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银根教授认为肾阳虚证是哮喘的基础核心证候,对于哮喘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重要影响。以温补肾阳法为治疗哮喘的基础方法,并创制止喘胶囊。同时提出思考和展望,包括综合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于哮喘肾阳虚证的影响,以及探讨温补肾阳法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肾阳虚证是由肾脏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所引起,临床以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无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可兼见男子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腹部胀满;或心悸,咳喘等症。为了探索肾阳虚证的本质,研究温补肾阳方药的作用及其机制,建立中医肾阳虚证的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造模方法1.1药物造模  相似文献   

3.
金匮肾气丸是以温补肾阳、化气利水为主要功效的经典方剂,临床上多应用于肾阳虚证的治疗。文章通过分析同仁堂金匮肾气丸的方药源流、方证主治,并结合糖尿病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的案例,以阐述同仁堂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法治疗心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补肾阳方剂四逆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6.05%、81.40%,对照组分别为67.44%、60.47%,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肾阳虚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新世纪<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多种疾病出现的肾阳虚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肾阳虚证"同证异治"的临床运用.认为"同证异治"是在"异病同治"治疗大法不变前提下的具体治法和方药的改变,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温补肾阳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治法,温补肾阳多用附子、肉桂和仙灵脾。附子、肉桂偏于温燥,以祛寒见长,仙灵脾偏于温润,以填精见长。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附子、肉桂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仙灵脾则可有效缓解肾单位的"三高",减轻肾脏组织学改变。比较此二者治疗慢性肾衰肾阳虚证在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上存在的差异性,有利于辨证与辨病结合,有助于合理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7.
王玉英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治疗女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尤其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王老师认为肾气亏虚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补肾法为治疗本病的第一大法,补肾重在调补阴阳,使之恢复相对的平衡,肾阴虚者治宜滋养肾阴,肾阳虚者治宜温补肾阳,并强调阴阳互补。补肾法应贯穿始终。然而临床中单纯肾阴虚证或肾阳虚证较少见,多累及其他脏腑,夹杂兼证,故治疗需兼顾,在临床治疗时若以主症为主,则用药时以主方为主再根据兼症进行适当加减;若以兼症为主,则以治疗兼症的方药为主再加补肾的药物进行治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调整,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温补肾阳法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炜  毕小利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20-720
目的 :临床研究温补肾阳的中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队列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温补肾阳中药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效率为 6 5 % ,总有效率为 90 % ;喘息症状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 70 %、95 % ;哮鸣音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 80 %、85 % ;对FEV1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 2 5 %、6 0 % ;对PEF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 0 %、5 0 % ;对嗜酸细胞绝对计数、IgE的异常升高有降低作用 ;平均起效时间 4 4 4天 ,平均缓解时间 10 33天。结论 :温补肾阳的中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肾阳虚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性、难治性疾病。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机核心在于“肝气郁结”,但笔者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提出肾阳虚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的新观点。本文不仅论述了以肾阳亏虚为根源,导致肾-脑-心-肝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机理,还阐述了肾阳虚与西医所认识的抑郁症核心发病机制-HPA轴功能紊乱二者间的关系。并强调在中医辨治抑郁症时需重视振奋肾阳,临证时则需根据肾阳虚轻重,施以“温振肾阳”、“温补肾阳”的不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据肾阳的生理功能,将肾阳虚分为六型,又据现代医学之系统观将肾阳虚分为九类。以图将中医之证型更加细化,为现代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引入系统生物学的观察方法,研究温补药物治疗肾阳虚证兄妹疗效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探索基因芯片在中医诊治学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用40项肾阳虚证量表和40项寒证量表,调查一对兄妹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用18816点阵的基因芯片测试在治疗前后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评定兄妹温补之后肾阳虚与寒证症状的积分下降1/3~2/3,得到在兄妹治疗前的差异表达治疗后入正常值的84条共同基因,其中38条已知基因功能,包括免疫、生长发育等6类。讨论:肾阳虚与寒证治疗效果可以用38条共同调节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量表积分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值得深入探讨。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用基因差异表达来评价辨证治疗疗效,为中医证的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肾阳虚因素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以及温补肾阳法对Th1/Th2细胞因子平衡调控作用,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腺嘌呤致肾阳虚病理模型的基础上,用卵清蛋白为过敏原对大鼠致敏,建立肾阳虚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以温补肾阳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灌胃,观察其行为学差异,进行鼻腔分泌物涂片及鼻腔黏膜组织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进行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行为学积分明显高于温补肾阳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温补肾阳组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变应性鼻炎组、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温补肾阳组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温补肾阳组IL-4、IL-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变应性鼻炎组和肾阳虚变应性鼻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补阳法能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因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肾气丸原载《金匮要略》,近代常用本方治疗肾阳虚诸证。但临床使用本方,大多认为疗效不够满意,现着重从脏腑生理、药物配伍、药物用量及原方治证等方面加以探讨,为肾气丸不应是温补肾阳方,而应是温补肾气方。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的关键与思路。方法: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认识的特色,证候特征以及方药作用规律,归纳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病变的现代分子病理学特征。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治具有一定规律性,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其证候实质及方药作用规律研究可能获取重要突破。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体现中医妇科学“补肾调经”、“补肾助孕”等证治特色的重要疾病,应积极开展深入研究,从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总结肾阳虚证程度辨证的6个层次 ,由轻到重依次分为隐性肾阳不足 ,生理周期性肾阳不足 ,临床性肾阳虚证 ,肾阳虚衰、阳损及阴 ,肾阳虚衰、虚阳外浮 ,肾阳虚衰、虚阳亡脱 ,以期为最终实现中医量化研究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总结肾阳虚证程度辨证的6个层次,由轻到重依次分为隐性肾阳不足,生理周期性肾阳不足,临床性肾阳虚证,肾阳虚衰、阳损及阴,肾阳虚衰、虚阳外浮,肾阳虚衰、虚阳亡脱,以期为最终实现中医量化研究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来自先天本元之气中的真火,肾阳寓于命门之中,又称为"命门之火"。肾阳具有温煦、生化、卫外、纳气、主生殖的作用,肾阳虚会致使临床很多疾病的发生。肾阳虚与脾脏的关联可以从肾论治脾胃疾病;肾阳虚与心脏的关联可以从肾论治心脏疾病;肾阳虚与肺脏的关联可以从肾论治肺脏疾病;肾阳虚与肝脏的关联可以从肾论治妇科疾病。因此,笔者从肾阳虚与五脏病机的关联探析"从肾论治"在临床中的运用,揭示了中医经典理论对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从肾论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关键与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研究的关键与思路。方法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认识的特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证候特征以及方药作用规律,归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变的现代分子病理学特征。结果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药证治具有一定规律性,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候实质及方药作用规律研究可能获取重要突破。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体现中医妇科学“调经”、“血证”等证治特色的重要疾病,应优先开展系统性研究,从而促进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注重阳气为特色的火神派和温补派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的两大医学流派,但他们的学术观点在具体的用药中具有温阳散寒和温补肾阳的不同;温阳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在具体的应用存在温阳散寒和温补肾阳各自单用和相互配伍的情况。因此,以肿瘤这种疾病为研究对象,观察火神派和温补派各自代表性方药分别及相互配伍对肿瘤相关发病机理影响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两大流派学术观点的相互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肾阳虚证的本质一直是中医的研究重点,基因芯片技术为肾阳虚证的微观整体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主要包括肾阳虚证皮质酮大鼠和肾阳虚证"劳倦过度、房事不节"肾阳虚小鼠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临床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研究包括肾阳虚体质青少年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肾阳虚骨关节炎基因表达研究、典型肾阳虚家系基因表达研究、老龄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研究。针对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