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 19,GRIM-19)联合高迁移率蛋白5(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5,HMGN 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39例远端正常组织(距癌灶>5 cm)中GRIM-19、HMGN 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6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RIM-19阳性表达率为53.7%,低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HMGN 5阳性表达率为59.7%,高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RIM-19、HMGN 5的表达可能有相关性(P<0.01)。结论:GRIM-19、HMGN 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关;临床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GRIM-19、HMGN 5的表达,可能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迁移率蛋白5(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5, HMGN5)、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N5、C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在6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MGN5阳性表达率为59.7%,COX-2阳性表达率为77.6%,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MGN5、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关;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MGN5基因在观察组45例肺癌组织及对照组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HMGN5基因转录m 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与性别、年龄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和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并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有关,这可能提示HMGN5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 19, GRIM-19)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RIM-1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 6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RIM-19阳性表达率为53.7%,低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 GRIM-1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阳性表达率为77.6%,表达高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关,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理论研究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非小细胞癌中GRIM-19、COX-2的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7例肺非小细胞癌组织和39例远端正常组织中GRIM-19、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67例肺非小细胞癌组织中,GRIM-19阳性表达率为53.7%,低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COX-2阳性表达率为77.6%,高于在远端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 GRIM-19、COX-2在肺非小细胞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能与肺非小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10例小细胞肺癌(SCLC),5例炎性假瘤,16例远端正常组织中APRIL蛋白的表达,并分析APRIL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中APRIL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7.5%(63/72),SCLC表达阳性率为10%(1/10),5例炎性假瘤和16例正常组织APRIL全为阴性表达。NSCLC中APRIL表达阳性率分别与SCLC、炎性假瘤和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LC中APRIL表达阳性率与炎性假瘤和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CLC中A-PRIL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5)、肿瘤病理分级(P=0.000)和TNM分期(P=0.000)显著相关。结论APRIL在肺癌尤其在NSCLC中高表达并与NSCLC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不同病理特点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50例正常非肿瘤组织中Moesin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Moesin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oesin阳性表达率为90.00%(90/100),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0%(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esin在TNM不同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Moesin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肺癌分期和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AZ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1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为试验组,以癌旁组织(距肿瘤缘>5cm)和21例肺良性肿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m blot,WB)检测TAZ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TAZ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及肺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8,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AZ蛋白表达在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11,P<0.05)。结论:TAZ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TAZ可能成为预测肺癌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肺癌组织、15例良性肺疾病和5例正常肺组织中endocan的表达。结果endocan在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高表达率70.97%(44/62),良性肺疾病和正常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高表达率5.00%(1/2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endocan高表达率88.89%(32/3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35.29%(6/17)(P<0.05);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胞质中endocan的高表达率为62.26%(33/53),且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高、中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胞质的高表达率11.11%(2/18),低于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胞质的高表达率88.57%(31/35)(P<0.05)。而在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胞质中无表达。结论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endocan的表达增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胞质endoca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4v6在5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临床病理分期(PTNM分期)成显著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术后5年生存率成负相关.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检测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陆晓旻  彭春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91-92,115
目的:探讨Ezrin蛋白在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例正常肺组织(NL)中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Ezrin蛋白在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阳性率分别为63.64%(14/22),70.00%(7/10),71.43%(5/7),66.67%(4/6),Ezr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总的阳性率为66.67%(30/45),Ezrin蛋白在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zr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主要表达于胞浆,在正常肺组织主要表达于胞膜,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肺癌分期无关,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Ezr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下降且表达部位发生移位,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pCAM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经病理确诊并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EpCAM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EpCAM表达与患者术后转移和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EpCAM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阴性患者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阴性患者5年内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率均低于EpCAM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AM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且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远期转移和生存相关,干扰EpCAM功能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在不同分化程度非小细胞肺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与9例正常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ag-1的表达水平。结果: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67%,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1.11%,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Bag-1在低分化肺癌较高分化肺癌组织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抗凋亡基因Ba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达增强,且与其病理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抑制其有效表达也许会成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正常肺组织穿刺标本中端粒酶催化基团(hTRT)mRNA表达与肿瘤分期与分级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与正常肺组织中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结果 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25例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83.3%;对照组20例中无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0%.结论 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异常阳性表达,表达与肿瘤分期与分级有关.与肿瘤病理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6 0 0 0法检测 4 3例非小细胞肺癌和 1 2例正常成人肺组织中PTEN和CD34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正常成人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83.3%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4 6 .5 %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1 3,P <0 .0 5 ) ;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χ2 =1 .0 8~ 2 .73,P >0 .0 5 ) ,而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人的 3年生存率有关 (χ2 =5 .31~ 8.5 0 ,P <0 .0 1、0 .0 5 )。PTEN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间质MVD显著相关 (t=8.82 ,P <0 .0 1 )。④结论 PTEN基因突变和 (或 )缺失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小RNA-139-5p(miR-139-5p)、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表达与患者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5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七科和肿瘤内科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15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m-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0例,同时选择肺脓肿及其他外伤肺切除的肺组织4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Pim-3阳性率,比较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im-3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不同病理特征肺癌组织中的Pim-3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im-3的阳性率高达87.5%(35/4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Pim-3的阳性率5%(2/40),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22%vs55.8%,P <0.05).结论 Pim-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im-3高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其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91-109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EGFR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5%、71.3%。肺癌组织中COX-2、EGFR蛋白的阳性率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EGFR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COX-2和EGFR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共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ELF3(E74-like factor 3,ESE-1)是ETS家族的一员,研究发现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主要通过研究ELF3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进而探讨ELF3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肺癌组织30例、对应淋巴结组织60例及20例正常肺组织和40例正常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的方法来检测ELF3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肺组织和正常淋巴结组织相比,ELF3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对应淋巴结组织中表达均明显上调,两者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F3基因的激活参与到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