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科8例人造血管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并做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1例使用3月后死于脑出血,1例血栓形成行取栓术后并发感染失败,6例尚未出现并发症,功能良好。结论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宣教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科5例人造血管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并做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1例血栓形成行取栓术后并发感染失败,4例功能良好。结论: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例采用人造血管内瘘透析的患者进行透析前透析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1例于5个月后出现术肢肿胀,1例死于心力衰竭,其余6例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做好宣教,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特点与护理体会。方法:从22例尿毒症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分析。结果:2例人造血管内瘘堵塞改用永久性留置导管,4例改腹膜透析,5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人造血管内瘘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流量充足,安全可靠;经过精心护理,做好宣教,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有效地保证治疗,减少了患者的心理忧虑和身体痛苦,感少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曾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49-15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人造内瘘闭塞后溶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人造血管内瘘溶栓治疗的患者54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护理干预与普通护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再通率和人造血管内瘘闭塞后溶栓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人造内瘘闭塞后溶栓后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方法及透析中的应用。方法:总结6例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及透析中的应用。结果:1例于术后21天死于心衰,其余5例使用至今。结论:人造血管内瘘的相关护理及正确掌握穿刺方法对于防止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杨效梅  王玉双  吴燕平 《吉林医学》2011,(10):2045-2046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特点。方法: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例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情况及护理特点,包括首次使用时机,穿刺点选择,穿刺方法,透析过程血流量,拔针要点及止血要点等。结果:该患者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两百例次,人造血管内瘘情况良好。结论: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护理方法,可有效保护人造血管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良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人造血管内瘘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不能进行自体动静脉瘘的4例尿毒症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术,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4例患者顺利建立人造血管内瘘,其中1例患者术后切口严重感染,术肢肿胀明显,术后3个月出现内瘘血栓,予切除人造血管;3例患者术后术肢轻微肿胀,术后3~4周消失,30~35 d后使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流量250~350 ml/min。结论人造血管内瘘术是良好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术后易出现感染、血栓形成、术肢肿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方法对12例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例人造血管造瘘术后血管通畅率为100%,2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内瘘堵塞,1例血栓形成。结论做好造瘘前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加强健康教育对于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合理使用人造血管内瘘。结果使用2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针对血管情况进行护理,可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方法 对4例人造血管内瘘患者有计划地进行宣教、穿刺、质量控制.结果 4例人造血管造瘘术后血管通畅率100%,1例血栓形成.结论 做好造瘘前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护士培训,对于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和应用情况。方法:观察3例老年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情况和护理特点。结果:2例患者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近5年,另1例近3年,人造血管内瘘情况良好。结论:做好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是确保良好透析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使用2年半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宣教,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针对血管的情况进行护理,可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合理使用人造血管内瘘。结果 使用2年来出现并发症。结论 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针对血管情况进行护理,可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人造血管内瘘术及其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使用人造血管(PTEF)内瘘术及其并发症的探讨经验.方法对5例维持性血透因各种原因不能建立自身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聚氟四已烯(PTFE)人造血管建立内瘘并进行穿刺透析.结果吻合口血栓2例,吻合口狭窄1例,使用最短时间1个月,最长时间30个月,平均时间24个月.结论人造血管内瘘吻合口血栓、狭窄是主要并发症,术中及术后要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方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造血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人造血管的护理.结果 4例患者人造血管造瘘均通畅,未发生血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与护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四氟乙烯(PTFE)材质人造血管植入连接动静脉作动静脉内瘘的血管通路效果。方法本文通过506例次人造血管用作透析通路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阐明护理操作要点。结果本组案例中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最长18个月,穿刺264次,最短11个月,穿刺92次。结论为了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可建立人造血管搭桥内瘘,加强护理,可以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人造血管内瘘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9例慢性肾脏病Ⅴ期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术前心理护理,人造血管内瘘术后的全身观察及临床早期观察;人造血管内瘘首次穿刺方法、穿刺失败的处理、预防栓塞及感染的措施.结果 9例患者中2例发生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治愈,1例感染而失去功能;余7例人工血管内瘘均保持通畅,血液透析流量充足.结论 开展人造血管内瘘的早期护理对于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肾病的重要方式,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成功的主要条件,但部分患者因自身血管原因而无法建立正常血管内瘘,人造血管内瘘虽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有研究~([1,2])发现,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高发生率仍是影响血液透析质量、预后改善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护理干预,对促进疾病良好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患者通  相似文献   

20.
黄英  赵学珍  刘晓红  陈东 《广西医学》2007,29(6):846-847
目的 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老年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限制,不能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结果 1例术后2个月出现皮肤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3个月脑出血死亡;2例使用8个月后血栓形成,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及人造血管修复,移植内瘘仍可正常使用,未再复发;1例术后14个月血栓形成无法再通而弃用;15例尚未出现并发症,运行良好.结论 掌握其穿刺要点做好宣教,预防血栓形成、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可以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