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P>0.05;基本痊愈率加显著进步率治疗组为81.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8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口服或鼻饲,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日红 《中医药导报》2005,11(10):11-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补阳还五汤内服;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包括护脑、营养神经与改善循环等,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明显高于对照组73. 3%,P 0. 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可获得明显临床疗效,可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于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瘀阻证的I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4周。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4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老年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病例81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心绞疴疗效、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血液分析、大小便常规等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证候、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改善(P〈0.05或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等方面,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杨桦  李红  冯鑫 《山西中医》2011,27(1):27-2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银杏达莫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合银杏达莫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95%CI=73.00%~90.0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2.73%(95%CI=54.12%~91.3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意义(u=1.2335,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与对照组比较(t=-2.5037,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舍银杏达莫结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西药常规治疗,但证据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秦保锋 《河北中医》2011,33(1):63-6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反应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可以调节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灸和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能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并与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照组31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青龙汤.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95% CI=85.80%~99.5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61%(95% CI=71.66%~93.5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3641,P=0.02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味青龙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其收益为OR =0.20(95% CI =0.04~0.99),NNT =7(95% CI=3.90~86.21).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华 《山西中医》2009,25(10):28-29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组),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29%(95%CI:68.9%~95.1%);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41.18%(95%CI=24.7%~59.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2736,P=0.0012),差异显著;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尿素氮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其收益为OR=0.t2(95%CI:0.04-0.39),NNT=2(95%CI=1.49~3.1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固本平喘汤配合西药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变应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中药固本平喘汤口服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95%CI=82.42%~99.34%);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11%(95%CI=74.75%~97.4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1.9964,P=0.046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固本平喘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变应性咳嗽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其收益为OR=0.34(95%CI=0.06—1.85)。NNT=11(95%CI=4.56—34.0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血府逐瘀汤加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95%CI=67.6%-92.4%);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7.5%(95%CI=42.2%-72.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3176,P=0.02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综合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其收益为OR=0.34(95%CI=0.12~0.92),NNT=4(95%CI=2.3~45.7)。  相似文献   

15.
常惠忠 《山西中医》2010,26(10):20-21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氨茶碱、酮替芬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加味方,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95%CI=75.0%~98.1%);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95%CI=63.8%~92.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1034,P=0.0357),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金水六君煎合三拗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37(但95%CI跨过1),NNT=8(95%CI=3.3~22.2).  相似文献   

16.
强宁侠 《山西中医》2010,26(7):27-2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定喘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测定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李孝次 《山西中医》2011,27(7):24-25
目的:观察加味杞菊地黄汤为主治疗青少年偏头痛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杞菊地黄汤,均以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对青少年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白冬梅 《山西中医》2009,25(11):32-33
目的:观察中医健脾逐水饮对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多巴胺、速尿、螺内酯、氢氯噻嗪、白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15日为1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逐水饮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健脾逐水饮治疗肝硬化腹水较单独西医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养阴扶正、祛痰活络中药。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7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祛瘀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