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莫沙必利联合使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莫沙必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付东旭  陈会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32-203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基本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腹胀、胃脘痛、纳差少食、消化不良等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95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早中晚常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早中晚常规口服,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3.00%,总有效率为98.00%,分别与对照组的52.63%和91.5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2例和对照组5例发生轻微腹泻(P>0.05),但不影响继续治疗。对两组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3.61%和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物促进胃肠道动力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是治疗FD患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97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4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3次/d,餐前30 min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3次/d,口服。对照组143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3次/d,餐前30 min服用,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分级、腹部症状分级等临床指标,评估临床疗效,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均有明显恢复好转,同组比较各临床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各临床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6%;对照组总效率为7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用能进一步改善肠道微环境,增强肠道动力,促进结肠的蠕动和张力,促进结肠运动的恢复,提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片配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学指标及肠敏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观察组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片,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学指标及肠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肽(NP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评分、腹泻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学指标和肠敏感度,可以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徐卫东 《大家健康》2016,(1):151-152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02例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 ,予以联合组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联合治疗 ,仅予以对照组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腹痛、腹泻、便血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治疗总有效率为94.1%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 ( P<0.05 ).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起效快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阳性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3例GHBT阳性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在常规肝硬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23/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1/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3/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HBT阳性肝硬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 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小于5岁的病毒性腹泻患儿3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拉氏酵母菌组(常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n=92)、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n=113)、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n=114)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3),治疗72 h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4组患者治疗72 h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3.843,P=0.000),其中联合用药组与布拉氏酵母菌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氏组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药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18和TNF-α的影响。方法收集190例患者,依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95例)与对照组(9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奥替溴铵、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组治疗后血清中IL-18和TNF-α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更明显。结论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明显,并能有效调节血清中IL-18和TNF-α的含量,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亮  陈嘉  梁丹 《吉林医学》2012,33(24):5222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5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来共同使用,可口服,2片/次,3次/d即可。对照组297例,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2片/次,3次/d,1~2个月的治疗期过后,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64/3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38/297)。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药人工周期联合地屈孕酮片对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妊娠及血清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在南通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EMs不孕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使用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使用B超检测患者A型子宫内膜数量,卵泡发育状况,子宫内膜的厚度和排卵日内卵巢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妊娠率分别为54.17%、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17.45±4.26)ng/mL vs(22.07±4.36)ng/mL]、IL-6[(18.24±3.16)pg/mL vs(23.17±3.50)pg/mL]、舒张期末流速(EDV)[(11.02±1.43)cm/s vs(9.30±1.86)cm/s]、搏动指数(PI)[(0.69±0.31)vs(1.21±1.05)]、收缩期峰值流速(PSV)[(21.10±1.89)cm/s vs(18.24±1.93)c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人工周期联合地屈孕酮片可改善患者卵泡和子宫内膜的发育与生长,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腹泻型IB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脑肠肽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4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χ2=4.299, P=0.038)。治疗后,观察组腹泻[(1.26±0.32)分vs. (1.87±0.39)分]、腹痛[(1.28±0.37)分vs. (1.94±0.43)分]、两胁胀满[(0.74±0.16)分vs. (1.07±0.24)分]、恶心[(0.54±0.13)分vs. (0.75±0.19)分]、纳少[(0.47±0.18)分vs. (0.82±0.27)分]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4.418,P<0.05)。治疗后,观察组P物质、神经降压素、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型IBS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肠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IBS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赵海明  罗玉明 《四川医学》2011,32(9):1381-1382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合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成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合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组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d,六味能消胶囊2粒3,次/d,均餐前口服。两组均每周复诊1次,连续4周,记录每周复诊症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P〈O.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六味能消胶囊联合优于单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且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淮安市楚州中医院儿科诊治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控制率(97.1%vs 80.0%)及治疗总有效率(62.9%vs 37.1%)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EV1[(2.27±0.30)L vs(1.93±0.30)L]及PEF[(4.57±0.99)L/s vs(3.88±0.79)L/s]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5(IL-5)均显著降低,白介素-10(IL-10)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gE[(118.2±38.1)IU/mL vs(169.3±46.3)IU/mL]、IL-5[(22.5±5.2)pg/mL vs(29.5±6.3)pg/mL]及IL-10[(38.2±8.2)pg/mL vs(26.6±7.4)pg/mL]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与对照组的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8岁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及常规对症治疗,n=6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n=64)、布拉酵母菌散组(常规治疗+布拉酵母菌散,n=65),治疗第3天及第5天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腹泻持续时间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种益生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相似,布拉酵母菌散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胃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慢性浅表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疗程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胃炎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3+、CD4+、CD8+等指标表达水平均较低,治疗后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略低于对照组的13.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更好,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黏膜肥大细胞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吗丁啉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嗳气、恶心、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和ELISA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胃黏膜肥大细胞和胃动素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嗳气、上腹饱胀、上腹疼痛、上腹灼烧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治疗效率为92.31%,上腹痛综合征(eplgastric para syndrome,EPS)的治疗效率为91.30%,均高于对照组(79.31%、8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和胃排空时间分别为(20.88±1.24)个和(25.86±4.9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5.31)个和(32.11±5.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温水和空腹状态血浆胃动素分别为(479.12±89.96)pg/mL和(410.12±79.9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47±90.34)pg/mL和(386.42±81.6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降低患者胃黏膜肥大细胞的数量,缩短胃排空的时间,升高血浆胃动素的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叶骏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9):118-120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琛  ;邹益友 《湖南医学》2014,(4):696-698
【目的】从临床表现、肠镜及肠道菌群变化多方面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9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肠道菌群、肠镜分级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58.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肠镜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