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变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及同源正常京都大鼠(WKY)8只,SHR分为贝那普利干预组[30ing/(kg·d)]、大剂量安体舒通干预组[100mg/(kg·d)]和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同时设同源的正常对照组,干预时间为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组织醛固酮受体、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贝那普利能下调组织醛固酮【(15.8±2.6)vs(22.2±0.6)pg/mg]及其受体水平【(15±4)vs(13±5)PU]并减轻肾脏纤维化[(17.0±1.8)vs(20.0±2.3)PU],均为P〈0.05;大剂量安体舒通能上调组织醛固酮[(24.3±4.6)vs(22.2±0.6)pg/mg]及其受体水平[(16±6)vs(13±5)PU]并加重肾脏纤维化[(22.6±3.0)vs(20.0±2.3)PU],均为P〈0.05。【结论】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的改变可能影响高血压肾脏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变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及同源正常京都大鼠(WKY)8只,SHR分为贝那普利干预组[30ing/(kg·d)]、大剂量安体舒通干预组[100mg/(kg·d)]和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同时设同源的正常对照组,干预时间为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组织醛固酮受体、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贝那普利能下调组织醛固酮【(15.8±2.6)vs(22.2±0.6)pg/mg]及其受体水平【(15±4)vs(13±5)PU]并减轻肾脏纤维化[(17.0±1.8)vs(20.0±2.3)PU],均为P〈0.05;大剂量安体舒通能上调组织醛固酮[(24.3±4.6)vs(22.2±0.6)pg/mg]及其受体水平[(16±6)vs(13±5)PU]并加重肾脏纤维化[(22.6±3.0)vs(20.0±2.3)PU],均为P〈0.05。【结论】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的改变可能影响高血压肾脏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阻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一抑制心脏局部醛固酮的作用。方法:实验用WKY大鼠做阴性对照,SHR大鼠分为SHR对照组和丹参治疗组。药物组经灌胃12周后,观察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左室心肌中的Ⅰ、Ⅲ型胶原的改变,用放免法测定心脏局部醛固酮含量。结果:SHR组LVMI、I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心脏局部醛固酮较WKY组显著升高(P<0.05),而丹参治疗组各指标均较SHR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参具有预防和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脏局部醛固酮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和主动脉上连接蛋白(Cx)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RT‐PCR和Wersternblot技术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和正常血压大鼠(对照组)肠系膜动脉和主动脉上Cx37和Cx4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HR组肠系膜动脉Cx37mRNA的表达降低(P<0.05),主动脉降低更为显著(P<0.01);肠系膜动脉Cx40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主动脉则没有变化(P>0.05)。SHR组肠系膜动脉Cx37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主动脉降低更为显著(P<0.01);肠系膜动脉Cx40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而主动脉则没有变化(P>0.05)。结论高血压可能通过降低血管细胞上Cx37和(或)Cx40的表达造成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Notch3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中的表达,探讨Notch3与高血压肾纤维化的关系。方法:1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高血压病人组(HP组),15例肾肿瘤病人为对照组(CP组)。6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为高血压组(SHR组),6只同龄WKY大鼠为对照组(WKY组)。Masson三色染色法检测SHR组和WKY组肾胶原纤维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otch3在病人和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实时PCR检测锌指转录因子(snail) mRNA在SHR组和WKY组肾中的表达。结果:SHR组肾间质胶原纤维较WKY组明显增多(P〈0.05);HP组Notch3的表达高于CP组(分别为6.741±0.231和0.763±0.358,P〈0.001),SHR组Notch3的表达高于WKY组(分别为5.487±0.774和0.421±0.163,P〈0.001);SHR组肾中snail mRNA的表达多于WK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96±0.120和0.208±0.090,P〈0.01)。结论:Notch3可能与高血压肾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肖炜  马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6):1564-1567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大鼠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ibronetin,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Smad2、Smad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在治疗的8周里,模型组大鼠血糖均维持在16.7mmol/L以上;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DM症状;8周后,DN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1),Smad2、Smad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肾康丸和开搏通都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mRNA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都可以减少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结论肾康丸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泌,从而延缓DN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FDsinopril)和缬沙坦(Val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鼠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20只2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组)、福辛普利组(Fos组)、缬沙坦组(val组)和福辛普利+缬沙坦组(Fos+Val组),22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组)5只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尾动脉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左肾,体重比值和血肌酐。HE及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第8周(30周龄),SHR组收缩压明显高于WKY组,Fos组,Val组及Fos+Val组(P均〈0.05),而Fos组,Val组及Fos+Val组收缩压与WKY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os组,Val组及Fos+Val组大鼠血肌酐和尿NAG酶明显低于SHR组(P均〈0.05),而实验前与实验第8周大鼠蛋白尿排泄量差值(△Upro)均高于SHR组(P〈0.05)。SHR组大鼠肾脏出现高血压肾脏损害的病理特征,胶原沉积增多,经Fos和,或Val干预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改变明显改善。结论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均有保护肾功能、延缓高血压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较单一用药在自发性高血压模型鼠中并不产生更大的降低尿蛋白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I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m-blot测定心肌中TGFB。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I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10周龄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SHR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西拉普利治疗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京都(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灌胃14周后,取大鼠心脏组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24周龄模型组SHR左心室肥厚心肌的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WKY大鼠比较明显增强(P〈0.01)。与SHR模型组比较.大、中和小剂量活血潜阳方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c—fos和c—myc mRNA的表达下降(P〈0.05);大、中剂量活血潜阳方可降低c—myc蛋白的表达,但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活血潜阳方可以下调SHR心肌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可能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否通过对c-fos表达的影响治疗左心室肥厚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肾-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3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2K1C高血压组各15只。鼠尾容积法测定术前、术后1周、4周、8周的血压变化。8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ACE2 mRNA表达。结果:①2K1C组术后血压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模型组心肌局部AngⅡ浓度显著升高(P〈0.01);③高血压模型组ACE2蛋白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2K1C高血压大鼠心肌局部AngⅡ浓度升高,肾脏组织ACE2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两肾-夹高血压大鼠血压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在逐渐提高。肾移植术后移植肾BK病毒肾病(BKVAN)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本文从BKV病毒学、流行病学、治病的高危因素、致病机理及BKVAN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本病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家荣  杨敏  高小夏 《河北医学》2004,10(4):329-331
目的 :回顾分析 2 0 0 3年 1月至 1 2月间 2 1例行CRRT病例的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 :2 1例中急性肾衰 9例 ,慢性肾衰 8例 ,败血症 2例 ,肝肾综合症 1例 ,顽固性心衰 1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应用DiapactCRRT治疗仪及配套管路 ,滤器为NIPS - 1 2 (Braun)或FB - 1 5 0A(NI POR) ,置换液为碳酸氢盐液 ,透析液为乳酸盐液 ,前稀释法输入 ,分组抗凝。结果 :CRRT治疗中 2例死亡 ,其余全部存活 ,存活组中治疗前血钾 ,肌酐 ,尿素氮分别为 (6 .1± 0 .5 )mmol/L ,(86 0 .5± 5 0 .2 )umol/L ,(2 6 .5± 4 .7)mmol/L ,治疗后血钾 ,肌酐 ,尿素氮分别为 (4 .0± 0 .4 )mmol/L ,(99.0± 2 1 .7)umol/L ,(7.2± 2 .5 )mmol/L。伴感染的 8例中 ,WBC治疗前为 (1 4 .8± 2 .5 )× 1 0 9,治疗后为 (8.3± 1 .8)× 1 0 9,1例顽固性心衰肺动脉高压 ,肺淤血明显改善。结论 :CRRT血流动力学稳定 ,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 ,改善机体状态 ,作为危重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肾肿瘤患者增强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上,探讨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标化后的肾体积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4例肾肿瘤患者于术前1周内均行中腹部增强CT扫描及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基于动脉期图像测量剔除肿瘤后残余双肾体积,包括肾皮质体积(renal cortical volume,RCV)和肾髓质体积(renal medullary volume,RMV)?肾实质体积(renal parenchymal volume,RPV)为RCV与RMV两者之和?以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为参照标准,将RPV?RCV和BSA标化后的RPV(RPVBSA=RPV/BSA)?RCV(RCVBSA=RCV/BSA)与GFR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PV和RCV与GFR呈中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4(P = 0.005)和0.448(P = 0.008);RPVBSA和RCVBSA与GFR呈中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9(P < 0.001)和0.627(P < 0.001)?结论:基于增强CT动脉期图像测量的RPV和RCV可以反映肾功能,RPVBSA和RCVBSA能更好地对肾肿瘤患者术前肾功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8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用肾窦内肾盂联合肾后下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平均耗时180min,不需阻断肾蒂,术中平均出血300ml,巨大鹿角形肾结石全部取尽。术后2~3月复查KUB或B超,3例患者发现残余结石,直径平均<0·6cm。结论该术式依据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为基础,肾损伤小,出血少,暴露良好,易取尽结石,对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肾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分析51例(包括肾癌2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肾血管损伤8例,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2例,外伤性肾出血8例)患者行血管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资料,总结血管栓塞术的疗效和操作中注意点。结果 51例患者经血管造影均明确了出血部位、程度、性质及其相应出血血管;其中1例经右肱动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栓塞后4~48小时内出血逐渐停止。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肾出血创伤小、短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与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观察组),31例采用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观察血BUN、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β2-MG和尿β2-MG手术前后变化,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BUN、Scr、CysC、β2-MG、尿β2-M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相比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结石清除率高,目前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评价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 对42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共52条肾动脉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 分析患者健侧肾和患侧肾(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肾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和分肾肾滤过分数的变化,术前与术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变化,观察患者血压(收缩压)和服用降压药种类的变化。结果: 52例肾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全部成功,术前患侧GFR明显低于健侧(t=-3.989,P=0.000),ERPF明显低于健侧(t=-4.926,P=0.000)。两侧总体FF值相当(t=1.273,P=0.207),术后患侧肾GFR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1,P=0.164),术后患侧肾ERPF明显增高(t=-4.954,P=0.000)、FF降低(更趋近于正常值,t=3.274,P=0.002)。术后健侧GFR明显降低(t=2.569,P=0.000),ERPF明显降低(t=3.889,P=0.001),FF无明显变化(t=-0.758,P=0.454)。术后患侧GFR低于健侧(t=-3.283,P=0.002),ERPF低于健侧(t=-3.351,P=0.001),但两侧FF值相当(t=-0.361,P=0.719)。术前FF相对正常的患肾,术后FF值变化较小(t=0.799,P=0.430);术前FF明显升高的患肾,术后FF值较术前降低(趋向正常值,t=5.299,P=0.000)。患者术后总体血肌酐较前明显下降(t=2.505,P=0.016),但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其血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8,P=0.299);而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血肌酐较术前明显下降(t=2.518,P=0.030),患者术后血压(收缩压)较术前明显下降(t=8.945,P=0.000),服用降压药物种类较术前明显减少(t=5.280,P=0.000)。结论: 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分肾FF是了解肾缺血病理生理进程的有益指标,术前FF显著增高或FF相对正常,应视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