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 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 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 结论 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 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MR新技术探讨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髓的血管与神经解剖比邻的空间关系。 方法 应用高分辨3D-FIESTA及MRVE成像技术对临床拟诊断神经源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检查。 结果 脑神经进入脑干区延髓腹外侧血管压迫或接触占59.38%(19例),其中V 2例、Ⅸ和X 17例,未见明显血管压迫及接触的占40.62%(13例)。其中血管与脑干不相交未接触占21.86%(7例);血管与脑干相交未接触例占18.75%(6例);血管与脑干轻微接触占28.13%(9例);血管与脑干接触并压迫脑干移位变形占31.25%(10例)。与神经接触主要是小脑下后动脉与椎动脉,分别占52.6%(10例)与36.8%(7例);小脑下前动脉仅占10.5%(2例)。 结论 MR 3D-FIESTA成像及MRVE后处理技术能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延髓的神经血管关系,对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椎动脉和第1颈神经穿经硬膜处的形态特点及毗邻结构,探讨高血压合并枕颈部疼痛的发生机制。 方法 头颈部标本18具,解剖剥离法暴露,观察椎动脉穿经硬膜处部位及毗邻结构、椎动脉与第1颈神经(C1)的位置关系。 结果 椎动脉在寰枕外侧关节内后侧穿经硬膜,穿经处形成边缘光滑的圆孔,直径6.5~9.0 mm,硬膜与椎动脉外膜由纤维结缔组织连结。C1神经前后根自脊髓发出向外侧走行于椎动脉内侧并在其下方相伴共同穿经硬膜孔(100%),其中与动脉壁相贴者66.7%(12例);神经嵌入动脉壁者22.2%(4例);隔有硬膜组织者11.1%(2例)。C1神经根出孔后走行于椎动脉与椎动脉沟之间。 结论 椎动脉穿经硬膜孔处位置固定,孔边缘致密,限制椎动脉扩张,利于颈椎活动时维持椎动脉供血,当全身血压波动时椎动脉管径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以维持后循环血液动力学稳定,但血压升高有可能将C1颈神经根卡压在硬膜边缘,椎动脉搏动刺激C1颈神经根导致椎枕肌痉挛,出现枕颈部疼痛。这可能是高血压合并枕颈部症状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6.
陈启懂  张济源  廖振南  张松 《医学信息》2010,23(18):3346-3348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后组颅神经(CNⅨ-Ⅻ)的保护作用。方法 2007年7月到2009年10月期间,我科对39例累及后组颅神经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观察比较切除程度、死亡率及术后的后组颅颅神经功能。结果肿瘤全切率72%(28/39),次全切率21%(8/39),部分切除7%(3/39);术后2周内因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死亡2例;后组颅神经(CNⅨ/Ⅹ/Ⅺ/Ⅻ)功能受损例数:术前(21/16/5/17),术后一周(26/19/7/21),术后6周(19/16/6/17),术后6月(14/11/4/11),各组颅神经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综合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后组颅神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安全范围。 方法 选取20具成人颈椎标本,分别测量C3/C4至C6/C7各节段左右两侧V点与硬脊膜外侧距离、V点与椎动脉水平及垂直距离、小关节面宽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V点与硬脊膜外侧距离为:左(1.31±0.32)~(2.46±0.60) mm,右(1.29±0.35)~(2.75±0.45) mm,各节段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水平左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点与椎动脉水平距离为:左(2.17±0.42)~(5.10±0.93) mm,右(1.99±0.39)~(5.00±0.71) mm,各节段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水平左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点与椎动脉垂直距离为:左(11.05±1.06)~(13.47±1.12)mm,右(11.33±1.20)~(13.61±1.01)mm,同一水平左右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节段间比较C3/C4与C4 /C5无明显差异,其余节段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小关节面宽度为:左(10.79±0.93)~(12.66±0.88) mm,右(10.86±0.68)~(12.54±0.70)mm。 结论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安全范围宜控制在距V点内侧C3/C4至C6/C7各水平1.20~2.00 mm;磨除范围距V点外侧C3/C4至C6/C7各水平超过2.00~5.00 mm时可能到达椎动脉体表投影处,因此需注意此时的手术进入深度宜控制在:C3/C4~C6/C7各节段距V点11.00~14.00 m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动脉第3段(V3段)的垂直段(V3v段)与硬膜囊前壁和周围骨性结构间的连接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头颈标本16具(32侧),在C3~4节段,将V3段周围的软组织及其相关联的连接结构分离,探寻“椎动脉-硬膜动脉导管韧带”,观察其解剖学特点。取该韧带与椎动脉壁相连部,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摄片。 结果 所有标本在寰枕关节后内侧V3v段发现“椎动脉-硬膜动脉导管韧带”共11条(43.7%),长度9.25~4.76 mm,平均(7.39±1.33)mm,直径为(1.16±0.15)mm。该韧带出现于硬膜外层,自V3v段发出,末端分叉或呈分枝状穿入枕骨或连于硬膜。组织学特点为空心管状,管腔与椎动脉相通。 结论 “椎动脉-硬膜导管韧带”是椎动脉连于硬膜和骨之间的空心圆索状结构,可能是椎动脉的脑膜后动脉闭锁形成,是有孔型椎动脉畸形的形态学基础,其对椎动脉的固定及头活动时颅内压的形成有一定作用。枕颈部显露椎动脉时此结构断裂可能是造成椎动脉大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入喉处的精细解剖,为临床上甲状腺手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标志与数据。 方法 40具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双侧RLN,以同侧气管侧缘与RLN的交点作为角的顶点,记录双侧RLN入喉处与同侧气管侧缘的夹角,双侧RLN入喉处与第1、第2气管环前上缘的垂直距离,与同侧第1、第2气管环侧缘的水平距离。 结果 (1)分析双侧RLN入喉处与同侧气管侧缘夹角(α),0°≤α<5°的共21例,占26.25%,5°≤α<10°的共46例,占57.50%,10°≤α<15°的共11例,占13.75%,α≥15°的仅2例,占2.50%。左侧的夹角为(6.0±0.5)°(0~21°),右侧的夹角为(7.0±0.5)°(0~25°)。(2) 左、右侧RLN距第1气管环前上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9.72±0.52)mm,(21.21±0.43)mm;距第2气管环前上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0.91±0.49)mm,(21.42±0.39)mm;距同侧第1气管环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96±0.11)mm,(2.96±0.10)mm;距同侧第2气管环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3.49±0.12)mm,(3.50±0.52)mm。 结论 双侧RLN入喉的角度及在第1、第2气管环的位置较为固定。了解更为精细的RLN入喉处解剖,可在术中更高效且安全的找到RLN入喉处,减少甲状腺手术中对RLN的损伤,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颅后窝外侧入路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颅后窝手术入路提供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测量 16例成人头颅标本。结果 :乳突尖至茎突尖、寰椎横突外侧端和茎突尖至寰椎横突外侧端三者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 0 .67± 6.3 8)mm ,(2 4.15± 4.46)mm和 (15 .2 0± 3 .5 0 )mm。乳突尖至面神经、颈静脉孔的外缘和颈动脉管外口的外缘、枕骨髁外侧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 (10 .11± 3 .0 2 )mm ,(2 2 .93± 3 .5 9)mm ,(3 0 .40±3 .3 7)mm和 (3 1.43± 3 .11)mm。乳突尖至Ⅸ、Ⅹ、Ⅺ和Ⅻ对脑神经出颅处的距离分别为 (2 6.13± 5 .49)mm ,(2 4.2 7± 4.11)mm ,(2 1.17± 4.3 4)mm和 (2 4.64± 4.64 )mm。结论 :在颅后窝外侧入路的手术中 ,应重视乳突至茎突、寰椎横突外侧端和茎突至C1横突外侧端的间距 ,以及乳突至颈内静、动脉 ,Ⅸ、Ⅹ、Ⅺ和Ⅻ对脑神经的位置和距离等能有效地在手术时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颅后窝枕骨大孔区小脑下后动脉进行观察与测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成人颅底标本15例,观察枕骨大孔区小脑下后动脉位置、走行、毗邻关系及其分布,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颅后窝枕骨大孔区小脑下后动脉左右两侧起始部外径:左侧为1.32~1.49 mm,平均(1.41±0.05)mm;右侧为1.27~1.49 mm,平均(1.39±0.07)mm,左右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脑下后动脉走行呈“S”形,与第Ⅸ、Ⅹ、Ⅺ对脑神经的位置关系密切。结论小脑下后动脉在枕骨大孔区起点走行、分布具有特有的解剖特点,在临床中枕骨大孔区小脑下后动脉相关疾病的手术时应避免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谱及其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SHR组),同周龄SD大鼠为对照组(Control组)。利用miRNA芯片检测大鼠延髓中miRNAs差异表达谱。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HR组尾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P<0.0001);SHR组延髓组织miRNAs有显著差异表达谱,16个miRNAs表达上调和7个miRNAs表达下调(1.5-fold change cutoff, P<0.05)。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HR组延髓miR-153、miR-193及miR-301a表达显著下降,与芯片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iRNAs可能调控2775个靶基因(target score≥83)。这些靶基因主要富集在12个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3-kinase,PI3K)通路等。 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组织中miR-153、miR-193及miR-301a明显下调,且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PI3K通路介导神经炎症可能作为高血压中枢相关差异表达miRNAs调控靶基因介导的主要致病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MRI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研究其随孕周的发育规律,并探讨其在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纳入139例孕周为24~38周的正常胎儿,行胎儿颅脑1.5T MRI检查,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OsiriX软件)上测量小脑横径(TCD)、体积(CV),分析其随孕周变化的规律;另外同期纳入45例经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为胎儿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作为研究组,将其按孕周划分为两组(I组:28~32周,20例;II组,33~38周,25例),同时按孕周及例数匹配45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定量分析单纯后颅窝池增宽时胎儿小脑发育的情况。 结果 ①胎儿小脑横径与孕周呈线性增长,直线方程为TCD=-1.746+0.182GA(R2=0.953,P<0.05),胎儿小脑体积与孕周呈指数增长,曲线方程为CV=0.072exp(0.151GA)(R2=0.957,P<0.05);②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胎儿与正常胎儿相比分析得出:I组,研究组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与对照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I组,研究组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随孕周增加分别呈线性及指数增长趋势,此结果有助于评估胎儿小脑发育程度;胎儿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与小脑横径及体积无明显相关性,这有助于对后颅窝池增宽的临床意义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不同类型胶原B细胞反应在类风湿关节炎(RA)出现的意义.方法 以EL-4OUrBUr/rIL-2/ PMA作为刺激系统,应用酶联斑点技术,检测抗Ⅰ、Ⅱ、Ⅸ、Ⅹ、Ⅺ型胶原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anti-HCⅡ ISC).结果 28例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21例出现anti-HCⅡ ISC,Ⅰ、Ⅸ、Ⅹ、Ⅺ型胶原反应性B细胞阳性者分别为5、6、11及9例.虽然对某种胶原的反应水平与抗其它型胶原反应水平并不一致,但抗Ⅰ、Ⅸ、Ⅹ、Ⅺ型胶原反应多与Ⅱ型胶原反应同时存在.结论 Ⅰ、Ⅱ、Ⅸ、Ⅹ、Ⅺ型胶原特异性B细胞均参与RA的免疫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15.
何小花  郑金华  李艳芳  王晓民 《解剖学研究》2007,29(2):122-124,F0003
目的观察延髓区舌咽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来源及与神经根的毗邻关系,探讨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可能病因。方法采用成人头颅标本10例2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滋养动脉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舌咽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由小脑下后动脉、延髓背外侧动脉和小脑下前动脉3支或2支共同组成,其中14侧来自小脑下后动脉,占70%,共52支;其次,9侧来自延髓背外侧动脉,占45%,共21支;8侧来自小脑下前动脉,占40%,共18支。舌咽神经根与以上3支滋养动脉接触或压迫的约占30%。结论部分舌咽神经痛病因可能与舌咽神经根和滋养动脉接触或压迫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郑州市1910名12~15岁初中新生,采取问卷调查及专科体检的形式,根据量表、体检结果,了解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 结果 抽样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为6.2%(119/1910);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群体与非患病群体中,轻、中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27.7%(33/119)和31.2%(559/17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P>0.05);重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13.4%(16/119)和8.0%(144/1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 结论 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重度鼻中隔偏曲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例凝血因子Ⅻ(FⅫ)缺乏症患者进行F12基因的测序分析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的20例FⅫ缺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期法检测其凝血因子Ⅷ(FⅧ:C)、Ⅸ(FⅨ:C)、Ⅺ(FⅪ:C)和Ⅻ(FⅫ:C)的活性。用Sanger测序对其F12基因的14个外显子以及5′和3′非翻译区进行分析, 确定其变异位点。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变异的致病性、分析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模拟变异蛋白的模型。结果 20例患者的FⅫ:C介于0.07% ~ 20.10%之间, 远低于正常参考值, 其他凝血指标则均未见异常。Sanger测序共发现10人携带F12基因的变异, 具体包括4例错义变异[c.820C>T(p.Arg274Cys)、c.1561G>A(p.Glu521Lys)、c.181T>C(p.Cys61Arg)和c.566.G>C(p.Cys189Ser)], 4例缺失变异c.303304delCA(p.His101GlnfsX36), 1例插入变异c.10931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MRI体积法在诊断胎儿后颅窝异常及预测不同类型后颅窝囊性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32例MRI诊断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及121例相应孕周正常胎儿资料。测量胎儿两侧大脑半球脑实质、小脑、两侧侧脑室、脑外脑脊液体积,并计算七项体积比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各项变量的诊断效能。结果 左、右侧侧脑室及小脑体积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项体积比值中,幕上脑实质/小脑、左(右)侧大脑半球脑实质/同侧侧脑室、幕上脑实质/脑外脑脊液、小脑/脑外脑脊液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后颅窝囊性畸形中Dandy-Walker畸形13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1例,巨小脑延髓池8例,三组间胎龄(GA)无显著差异(P>0.05)。Dandy-Walker畸形与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组间幕上脑实质/脑外脑脊液、小脑/脑外脑脊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923、0.972。小脑蚓部发育不良与巨小脑延髓池组间幕上脑实质/脑外脑脊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AUC为0.932。D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行颅颈交界区手术中,枕髁磨除前后的解剖观察范围,并分析枕髁磨除的意义。方法 纳入10%甲醛固定的5例(10侧)成年国人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以红、蓝乳胶灌注,其中男3具、女2具,年龄58~70岁、平均61岁。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取乳突后“S”形切口、枕髁后微骨窗开颅,分别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操作,观察磨除枕髁前后镜下术野显露的解剖结构,测量并计算延髓腹外侧的显露面积,对比2种手术入路的观察范围。结果 显微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可显露成人尸头标本后组颅神经、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枕髁磨除后扩大了对椎动脉、舌下神经、延髓侧方及腹侧的显露。神经内镜经远外侧锁孔入路通过面听-舌咽神经间隙、舌咽-迷走神经间隙、迷走-副神经颅根间隙和副神经脊髓根腹侧间隙,可观察后组颅神经、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脑干侧面及腹侧面;磨除枕髁前、后内镜下延髓腹外侧显露面积分别为(331.0±6.6)mm2和(464.7±10.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9, P<0.001);磨除枕髁前、后显微镜下延髓腹外侧显露面积分别为(205.8±9.6)mm2和(329.1±6.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7, P<0.001);磨除枕髁前、后内镜下延髓腹外侧显露面积均大于显微镜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8、64.62, P值均<0.001);内镜磨除枕髁前与显微镜磨除枕髁后的显露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 P=0.137)。结论 远外侧锁孔入路磨除枕髁后神经内镜与显微镜2种手术方式均能增加延髓腹外侧的显露面积;神经内镜远外侧锁孔入路不磨除枕髁即可获得良好的、与显微镜远外侧锁孔入路磨除枕髁后相似的显露范围,对脑干腹侧面、椎动脉、基底动脉等深部结构的显露更具优势,临床手术中可免于磨除枕髁。  相似文献   

20.
陈耀康  王新宇 《医学信息》2019,(4):158-159162
目的 探讨双源CTA对椎动脉V3段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15例,重点观察椎动脉V3段的形态、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综合评估椎动脉V3段的变异。结果 全部215例病例中,发现椎动脉V3段行程及分支变异者15例,发生率为7.05%,其中C2节段型椎动脉12例,发生率为5.68%,窗口型椎动脉2例,发生率为0.92%,小脑后下动脉起点下移1例,发生率为0.56%;发现C1后弓椎动脉沟骨桥形成13例,发生率6.05%。结论 双源CTA能够很好地显示椎动脉V3段的正常解剖及发现其行程、分支和椎动脉沟桥形成等常见变异,为临床颈部手术或颈性眩晕治疗提供参考,是临床了解椎动脉V3段情况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