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3篇
  3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实验性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实验性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 SD大鼠 35只,分成 5组.其中 A组 3只,直接将背部筋膜覆盖在硬膜外, B组 5只,采用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两组大鼠自体筋膜硬脑膜移植的愈合过程及细胞因子 bFGF在其中的表达; C组、 D组、 E组各 9只,分别进行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 D组加用外源性 bFGF, E组仅用明胶海绵,通过脑脊液漏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外源性 bFGF对自体筋膜重建硬脑膜愈合过程的影响并用 RT- PCR方法研究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部位 bFGF表达明显; C、 D、 E组大鼠重建硬脑膜抵抗脑脊液漏压力值( mmH2O)分别为 311± 75, 497± 153, 338± 88,Ⅰ型胶原纤维表达值分别为 4.9± 0.8, 10.9± 1.6, 5.3± 0.9, D组均好于对照组( P< 0.05);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的愈合过程中 bFGF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外源性 bFGF处理的大鼠其移植筋膜愈合要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小鼠原位脂肪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了ob/ob小鼠脂肪肝移植模型 ,探讨保证建模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小鼠非动脉化肝移植技术 ,5~ 7周肥胖小鼠为供体 ,正常小鼠为受体 ,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受体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 ,血清ALT、AST水平检测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法。结果非脂肪肝移植组 (lean to lean)受体长期存活率 (n =10 )为 70 % ,脂肪肝移植组 (ob/obtoagematchedlean)受体存活率为 0 (n =1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脂肪肝移植给体积相当的正常小鼠 ,其短期存活率为 3 0 % (n =10 ) ,所有小鼠术后存活并苏醒 ,但均未超过 2 4h。脂肪肝移植受体ALT水平为 (62 85± 2 93 7)U /L ,AST为 (5 812± 2 942 )U /L ;而正常小鼠移植组ALT与AST水平分别为 (5 96± 114 )U /L ,(1796± 870 )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组织学检测显示大量胆管中央凝固性坏死伴出血。结论 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肝原发性肝无功能移植模型 ,为脂肪肝移植后脂肪肝细胞受损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上海居民不同年龄营养素摄入量的评价施航,汪厚国,仰美丽,周峰为了解本市各年龄组居民营养素摄入量,为特殊人群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营养政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我们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上海地区资料,进行各年龄组营养素摄入的评价和分析。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及医疗事业的发展,开展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首先要建立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及体外循环方法。1979年我们开展了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1983年又进一步开展了婴幼儿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理念下思维导图联合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康复教学查房在中医规培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轮转的规培医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其中对照组学员参加传统的教学查房,试验组学员参加MDT理念下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查房。对2组学员出科考试总成绩、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基本处置能力、康复评定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出科汇报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在出科考试总成绩、病例基本处置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出科汇报总体优良率和教学效果总体满意率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T理念下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查房法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可提高规培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疑能力,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在中医规培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相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是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很重要作用 ,体积较大的血小板通常更具有活性且能释放更多的 5—羟色胺和 β -血栓球蛋白。本文对180例冠心病 (CHD)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住院的CHD患者 180例 ,符合WHO制定CHD诊断标准。急性心梗 (AMI) 40例 (男 2 2、女18) ,35岁~ 76岁 ;心绞痛 140例 (男 93、女 4 7) ,2 8岁~ 80岁 ;健康人对照组 5 0例 (男 30、女 2 0 )。1.2 仪器 Bayer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1.3 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桑贝止嗽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LTB4、LTD4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咳嗽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敷贴组、桑贝止嗽散组、联合组,各42例。穴位敷贴组采用穴位敷贴治疗,桑贝止嗽散组采用桑贝止嗽散治疗,联合组采用桑贝止嗽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桑贝止嗽散组、穴位敷贴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咳嗽、痰量、气短胸闷、神疲乏力积分<穴位敷贴组<桑贝止嗽散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血清CRP、IL-4、IL-6、PCT水平<桑贝止嗽散组<穴位敷贴组(P<0.05);联合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桑贝止嗽散组、穴位敷贴组(P<0.05)。结论:桑贝止嗽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嗽患者可显著减轻气道炎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风...  相似文献   
9.
CIK和CEA负载DC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术后应用CIK和CEA负载DC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化疗和CIK-DC/CEA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随后观察治疗之后的临床反应,并随访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及生存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免疫细胞回输治疗后,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K-DC/CEA细胞免疫治疗胃癌是有一定的近期临床疗效的,可为改善胃癌根治术的预后以及免疫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镇痛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在实验前进行压痛阈值筛选,将压痛阈在(250±25)g之间的48只保留.从中随机选取12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风、寒、湿环境因素结合弗氏完全佐剂的方法复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然后再随机分成模型组、艾灸组、艾油组,每组12只.后两组选用“肾俞”和“足三里”穴,以艾灸和涂抹艾油为治疗手段,疗程15 d;模型组、正常组不予治疗干预.观察大鼠患足压痛阈值的改变和下丘脑前阿黑皮素(POMC) mRNA和前强啡肽原(PDYN)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压痛阈值、下丘脑POMC mRNA和PDYN mRNA的表达量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压痛阈值、下丘脑POMC mRNA和PDYN mRNA表达量进一步升高(均P<0.01),而艾油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油组比较,艾灸组大鼠压痛阈值、下丘脑POMCmRNA和PDYN mRNA表达量均升高(均P<0.01).结论:艾灸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艾灸的温热作用提高大鼠下丘脑POMC mRNA和PDYN mRNA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