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利咽方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即服用清热养阴利咽方,对照组则待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症状后给予消炎止痛药液治疗。治疗时间为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并开始服用药物,共4周。观察2组患者放射治疗完成率,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和综合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完成率治疗组为97. 5%,对照组为87.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率治疗组为75. 0%,对照组为90.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时间治疗组为开始放疗后(17. 6±1. 2) d,对照组为(12. 4±0. 8)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0. 0%、92. 5%,对照组分别为65. 0%、85. 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10. 0%,对照组为15. 0%。结论:清热养阴利咽方防治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降低发生率,延缓发生时间,减轻症状,有利于治疗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介绍曾普华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曾教授认为,胃癌的发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癌毒是发病的必要条件,病机主要为瘀毒互结、脾胃亏虚,常兼夹痰湿、阴虚、阳虚、气血不足等;临床可分为肝胃不和证、瘀毒内结证、痰湿凝结证、脾胃虚寒证、胃热阴伤证、气血两虚证;以健脾和胃、化瘀解毒为基本治则,随症加减。同时,提倡中西医多学科临床协作治疗,有效整合中医药多种治疗手段,实施胃癌的中医全程管理与康复,实现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消癌方及其拆方对肠癌模型裸鼠转移率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肠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益气组、化瘀解毒组、健脾消癌方(全方)组、雷帕霉素组,每组10只。干预4周,观察裸鼠转移率,检测肿瘤组织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K1)、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1)、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4EBP1)、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p-4EBP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转移,模型组、健脾益气组总体转移率达90%,化瘀解毒组、全方组转移率分别为70%、60%,均较模型组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解毒组及全方组均下调p-mTOR、p-S6K1、p-4EBP1蛋白表达,全方组优于化瘀解毒组(P<0.05)。结论健脾消癌方中发挥抗转移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化瘀解毒药物,健脾益气药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稳定的裸鼠盲肠黏膜原位种植癌及转移模型。方法将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注射接种于裸鼠盲肠黏膜下,HE染色及人癌胚抗原(CEA)免疫组化检测接种后不同时期的盲肠原位瘤,腹腔淋巴结、肝、肺组织转移情况。结果盲肠接种HCT116细胞后2周,90%裸鼠均长出直径2~5 mm的盲肠原位瘤;接种后4周开始有腹腔淋巴结转移,12周时淋巴结转移率100%;接种10周时见肝、肺有转移,12周时肝、肺转移率分别为60%、39%。结论利用盲肠黏膜下原位接种HCT116细胞法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可模拟结肠癌临床原位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简便且成瘤率高,为深入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的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5%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CT116细胞迁移、侵袭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中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K1),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1),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4EBP1),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p-4EBP1)等蛋白的表达,正常血清组设立相同浓度正常血清组(15%),10%胎牛血清组(FBS)。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Akt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mTO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S6K1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S6K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4EBP1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4EBP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结论:健脾消癌方抗结肠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放炎方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放射性肺炎患者予以放炎方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达85. 7%,其中痊愈率达42. 9%,平均服药时间53. 7d,服药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症状平均积分治疗前为(4. 14±2. 59)分,治疗后为(1. 67±1. 68)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90. 5%。结论:放炎方对放射性肺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促进炎症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蒋益兰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尚未明确。蒋益兰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乃肝癌发病之本,痰、郁、毒、痰、瘀乃致病之标。蒋益兰教授临证治疗肝癌中西医学结合,辨病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灵活运用,整体局部全面兼顾;善补气血阴阳,注重护肾保肝;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出健脾补肾、化瘀解毒、疏肝解郁的肝癌基本治法,临证运用,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蒋益兰教授从脏腑经络辨证论治乳腺癌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益兰教授为湖南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肝郁、脾虚、肾亏、冲任失和密切相关,主要病理因素为痰、瘀、毒,从平调肝气、健脾化痰、补肾滋阴、调补冲任出发,以四君子汤、逍遥散、二至丸等方药加减,佐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莪术、鸡血藤、土贝母、夏枯草、猫抓草、生牡蛎、山慈菇等治疗乳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给予西黄胶囊。将64例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黄胶囊。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结果:轻度癌痛患者治疗组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为(4.26±0.81)h,对照组为(1.43±0.6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止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癌痛治疗组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有效率为65.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39.11±9.65)min,短于对照组的(45.36±9.44)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维持时间为(10.52±1.58)h,长于对照组的(9.56±1.5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可单独运用于轻度癌性疼痛,起效时间稍长;对于中度疼痛,西黄胶囊联合西药止痛剂可以提高止痛疗效,缩短起效时间,延长止痛维持时间,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