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杭州市余杭第一人民医院外伤性青光眼120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62眼),进行小梁切除术;B组60例(62眼),进行Ahmed引流阀植入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χ2=0.472,P=0.492)。手术后3、6及12个月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手术后6及12个月B组眼压低于A组(t=7.285,5.640;均P<0.001);手术后3、6及12个月B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A组(t=5.505,6.049,4.075;均P<0.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χ2=5.447,P=0.020)。结论与小梁切除术比较,Ahmed引流阀植入术可有效提高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远期疗效,有利于控制眼压,且可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苦参碱眼液调控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对家兔实验性葡萄膜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建立实验性葡萄膜炎家兔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模型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苦参碱眼液低(0.50 g/L)、中(0.75 g/L)、高(1.00 g/L)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设为对照组。造模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苦参碱眼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苦参碱眼液滴眼治疗,对照组、模型组家兔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滴眼,持续7 d。裂隙灯观察各组家兔眼前节炎症反应并对其进行临床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家兔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并对其进行病理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及房水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组织中TLR4/NF-κB通路蛋白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临床评分、病理评分,血清和房水中IL-6、IL-1、TNF-α水平,视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眼液各剂量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家兔临床评分、病理评分,血清和房水中IL-6、IL-1、TNF-α水平,视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表达均降低且苦参碱眼液各剂量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苦参碱眼液高剂量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苦参碱眼液可降低血清及房水中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家兔葡萄膜炎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TLR4/NF-κB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3.
梁孙英  张明  邓珍 《现代医院》2009,9(7):24-27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更高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120例诊断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a=nb=nc=40),三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分别于术前6h给予600mg、450mg和300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h、4h、6h血小板聚集率,30天主要终点事件(住院期间休克、死亡、靶血管重建、再发心梗、心绞痛、脑卒中)及术后30天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标准的300mg方案相比,氯吡格雷600mg比氯吡格雷450mg前6h内对血小板激活的抑制程度更大。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增加可减少3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三组30天出血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相比,较高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能够产生更快、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4.
43例手足口病皮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郴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皮疹特点,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至8月收住院的743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年龄以1~3岁患儿居多,占59.76%,男女比2.27∶1;发病高峰集中5、6月份;均有典型皮疹,以手和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结论该病的高发年龄为1~3岁儿童,发病情况与儿童抵抗力低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病情以轻型为主,预后良好,现行护理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5.
邓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3,(10):129-130
目的观察加强护理应用于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6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强护理,对比两组疗效、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7.
血浆脑利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10例心力衰竭患者(HF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行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F组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F组随NYHA分级增高其BNP水平越高;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BNP值同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LVEF与BNP水平成负相关,血浆BNP水平较高者病死率增加。结论监测BNP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心功能评估以及疗效及预后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确诊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以测定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天再次抽血测定血小板的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药后GPⅡb/Ⅲa值升高〉1.40。同时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90例患者中产生氯吡格雷抵抗19例(氯吡格雷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21.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非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李赞  邓珍 《当代医学》2012,18(21):40-41
目的 研究和讨论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于2006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治疗的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患者人数均为46人.治疗组采用预激方案治疗,即采用小剂量高三尖衫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采用HA化疗方案.结果 76.09%为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89.13%为其总有效率;36.96%为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65.22%为其总有效率.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及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应用到相关疾病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纯化后,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比色法)分别测得培养0~8 d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光吸收值(A),绘制出其生长曲线并计算出群体倍增时间.设立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地塞米松160 mg/L),不同浓度(10、20、40、80、160、320 mg/L)的苦参碱干预体外培养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在用药后的不同时间(24、48、72 h),用MTT比色法测定各处理组的细胞光吸收值,计算出其抑制率,并分别对相应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2.17 h.不同浓度(10、20、40、80、160、320 mg/L)的苦参碱作用于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后24 h,其抑制率分别为5.08%、10.19%、18.66%、31.89%、48.93%、75.49%;作用48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7.66%、15.58%、27.95%、43.45%、64.70%、89.70%;作用72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11.57%、22.66%、35.50%、52.75%、70.66%、94.62%: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均逐步增加,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溶酶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作用于人角膜成纤维细胞24、48、72 h后,抑制率分别为37.15%、50.81%、56.99%,显示出时间-效应依赖关系;且各时间段相同浓度(160 mg/L)的地塞米松与苦参碱对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两两比较,苦参碱组均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 在10~320 mg/L浓度范围内,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160 mg/L苦参碱对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的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