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差异。方法:通过分离、鉴定2种不同生境的甘草内生真菌,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两者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显微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内生真菌;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22.0版软件进行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65株内生真菌,归属于4纲5目6科9属30种,其中214株来自野生生境的甘草,151株来自栽培生境的甘草;镰刀属Fusarium(62.62%)和曲霉属Aspergillus(12.15%)为野生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镰刀属(62.91%)和土赤壳属Ilyonectria(12.58%)为栽培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分离出11株野生生境甘草特有的内生真菌,如尖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in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等;野生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总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97.27%和2.07)均高于栽培甘草(68.64%和1.46)。结论:明确了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差异,丰富了甘草内生真菌菌种库,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川麦冬内生真菌分离和鉴定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雷  潘峰  杨远兵  姜立春  邓伶  邓珍  刘群 《中草药》2016,47(8):1382-1391
目的深入研究川麦冬内生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分别对野生川麦冬和大田栽培川麦冬的根部和叶部利用组织块法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形态学和ITS序列聚类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利用菌饼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川麦冬中共分离得到27株内生真菌,其中野生麦冬内生真菌(22株)明显较大田栽培麦冬内生真菌(5株)丰富,根部内生真菌(17株)明显较叶部内生真菌(10株)丰富。此外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麦冬优势菌属,且镰刀菌属有根部专一定植特性,曲霉菌属却广泛分布于根部和叶部。同时,40%的麦冬内生真菌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抑制菌株较少。结论川麦冬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并且其内生真菌分布具有明显的环境和部位特异性。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H5、031p和H8 3株菌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的种类,比较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组成的差异。【方法】 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茎叶内生真菌,分析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分离频率。对所获菌株,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归类后,提取菌株的DNA并测序,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 广东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26.67%,叶54.44%;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15.56%,叶43.33%,与广东阳春砂比较,卡方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 < 0.05)。广东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刺盘孢菌,其次还分离到链格孢菌、曲霉菌、葡萄孢菌、棒孢菌、镰刀菌、大茎点霉菌、木霉菌;云南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链格孢菌,其次还有木霉菌、镰刀菌、裂盾菌、小丛壳菌和刺盘孢菌。其中,刺盘孢菌、镰刀菌、链格孢菌和木霉菌是广东和云南阳春砂的共有内生真菌。【结论】 广东阳春砂和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明显,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在浙江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以及在同一地区雄株与雌株银杏中的种群结构。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以及天目山地区雄株和雌株的银杏内生真菌分别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菌株群落的培养特征及5.8S和ITS区片段序列相似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天目山地区和建德地区分别分离得到440、382株内生真菌。天目山地区内生真菌归属到9目、14科、19属、28种;建德地区内生真菌归属到8目、10科、11属、26种。银杏各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按由多到少排序:枝条〉树皮〉叶。天目山地区雄株银杏内生真菌在定殖率和菌株个数上均高于雌株银杏。结论银杏内生真菌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天目山地区银杏内生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多于建德地区。天目山地区雌雄株银杏在菌种种类和数量上存在差异,雄株银杏内生真菌在菌种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牡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黄芳  韩婷  秦路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945-1950
目的 探讨牡荆内生真菌类群在不同器官中分布的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 利用PDA培养基进行牡荆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真菌的5.8S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从牡荆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97株,鉴定为6目8科10属12种,其中从野生牡荆中获得内生真菌60株,鉴定为6目7科9属9种,从栽培牡荆中获得内生真菌37株,为3目3科5属7种.结论 牡荆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不同地理环境和组织类型的牡荆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群组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檀香内生真菌分布特点及其在抗菌物质开发和檀香快速栽培研究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对檀香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与促生特性进行了研究。檀香内生真菌分离及类群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25株檀香内生真菌(其中来自根86株,茎105株,叶134株)隶属于16个属;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与定殖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茎、根;根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茎和叶,不同部位优势内生真菌类群存在较大的差异:根部为镰刀菌属(Fusarium,占50.00%)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10.47%),茎部为链格孢属(占58.11%)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占20.00%),而叶部是盘长孢属(Pantoea),占74.63%。40株代表性檀香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90%内生真菌至少对其中1种测试菌表现出抑制活性,其对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占总数的45.0%,30%,47.5%,55%,72.5%,62.5%。对它们的促生特性进行分析,筛选到5株具溶磷活性的内生真菌,8株可分泌IAA的内生真菌,以及4株可产铁载体的内生真菌,其中内生真菌Monilia sp.TXRF45既具溶磷活性、又能产生IAA和铁载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檀香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且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部分菌株具有较好的抗菌和促生活性,它们在抗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快速栽培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药用植物凤丹根部分离、纯化内生菌,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研究分离得到内生菌129株,其中内生真菌4属、6种、58株,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内生细菌3属、9种、7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Pseudomonas chlororaphis,F.nematophilum,Bacillus megaterium内生菌发酵液各自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5.0,20.2,24.0 mm,F.nematophilum对青霉、黑线炭疽菌的抑菌率分别到达了90.6%,83.3%,P.chlororaphis对西瓜枯萎病原菌以及毛霉的抑制效果好,抑菌率分别为80.0%,84.9%。凤丹内生菌组成丰富,P.chlororaphis和F.nematophilum是具有较好的杀菌剂出发菌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川贝母基源植物的鳞茎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揭示不同物种、不同分布地、不同生长年限-生理时期及野生与栽培川贝母基源植物的鳞茎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分布。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川贝母基源植物的鳞茎内生真菌;用形态学观察和ITS rDNA序列比对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统计分析不同物种、不同分布地、不同生长年限-生理时期及野生与栽培川贝母基源植物的鳞茎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 共分离培养获得隶属于9纲、20目、37科、57属、218种的348株内生真菌菌株,其中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丛赤壳科(Nect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及Irpex lacteus 02和Thielavia terrestris 02为分离频率较高的优势内生真菌类群。梭砂贝母、维西县和苍山川贝母、四年生川贝母及栽培川贝母植物的鳞茎内生真菌多样性相对较高,不同物种、不同分布地、不同生长年限-生理时期及野生与栽培川贝母基源植物间的鳞茎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川贝母基源植物的鳞茎内生真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半夏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半夏内生菌类群的多样性.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半夏的内生真菌、细菌、放线菌,同时采用点植法、插片法和印片法对分离真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多年生和一年生的半夏根茎叶样品中共获得内生菌84株,其中内生真菌48株、细菌31株、放线菌5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4科、15属.结论:半夏内生菌多样性丰富,同时不同部位内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明濒危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南方山荷叶根、茎、叶中分离出11株内生真菌,茎部和叶部最多,其次为根部;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2个科,5个属,束丝菌属为优势菌属;在分离菌株中,有5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5.5%;有2株菌对2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8.2%;有1株菌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有2株内生真菌均对1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束丝菌属、曲霉属和短链霉属.  相似文献   

11.
广藿香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藿香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72株内生真菌,根据ITS序列分析鉴定为25属40个种,其中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种群;广藿香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以茎中内生真菌的分布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共有15个属3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供试菌具有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藿香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滇南黄草乌Aconitum vilmorimianum Kom.植物的根和茎中分离获得37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初步鉴定,归属为3目、5科、12属,其中镰孢霉属为优势属;且滇南黄草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新疆药用阿魏属植物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与多样性,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从多伞阿魏、阜康阿魏、大果阿魏、新疆阿魏、里海阿魏及羊食阿魏的根、叶及茎中分离内生真菌;运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并使用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和Sorenson 系数,分析6种药用阿魏内生真菌的组成、分布、多样性及相似性.分离得到内生真菌337株,分属于38个属,其中,链格孢属、短梗霉属及镰刀菌属为优势菌群;在新疆阿魏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最多,阜康阿魏根中分离出来的内生真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大,达到1.85;多伞阿魏叶和新疆阿魏叶的内生真菌菌群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达到0.75.结果显示,6种新疆药用阿魏植物中皆存在内生真菌;阿魏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多样性及相似性等均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物种及组织专一性;为阿魏属植物内生真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尖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离和鉴定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以期获得活性较好的菌株,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三尖杉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6种细菌为测试菌,选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 从三尖杉的茎、叶、种皮中共分离出6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其中产孢的52株初步鉴定属于3目,5科,9属。抗菌实验表明,有5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1.97%。40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5.57%。 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丰富多样,其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可培养技术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内生真菌类群及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筛,为虎耳草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也为天然抗氧剂的筛选提供了菌种资源。方法 虎耳草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分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织分离法,利用化学法检测虎耳草内生真菌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等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而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结果 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虎耳草内生真菌隶属于347属,其中Dactylonectria(15.68%)为根部优势菌属,茎部的优势菌属为Humicola(9.57%),而叶部优势菌属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5.33%)。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虎耳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玄参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差异。方法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浙江磐安、陕西安康、湖北武穴、湖南邵东、四川达州和安徽亳州共6个产地的玄参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 052株内生真菌划分为153个形态型,经分子系统学分析,共划分为84个分类单元,分属于25个属,其中间座壳属、镰刀菌属、黑孢属、链格孢属、茎点霉属、棒孢属、附球菌属、枝孢属为6个产地内生真菌共有属,各产地的优势属不同。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玄参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上存在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表明浙江磐安产地玄参内生真菌多样性较高,四川达州产地的多样性稍低。结论系统研究玄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阐明内生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可为玄参内生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真菌;并采用DTNB显色法,对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共分离到127株内生真菌,分属于Penicillium,Aspergillus,Podospora等19个属;根、茎、叶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茎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和定殖率最高,叶中次之,根中最少.共有来自巧个属的39株内生真菌显示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且11株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7株来源于叶中.结论: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蛇足石杉蕴含着大量抑制乙酰胆碱酷酶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具有乙酰胆碱醋酶抑制活性的药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毕江涛  何萍  吕雯  关晓庆  贺达汉 《中草药》2013,44(12):1667-1672
目的 探明桃儿七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桃儿七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22株,其次为茎部,18株,叶部最少,9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9个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有22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4.8%,有8株菌对2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6.3%,有3株菌对4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分别对2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桃儿七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外源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单孢枝霉属、梭孢霉属,其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车前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 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 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车前根茎叶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3 株内生真菌,以茎部最多,叶部次之,根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 个目,2 个科,5 个属;其中有11 株菌对1 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84.6%,6 株内生真菌对1 种或多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6.2%;3 株活性菌株PAEFS001、PAEFS007、PAEFS008 分别对5 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菌株PAEFS001 属于束丝菌属,菌株PAEFS007 和PAEFS008 同属于曲霉属;1 株活性菌株PAEFS003 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属于梭孢霉属;药用植物车前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结论:从药用植物车前内生真菌寻找新的抑菌活性物质是可行的,通过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对提高药用植物车前的综合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肉苁蓉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肉苁蓉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方法:分别于春、秋季在宁夏和内蒙古两地采集健康的肉苁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对分离的内生真菌采用玻片法和胶带粘贴法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与结论:共分离得到618株内生真菌菌株,其中453株为产孢菌株,鉴定为22个属,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3.30%,以镰孢属Fusarium(25.89%)和枝顶孢霉属Ammonium(16.99%)为优势种群.肉苁蓉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类上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在部位、地区以及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