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64排CT在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MTE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6例MTEF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重组原始数据后在CT工作站得到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镜(VE)图像.比较CT、口服碘水造影、纤支镜、胃镜显示瘘口的情况及CT测量临床所需相关数据.结果 6例患者共7个瘘口,CT发现6个,纤支镜发现7个,胃镜发现6个,2例行口服碘水造影发现1例,漏诊1例.6例瘘口在MPR、VR、VE上均能显示.运用MPR图像测量瘘口大小、气道最窄处宽径及病灶端正常气道管径,既快捷又精确;结合MPR对病灶端的定位可在VR上测量出需要定制气道支架的长度,既形象又准确.结论 64排CT在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MTEF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设计出合适的支架,有效封堵瘘口并改善狭窄气道的通气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食管造影对食管术后并发食管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度怀疑食管术后并发食管瘘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检查和CT碘水造影.利用χ2检验比较常规CT检查和CT碘水造影对食管术后并发食管瘘的诊断价值差异.结果 食管常规CT检出食管瘘7例,CT食管造影检出食管瘘14例,CT食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口服碘水造影及CT表现;透视下,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结果:6例口服碘水造影显示对比剂均经吻合口溢入胸腔;6例螺旋CT检查,其中5例显示吻合口与胸腔相通,1例瘘口小而未显示。全部病例顺利置入内支架,既完全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结论:根据口服碘水造影和螺旋CT征象可以诊断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评估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经食管造影诊断为食管闭锁及远端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进行了64层MSCT扫描,图像后处理使用MinIP的多平面体积重组(MPVR)和胸部透明肺(TL)的VR(TL-VR)模式.影像表现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T全部显示出了远端食管的解剖形态.对于远近两盲端食管间的距离,MPVR显示为0.15~3.10 cm(中位数0.70 cm);TL-VR显示为0.10~3.10 cm(中位数0.82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1,P>0.05),且均与术中所见密切相关(r均为0.87,P<0.01).MPVR显示瘘管13例,其中仅4例TL-VR可显示瘘管.结论 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术前评估有很高价值,可显示远端食管、评估闭锁食管两盲端的距离以及显示瘘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覆膜食管支架治疗不同原因引起食管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经食管碘水造影确诊的18例食管瘘患者,在DSA下行全覆膜支架置入,4 ~ 6周后取出支架,并行食管造影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食管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术中无并发症.16例患者支架取出后复查显示瘘口完全封闭,2例支架取出后复查显示瘘口仍然存在,其中1例再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实验组:取3种鱼的鱼刺各30根,分为大、中、小鱼刺3组,3组鱼刺长度分别为(23.36±0.15)、(28.51±0.07)和(30.89±0.10)mm,直径分别为(4.4.9±0.31)、(1.78±0.09)和(0.49±0.07)mm.将鱼刺按照与食管长轴平行、垂直、斜行方式插入食管模型中,MSCT检查采用轴面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观察MSCT和X线平片(CR和DR)对鱼刺的显示情况.临床组:回顾性分析20例经内镜或临床手术证实的食管鱼刺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其中11例行X线平片(CR和DR)检查,15例行食管吞钡棉絮检查,17例行内镜检查,观察几种检查方法对鱼刺的显示情况.对不同方法对鱼刺显示情况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MSCT检出鱼刺90根(100%),X线平片(CR和DR)检出鱼刺60根(66.7%),MSCT对鱼刺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R和DR)(X2=28.03,P<0.01).临床组:20例中,MSCT检出鱼刺20例,且清楚显示鱼刺的位置、大小及其与食管壁和邻近组织的关系;X线平片检出鱼刺2例,食管吞钡棉絮检出鱼刺9例,内镜检出鱼刺14例.MSCT对食管鱼刺异物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cR和DR)检查(X2=7.11,P<0.05)及食管吞钡棉絮检查(X2=4.17,P<01 05),与内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结论 MSCT轴面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食管鱼刺异物及其周围并发症的检出率高,可作为食管鱼刺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15例手术切除病变食管行食管-胃吻合术后,经钡餐或碘水造影证实为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了经口植入国产食管带膜支架瘘口封堵治疗。结果所有支架均一次性成功植入,共植入17枚支架,即时堵瘘100%,支架植入后3~5d再发瘘2例(13.3%),支架移位1例(6.6%)。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国产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安全、有效,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诊断食管异物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食管异物患者MSCT平扫及后处理图像,并将CT诊断与内镜结果比较。低密度棉枝异物取同款棉枝行CT比照。结果:79例中食管异物为高密度鱼骨等骨类74例,枣核3例,牙套1例,棉枝1例。MSCT及后处理技术均清楚显示高密度异物、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关系;而低密度棉枝异物MIP及VR不能显示。CT发现食管穿孔并发症优于内镜,尖锐异物致食管小穿孔内镜难以发现。合并脑干病变者更易发生误吞,致食管穿孔和(或)吸入性肺炎。结论:MSCT诊治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敏感、准确,实用价值高,在诊断或疑诊高密度异物检查中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脓毒性肺栓塞MSCT表现,并与X线胸片比较.结果 所有12例患者,X线胸片和CT表现比较,分别见结节(8、12例),滋养血管征(0、9例),空洞(6、10例),楔形阴影(4、7例),局灶浸润影(2、4例),气囊(2、5例)及胸腔积液、脓胸(3、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0、3例).发现病灶分布在外周或胸膜下分别为8和12例,CT较X线胸片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周围,MPR显示结节边缘规整.结论 脓毒性肺栓塞的CT表现多样,但MIP、MPR能更好显示滋养血管征及结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SCT仿真内窥镜(VE)对听小骨的观察价值。方法 :选择25例正常中耳患者的50侧听小骨行CT扫描,对比VE与MPR图像对听小骨的显示。结果:锤骨头、锤骨柄、砧骨短脚及锤砧关节,VR与MPR的显示率均为100%。VE对砧骨长脚的显示率优于MPR(100%vs.72%)。而VE与MPR对镫骨、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可清晰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结构,且为无创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