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狂犬病的措施。方法对广州市1997-2005年发生的狂犬病病例发病情况、分布、潜伏期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上升的原因。结果1997-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18例,1997-2000年,疫情局限在花都区,2002-2004年疫情集中在增城市,但2005年疫情迅速上升,共发生9例,并波及多个地区。结论犬只密度升高,犬伤人数增多,疫点处理不彻底及群众防病意识不高是疫情上升的原因,加强宣传教育、犬只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昌市近年来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4-2010年南昌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10年共报告狂犬病32例,狂犬病发病率波动在0.0 635/10万~0.1 51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099/10万,在全省排位前移。南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与国内其他省市相似,为典型的"三多"表现:即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儿童和>40岁人群发病较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传染源犬占90.63%,其次是猫,伤人动物均为散养,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暴露后处置率低,78.13%的病例暴露后未处理伤口也未注射疫苗及被动免疫制剂,18.75%的病例处理不规范。结论南昌市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只管理滞后、犬只免疫率低和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应采取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犬免疫覆盖率;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强门诊业务人员培训,提高规范处置率;提倡开展暴露前免疫;制订相关政策,减轻群众负担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达县人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 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5月报告的21例狂犬病病例疫情资料及防制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 结果 三年间狂犬病发病率分别为0.39/10万、0.70/10万、0.54/10万,病死率 100%.发病有西北趋向于中部及东南集中流行,中部及东南地区集中了76.19%的病例;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农民为主,男女性别比2.5∶ 1;犬是主要传播宿主(100%),主要感染方式为咬伤(100%), 暴露后69.23%未作伤口处理,规范操作处理为零;38.10%病例在暴露后接种人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为零,9.82%病例接种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点村组犬密度26.86只/100人,犬只免疫率6.68 %.结论 政府重视、部门协作、措施具体、宣传到位,犬伤患者能及时得到规范科学处置是控制和降低狂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谢坤清  林立新  杨翼龙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219-1220,1232
目的探讨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运用Excel2003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发病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病死率100%。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比例为1.76:1,发病职业以农民最多,占57.48%。结论梅州市狂犬病防制形势严峻,尤其是五华县。犬只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区处理不彻底及群众防病意识不高是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免疫率、宣传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远县近10年来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平远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狂犬病个案资料和狂犬病疫点调查处理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平远县共报告狂犬病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4/10万;死亡16例,病死率为100%;常年散发,秋季发病较多(占50%);发病以农村为主,农民和农村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5:3),40~70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占62.5%);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短,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7.5%的病例未进行规范伤口处理,87.5%的病例未进行免疫接种。结论预防狂犬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犬类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将农民和学生作为预防狂犬病的重点人群,规范暴露后伤口处理和提高狂犬疫苗接种率,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盐城市2007-2016年狂犬病主要流行特征,为科学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盐城市2007-2016年狂犬病病例报告疫情和全市狂犬病监测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6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0例,年平均发病率0.078/10万,总体发病趋势平稳。发病时间主要在4~9月份,全市各地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70岁,职业主要为农民。83.33%病例为犬所伤,伤口暴露程度大多数为Ⅲ度,绝大多数病例被动物致伤后未及时有效处理伤口,也未接种疫苗。潜伏期中位数为65天,病程中位数为3天。2007-2016年全市共报告动物致伤暴露者73 592人,致伤人数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犬、猫平均密度均为5只/100人,犬栓养率、犬猫免疫率较低。结论:应继续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被动物所伤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接种率。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加强犬类管理,积极推行犬类强制免疫,将有效控制传染源,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狂犬病流行、发病上升的原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收集自1978年狂犬病流行以来到2001年疫情资料及防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疫区犬采取以“管、免、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建立犬只免疫防护带,对暴露者作疫苗预防接种,使狂犬病的发病和流行得到有效地控制。结论 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宣传教育、严格的犬类管理、犬伤者的预防处理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免疫防护带对防止狂犬病的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梅县1998~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梅县1998~200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梅县1998~2006年狂犬病病例资料,抽查犬密度和犬免疫情况。结果 犬密度为22.22/100人,犬是主要传染源。1998~2006年全县共发生狂犬病18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3323/10万,病死率100%;男性高于女性;农民占发病人数的66.67%;多数病例没有进行伤口处理及免疫(77.78%)。结论 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暴露后处理不完善,是导致梅县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5.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8.
陈炼红  朱利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3-533,541
为及时了解宁波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今年4-10月在镇海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卡介苗BCG、脊灰三价糖丸T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损耗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20.
阮发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64-1264
为了防止经餐具引起疾病的传播,引起人们对餐具传播疾病的重视,了解《食品卫生法》颁布发几年以来,餐饮餐具的消毒状况,儋州市于2005年对239家大中型宾馆酒店、中小型排档、个体饮食店进行抽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