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内两个区,划分5个年龄组,每次至少选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断为阳性。结果 3次共调查4495人,合计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2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70。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4.78,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58.84%,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6.99%(χ2=286.11,P﹤0.001)。结论该市健康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提高人群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和特异性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3月医院45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鼻咽拭子和血清各64份,采用巢式RTPCR、血凝抑制法检测不同时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中的甲型H1N1RNA、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咽拭子中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用病毒IV-NP、流感通用病毒IV-MRNA阳性率,分别为51.11%、88.89%、93.33%,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68.89%,抗体效价均>1∶320,其中14份样品抗体效价>1∶5120;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占20.00%,单独抗-甲型H1N1阳性48.89%,单独甲型H1N1RNA阳性31.11%,两者联合会提高H1N1检出率;4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不同时期采取的血清及咽拭子数共有64份,在发病1~7d组抗-甲型H1N1、甲型H1N1RNA检出率RNA阳性率分别为26.09%、86.96%,在发病8~13d组及14~30d组抗-甲型H1N1、甲型H1N1RNA检出率RNA阳性率分别为64.00%、4.00%及87.50%、12.50%。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和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均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多存在于感染早期,抗-甲型H1N1多在病后1周检测出,两者相结合可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初中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及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9 123名初中生,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组(3 726人)和对照组(5 397人),随访观察一个流行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季节性流感病例的发生率及接种前后阳性率和阳转率。结果接种组与对照组除甲型H1N1流感发病密度(接种组:0/1 000人年,对照组:2.22/1 000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21),其他流感相关疾病(流感样病例、乙型流感、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发病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是接种组还是对照组,不同住宿情况(住校和走读)流感样病例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接种组中,季节性流感接种对乙型流感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流感症状史对甲型H1N1、乙型流感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疫苗接种前与接种后1个月比较,流感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与阳性率都增高(P<0.05)。结论初中生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其免疫及保护效果良好,住校生较走读生更易发生流感样病例,疫苗接种可能不存在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市内两个区,选定5个年龄组的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为阳性.[结果]实际共调查1508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3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5.29,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6.90,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2.90%,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2.78%(χ2=168.01,P<0.001).[结论]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人群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对于防控可能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市普通人群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因素。方法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65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病例和65例阴性对照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疫苗接种史,卫生习惯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疫苗接种史、旅游史、调查前曾出现流感样症状、周围有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调查前曾去医院发热门诊、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接种史(OR=4.82,95%CI:1.23-19.91)、调查前1月内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OR=2.53,95%CI:1.01-6.25),勤洗手习惯(OR=0.21,95%CI:0.06-0.74)等3个因素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旅游史、曾出现流感样症状、曾与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勤洗手习惯等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提示应当继续推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加强手卫生等一般措施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石平  钱燕华  何恩奇  缪小兰  邵洁  施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42-1244
目的调查流感样病例(ILI)和无锡市一般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疫苗及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评估疫苗接种后对人群的保护效果。方法以无锡市2家哨点医院为基础,采集流感样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共1 529人,同时按照"病例"的电话信息,随机产生电话号码选择、年龄匹配的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共380人。结果病例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6.1%(94/1 529),对照组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2.1%(46/3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比例为12.5%(3/24),门诊检测阴性的ILI病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比例为6.1%(78/1 273),"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因素的OR值为0.457(P=0.201);以电话调查一般人群(330例)作为对照组,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比例为13.3%(44/330),OR值为1.077(P=0.908)。结论该次调查说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样病例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样本量较少,24种方法病例对照分析均未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35例作为甲型H1N1阳性组,有流感样临床表现但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检测阴性患者50例作为甲型H1N1阴性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对3组人员的血清CYFRA21-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3组人员CYFRA21-1水平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甲型H1N1阳性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甲型H1N1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阳性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流感样临床表现的患者中,血清CYFRA21-1水平检测的灵敏度为51.4%,特异度为82.0%。结论有流感样临床表现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09年拉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9-12月我院收治的19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拉萨地区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主要发生在秋冬季,9、10月为高峰.190例病例中,男性106例(55.79%),女性84例(44.21%),患者的平均年龄(16.66±9.78)岁,以7~17岁为主,学生139例(73.16%),藏族144例(75.79%).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咽痛、咽充血和扁桃体肿大为主,172例有发热(90.53%).所有病例均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入院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176例(92.63%)病毒快速检测阳性.174例(91.58%)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84例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组患者均为易感人群,因此流行期间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2010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大连市郊区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大连市外各区的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09年11月~12月郊区标本均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10年1月部分地区标本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010年2月后各区标本均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2010年1月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病毒交替期,之前流行株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之后的流行株为季节性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市城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5大城区采集不同年龄的、没有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血清样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结果本次共调查1 326人,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300例,阳性率为22.6%。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14和15~24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2.9%(138/420)和31.6%(81/256)。30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阳性者中,有96例(占32.0%)没有出现过流感样症状。结论学龄人群和年轻人群是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大的感染群体。在感染人群里,有一定比例的人是没有出现流感样症状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咸宁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点,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3-2017年度咸宁市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采集流感样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5 259份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95份,阳性率为11.31%;阳性率逐年攀升(χ2=102.733,P=0.000),2017年最高,达到17.88%;流感高发季以冬春季为主,间隔出现夏季高峰;流行型别主要是新甲型H1流感病毒、季节性H3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2013年以新甲型H1为主,2016年以B型为主,2014-2015年和2017年以季节性H3为主;男女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24,P=0.000)。 结论 咸宁市在2013-2017年中流感以冬春季和夏季流行为主,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新甲型H1、季节性H3、B型三种优势毒株交替出现,5~岁组儿童为发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佛山市儿童群体中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9年佛山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资料,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9共检测儿童流感样病例4 441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36例,阳性率为14.32%, 阳性标本中甲流占63.68%,乙流占36.32%; 12月—次年3月是佛山市儿童流感高发月份,四个季节均以甲流为优势毒株,新甲流H1N1在春季阳性率较高,季节性甲流H3N2在夏、秋、冬阳性率较高。YamagataT系(BY)在春、秋、冬阳性率较高,Victoria系(BV)在夏季阳性率较高;按年龄组分析, 0~5岁儿童流感样病例最多,但流感阳性率不高,6~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较少,但Victoria系阳性率较高;不同性别儿童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不同亚型流感在不同性别间构成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佛山市儿童流感以甲流为主,乙流低水平流行。新甲流H1N1、季节性甲流H3N2、BV、BY四种类型流感毒株在佛山市儿童中交替或共同流行。当地儿童应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金山区2015—2019监测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金山区2015—2019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通过Real-time RT-PCR鉴定流感病毒亚型,核酸阳性标本用马丁达比犬肾 (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细胞和(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鸡胚分离培养,对甲型流感进行HA基因分析。 结果 2015—2019监测年度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标本4 263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3.95%(1 021/4 263)。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数占检测总阳性数的80.99%,主要为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及分型情况呈季节分布,各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3,P<0.05),其中60岁以上组阳性率最高30.77%,0~岁组阳性率最低12.10%,不同性别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0,P>0.05)。基因进化分析表明金山区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但与国内近几年分离到的甲型流感毒株比较,甲型H1N1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HA基因均存在一定的变异。 结论 金山区2015—2019年以甲型流感病毒株流行为主。目前的流感疫苗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预防作用,但不同年份流感病毒HA基因存在一定的变异,应加强流感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的变异情况,提高疫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人群甲型流感病毒H1、H3、H5、H9抗体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 了解上海市人群对甲 3型、甲 1型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9、H5的抗体 ,探讨甲 3型、甲 1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禽流感病毒H9、H5抗体存在情况。  [方法 ] 应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微量半加敏法对上海市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甲型流感抗体血清学监测。  [结果 ] 对A/SH/1/98(H3N2 )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为 96.2 0 % ;对A/SH /7/99(H1N1)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为 72 .60 % ;对H9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为 7.5 6% ;对H5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仅 0 .75 %。  [结论 ] A/SH/1/98(H3N2 )类毒株已不可能在上海再度引起流行 ;A/SH/7/99(H1N1)类毒株今后在人群中 ,特别在 0~ 4岁年龄组中可能存在散在性发生或局限性小爆发 ;本市人群曾受到禽流感H 9病毒的感染 ,不能排除由本市禽类中的H9病毒感染及人的可能 ;受禽流感H5毒株感染只是个别现象。禽流感病毒在本市禽类中的感染状况及对人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和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GreenI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首先使用美国NCBI网站的Primer—BLAST程序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GreenI荧光RT—PCR检测方法引物的理论特异性,然后使用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H5N1禽流感核酸、能力验证样品作为试验样品验证方法的实验特异性。结果理论验证结果显示5对来源于文献的引物均适合于猪流感的检测,前3对可用于新型甲型H1Nl流感的检测,但只限于个别来源的毒株,与预期略有差别。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方法l可正确检出甲型流感病毒;方法2可正确检出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方法3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核酸时未获得阳性结果;方法4可以正确检测出猪流感H1病毒核酸;方法5可以正确检测出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但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核酸、禽流感H5N1核酸时也为阳性。结论方法1可用于猪甲型流感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初筛;方法2可用于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初筛;方法3不适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4可用于猪流感H1亚型的检测;方法5不适合于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检测。采用SYBRGreenI荧光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特异性普遍不十分理想,只能用于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及时科学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完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方案采集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17.39%(663/3 812);不同地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7岁组阳性率最高(20.52%);男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诊人群阳性率高于献血人群和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较低,,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未形成有效免疫屏障,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5—2018年近四年来泰州市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参考。 方法 以近四年来泰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及禽、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禽流感疫情与禽、环境病毒分布的关系。 结果 研究期间泰州市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18例,发病日期分布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禽、环境监测样本1 488份,发现阳性120份,其中H7N9病毒核酸阳性32份。疫情由南向北、呈现以人口密集区域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趋势。 统计学分析病例数与禽、环境监测H7N9标本阳性率相关性未显示统计学意义(r=0.738,P>0.05)。病例咽拭子H7N9禽流感核酸检测阳性,在病例暴露的活禽交易场所环境样本中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1名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阴性。 结论 疫情冬春季节高发,禽、环境监测H7N9病毒核酸阳性的地区更易出现疫情,活禽交易可能是疫情传播与扩散的主要途径,疫情与禽、环境阳性监测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加拿大Shire公司生产的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流感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试验组发热反应率(3.69%)及局部反应率(1.75%)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对照组免疫后H1N1、H3N2、B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8%、95.8%、52.3%和92.3%、90.2%、62.3%;结果显示两种流感疫苗间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1N1、H3N2及B(亚)型抗体GMT平均增长倍数分别为22.4、16.8、8.2倍和21.2、12.5、7.4倍;试验组免疫后H1N1、H3N2、B型抗体保护率(99%、99%、53.9%)与对照组免疫后三型保护率(96.2%、98.4%、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拿大Shire公司生产的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临床安全性良好;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平台框架下,通过对濮阳市2009-2010年流感感染人群流感病毒核酸的实验室检测,了解新甲型H1N1及其它流感病毒在濮阳市感染人群中病毒型别的构成,密切关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对病毒变异等重要情况进行分析,向国家流感中心提供重要检测数据,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疫情性质及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发生在宁强县一初级中学的发热疾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结果]全校师生中临床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人82例,均为学生,发病率为8.26%。其中2009年10月27日发病1例、28日1例、29日17例,11月2日1例、4日2例、5日27例、6日21例,7日12例。首例所在的初一(1)班发病率为44.44%,为发病率最高的班。检测20例发热学生的咽拭子,14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