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5月17日,国际骨髓瘤基金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外科专家委员会成立及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际骨髓瘤基金会主席、著名骨髓瘤专家、D-S 分型人创立者 Brian GM Durie 教授亲自为各位委员颁发证书并作了简洁发言。Durie 教授说他很高兴在中国看到了有关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的专著,迄今为止,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外科治疗的专著。骨髓瘤骨病随着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步,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已经提高了很多,欧洲患者中位生存期已经达到60个月。随之而来的是骨相关事件随之增多,如何更好地治疗这些骨病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问题之一。外科治疗是重要的解决方法,但目前相关研究很少,尚没有相关的专家共识或指南发布,希望中国外科专家能够在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的组织下尽快开展工作,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完善术后疗效评价等。同时指出,多学科合作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除了国际交流、新药研发、评估体系建立,血液科、骨科、放疗科、病理科医生的团队合作攻关是未来诊治的方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手部外伤除了机械创伤以外,其他类损伤也较常见,现将临床工作常见的手部烧伤、电击伤、化学伤的诊治问题做一讲解,希望对社区及基层医生处理相应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骶骨肿瘤、结核、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常需要显露骶骨。由于骶骨形态的复杂性及骶骨毗邻结构的特殊性,前侧入路需进入腹腔一盆腔或腹膜外途径,对骶骨上部前侧病变较为适用;而对于骶骨及骶后部病变,后入路则较为适用;对于骶尾下部病变,由于从前方显露困难,从后方术野浅表且可以将骶前组织分离推向前方,所以选择后人路为佳。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8岁.双上肢酸痛、无力、麻木、发凉3 a,肢体远端症状重,左侧重.专科查体:双侧锁骨上窝处压痛, 叩击痛,并放射至手指;双侧手暗紫色,皮温低, 尺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骨间肌及小鱼际肌萎缩,夹纸试验阳性,左侧明显;左侧Adson试验阳性,上肢外展80°桡动脉搏动消失.颈椎MRI、X线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双侧锁骨下动静脉与臂丛神经受压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股骨小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的位置关系,为转子间骨折小转子的固定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侧完整成人干燥股骨小转子的纵径、横径、后倾角及股骨外侧皮质对应关系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小转子纵径为26.38±2.44 mm,横径为15.61±1.49 mm,应用后倾角为17.66°±10.56°.经小转子最下点在股骨外侧中线上对应点的上倾角为26.33°±3.33°,斜向上固定小转子顶点的最短螺钉长度为41.41±4.08 mm.[结论]股骨小转子解剖位置后倾,可参照斜坡顶点确定小转子解剖范围,拉力螺钉的适合进钉点在外侧皮质中线上平对小转子下极,距斜坡顶点3.5~4.0 cm,后倾角度为10°~45°,上倾角为25°~30°,螺钉长度为45~50 mm,此数据对设计带小转子固定钉孔的股骨上段解剖钢板或锁定钢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简介患者女,55岁,2010年7月出现腰骶部阵发性疼痛,平卧时明显加重,侧卧或休息时缓解,每次发作约10min。不伴有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于当地医院就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中医药治疗,疼痛未见明显好转。2011年7月行腰椎MRI及骨盆CT检查,发现S2骶骨以下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图1、2),考虑占位性病变,脊索瘤可能性大。行穿刺活检,病理会诊结果诊断为浆细  相似文献   
7.
腰骶部骨筋膜室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25具成尸的腰背筋膜,骶棘肌及腰神经后支进行了观测。腰椎,骶骨及周围韧带与腰背筋膜浅,深层构成腰骶部骨膜室,是产生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腰背筋膜有约束骶棘肌,加强脊柱稳定的作用,腰背筋膜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有缓冲,减少腰背筋与棘肌摩擦的作用。腰神经后支穿经骶棘肌,手术时应保护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形态特征,探讨内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内斜位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测量分析,根据其特点进行分型。结果:在内斜45°X线片均观察到完整股骨距影像(100%),主要由线形的致密的皮质骨和密集的松质骨小梁组成。股骨距长度INL为(4.36±0.46、)cm。股骨距分为:弧线型,29.5%(42例);骨小梁型,21.6%(31例);断线型,27.3%(39例);融合型,21.6%(31例)。结论:内斜45°X线片显示股骨距影像清晰恒定。股骨距是股骨颈干交界后内侧重要的支撑结构,股骨上段疾病患者应常规加拍内斜位X线片,观察股骨距变化,决定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T12~L5椎体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学特点,为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1具脊柱标本上对前纵韧带、膈肌脚、腰大肌、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将脊柱胸腰段及腰椎紧密包围其中,形成软组织夹板,各椎间盘将各椎体分隔,形成独立的软组织间室。结论:提出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概念,该夹板由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组成,诊断胸腰椎骨折时应注意该夹板的完整性;治疗时要利用T12~L5椎体软组织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以达到解剖学复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0侧上肢穿经伸肌总腱的血管神经束进行了观测,并用 H.E、Weil 髓鞘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神经束的组成结构。讨论了此血管神经束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