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提高治疗胫骨骨折治疗水平。方法 对162例胫骨骨折按固定方式分别对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带锁髓内针在治疗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针均为治疗胫骨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对于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首选带锁髓内针内固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带锁髓内针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10月采用本法治疗的20例患者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7-55岁,平均33岁;粉碎性骨折11例,斜形骨折5例,横形骨折4例;随访6~12月,平均10个月,全部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骨质劈裂等并发症,优良率达95%。提示带锁髓内针具有固定牢靠,破坏血运轻,可以早期活动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一期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6例创伤性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酌情行一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或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同时桡神经均给予一期探查,并根据损伤情况给予相应的适当处理。经临床观察和随访预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院内观察,术后2周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3周骨折开始临床愈合,3个月除去石膏托,开始练习肘关节伸屈活动。术后3个月桡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1年,均有满意效果。均在骨折愈合后6-9个月取出内固定物。结论:关于伴有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采用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期给予桡神经探查的治疗,效果明确。可缩短创伤愈合时间,有利于神经创伤恢复,避免远期功能障碍及二期缝合术。  相似文献   

4.
栾效华  刘刚 《中原医刊》2003,30(16):19-20
外伤所致的肱骨干骨折较为常见 ,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常合并有桡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常采取普通钢板和髓内针等固定。因上述固定材料不够坚强 ,致使固定不够牢靠 ,术后常需佐以长时间的外固定 ,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较长 ,且有较多的并发症 ,如上述固定均不能抵御前臂重量引发的剪性应力 ,易导致伤肢向内成角畸形和骨折不愈合。髓内针内固定 ,其针尾经肱骨大结节处穿出 ,导致肩关节不同程度的脱位 ,影响其功能[1] 。自 1990年以来 ,笔者利用加压接骨钢板 (简称加压钢板 )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2 4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  相似文献   

5.
髓内针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治疗已有10余年历史,从“V”形髓内针,梅花形髓内针,发展到现今的锁钉式髓内针。我院自1993年始应用全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10例,取得良好疗效。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自1993~1997一06我院应用全锁髓内钉治疗人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8岁,平均40岁。其中8例多段粉碎性骨折;l例为陈旧骨折不愈合;l例为复合外伤股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9例采用“静力性”固定.l例采用‘’动力性”固定。8例为伤后2周内手术,l例为伤后1个月手术.l例为骨折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使用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对桡神经的损伤几率及原因分析.方法 总结、随访2000-2008年间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96例,其中钢板固定53例,髓内钉固定34例,外固定架固定9例,对比其术后桡神经损伤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皆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1个月.使用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肱骨干中、下1/3段交界处后外侧有一桡神经沟,沟内有桡神经紧贴。若此处发生骨折,可伤及桡神经。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更高。对于此种类型的神经损伤,我科在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的同时行神经探查术。经随访1998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病人136例,其中发生桡神经损伤30例,经随访此30例病人,随访时间3—24个月,均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 1 995年开始研制弯曲梅花型髓内针 ,几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 ,有增强内固定作用。避免髓内针退出到膝关节腔内 ,减少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骨折愈合后髓内针容易取出等优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62例 ,男 1 0 4例 ,女 5 8例。最小年龄2 0岁 ,最大年龄 5 6岁 ,平均年龄 38岁。骨非骨横形骨折 82例 ,斜形骨折 5 2例 ,多段粉碎性骨折 2 8例。本组均获随访 ,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时 ,取针容易 ,无 1例髓内针退出到关节腔内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 手术适应症①骨干骺端已消失的成年人 ;②胫骨中段、中下 1 /3段 ,闭合性胫腓骨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研究者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Ⅲ型,Ⅳ型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5.4岁,按Riseborough and Radin骨折分类法,均为Ⅲ型,Ⅳ型。其中开放性5例,尺神经损伤3例。所有的病例均采用后路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折复住,AO双钢板内固定术,术后24~48小时肘关节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端对住对线情况,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到34个月,平均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满意。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5例,良1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7%。术后未出现感染;异住骨化一例,尺神经牵拉损伤1例,经神经营养,针灸等治疗,功能恢复满意。结果采用肘后路手术切口,尺骨鹰嘴截骨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暴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牢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33.7岁.骨折部位:股骨干16例,胫骨干4例,肱骨干3例.初次手术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15例,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8例.骨折不愈合的时间为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后9~38个月,平均17个月.X线示肥大性骨折不愈合14例,萎缩性骨折不愈合9例.均采用保留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松质骨植骨术治疗.术中检查均证实骨折端存在旋转不稳定.结果 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4.5个月.23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4周.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术可有效消除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是治疗髓内针术后骨折不愈合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采用钢板及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 2 0 7例 ,术后失败12例 ,占 5 8%。现对 12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为男性 ,年龄 2 2~ 4 5岁 ,平均 30岁 ,左侧 5例 ,右侧 7例。损伤原因 :车祸伤6例 ,重物砸伤 4例 ,高处坠落伤 2例。骨折部位 :中上段 5例 ,中段 5例 ,中下段 2例。骨折类型 :闭合性骨折 10例 ,其中粉碎性骨折 5例 ,斜形骨折 3例 ,横形骨折 2例 ,开放性骨折 2例 ,均为粉碎性骨折。1 2 内固定情况 本组 10例采用开放复位国产钢板内固定 ,其中 6例采用…  相似文献   

12.
刘海波  吴华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33-3335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高骨折治疗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2000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有77例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患者。男48例,女29例,年龄1.5岁~78岁。股骨干骨折26例,胫骨30例,肱骨干12例,尺骨6例,桡骨3例,粉碎性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针内固定辅以钢丝环扎固定65例,大螺旋形或长斜形骨折行螺丝钉辅以钢丝环扎内固定12例;同期行钢板或髓内针固定205例。结果:采用AO组织骨折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进行骨折愈合评定。用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14例,对照组不愈合6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可能加大骨折术后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13.
股骨干骨折钢板与髓内针内固定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海文 《广西医学》2002,24(8):1275-1276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院对 94例新鲜股骨干骨折分二组 ,分别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或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新鲜股骨干骨折病人 94例分二组。A组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 45例 ,其中男 3 2例 ,女1 3例 ,年龄 1 3~ 61岁 ,平均 3 8.4岁 ,开放性骨折2 1例 ,闭合性骨折 2 4例。 B组 :为髓内针固定组 ,49例 ,其中男 3 5例 ,女 1 4例 ,年龄 1 2~ 63岁 ,平均 3 7.2岁。开放性骨折 2 0例 ,闭合性骨折 2 9例。骨折时间均在 7天以内 ,开放性骨折则在 1 2小时以内。1 .2 方法 : 两组均在硬外…  相似文献   

14.
23例病人中,男性18人,女性5人,年龄6~54岁.上肢骨骨折16人,下肢骨(不包括股骨)骨折4人,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3人.适应症:肱骨骨干,肱骨髁上、髁间、尺、桡骨骨干、尺骨鹰嘴、胫腓骨、,髌骨等细长骨和小关节粉碎性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效果不佳者,均单纯羊肠线内固定.术后外用石膏.  相似文献   

15.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纯  明伟  蔚芃 《四川医学》2003,24(12):1263-1264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 对1998~2002年收治的1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其中普通钢板11例,V形髓内针5例,梅花髓内针1例,加压钢板1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总结出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①内固定物选择不当;②手术操作技术不当致内固定物固定不牢;③粉碎性骨折未行一期植骨;④术后外固定不可靠不规范;⑤过早负重或再次外伤;⑥术后缺乏正确指导和注意事项交代不清。结论 普通钢板和V形髓内针不能用于股骨干骨折。强调手术操作要规范、外固定要可靠、粉碎性骨折需一期植骨,术后正确功能锻炼不过早负重.是减少和防止内固定失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桡神经内移在内固定肱骨中段及中下段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内固定肱骨中段及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方法:分析桡神经在肱骨段的走行,桡神经各分支的发出点,确定桡神经在绕过肱骨时无分支发出的安全区段。术中将此安全区段分离、游离,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将桡神经移至肱骨内侧。有效防止首次手术后内固定物压迫或支撑桡神经及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产生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果: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3例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人内固定治疗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移至肱骨内侧。2000年12月至2004年11月将16例骨折愈合病人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入路安全有效地避开桡神经。未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结论:以钢板等固定物内固定肱骨中段及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时,将桡神经经位于肱骨中段的骨折断端内移,可有效防止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下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使用闭合整复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3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26例.按AO分类,B型13例,C型19例.手术采用闭合复位,术中使用骨科牵引床牵引复位和C型臂X线机透视监护.骨折远端锁钉使用瞄准器锁定.术后即开始行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活动,1周左右在切口无异常的情况下开始持拐杖下床行走,患肢负重量约为10 kg.结果 32例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4~6个月内骨折临床愈合,无骨折不愈合.未出现感染,锁定螺钉折断及髓内针折弯或折断、肺脂肪栓塞、骨折畸形愈合等.患者术后关节的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使用闭合整复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对骨折局部的软组织和血供的破坏较小,可有效控制骨折缩短或分离移位及旋转不稳定,骨折固定稳定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是目前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四肢长骨干骨折是临床最多见的骨折,难以愈合的原因较多,现就我院1982年以来收治的四肢长骨干内固定不愈合15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3例,女2例,年龄9~70岁,平均39岁,骨折不愈合最短9个月,最长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原因:摔伤12例,坠落2例,砸伤1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9例。骨折部位:股骨8例,股骨并胫腓骨1例,双胫腓骨2例,肱骨2例,尺桡骨1例,桡骨1例。内固定情况:普通钢板6例,角翼钢板4例,髓内针(钉)5例,均经临床及x线检查证实为骨折不愈合,10例病例再次手术固定后愈合,5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高骨折治疗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2000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有77例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患者。男48例,女29例,年龄1.5岁~78岁。股骨干骨折26例,胫骨30例,肱骨干12例,尺骨6例,桡骨3例,粉碎性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针内固定辅以钢丝环扎固定65例,大螺旋形或长斜形骨折行螺丝钉辅以钢丝环扎内固定12例;同期行钢板或髓内针固定205例。结果:采用AO组织骨折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进行骨折愈合评定。用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14例,对照组不愈合6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结论: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可能加大骨折术后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采用尺骨鹰嘴截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9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38.5岁;左侧:10例,右侧8例.按照AO/ASIF分型:C1型7例,C2型5例,C3型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Gusstilo Ⅰ度3例,Ⅱ度1例.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合并尺桡骨中段骨折1例.伤后24小时内手术5例,1周内手术13例.手术方式:尺骨鹰嘴截骨、骨折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24~48小时行肘关节被动锻炼,1周后行肘关节主动功能锻炼.手术后3、6个月及1年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年,平均1年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um方法评定:优:9例,良:5例,可:4例.神经损伤全部恢复,1例尺桡骨中段骨折亦愈合.结论 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中显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