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深入了解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11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有效沟通的缺失、难以忍受的处境、失控的情绪和矛盾的自我观。 结论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在心理关怀、心理成长及自我情绪调节方面存在诸多需求与困扰,临床护理人员需结合其心理感受提供临床心理护理,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外科无陪护或陪而不护的病房管理模式。方法:组长负责制,量化式生活照顾个性评估表,评估患者需求,无陪护或规范化1人陪护制。结果: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顾与个性化生活护理相结合,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达99.2%,无1例患者自请陪护人员。结论:基础护理到位,生活照顾周全,不再需要家属生活护理,家属自动离开病房或陪而不护,达到无陪护病房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了解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护士的工作体验及需求, 为护士提供必要的支持, 促进提升其护理能力的同时为即将开展家庭陪护病房的同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于2022年6—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对15名护理过家庭陪护病房患儿的新生儿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并使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4个主题, 分别为情感体验较多、护理理念需改变、专业能力需提升、团队合作需加强。结论管理者需重视家庭陪护病房护士的压力与需求, 帮助释放消极情绪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努力转变传统护理理念, 促进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工作, 加强各类相关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 提高新生儿科护士在家庭陪护病房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姚小群  叶丽花 《护理与康复》2009,8(3):181-182,185
目的了解服毒自杀未遂患者在其自杀过程中经历的心理体验,探索对自杀未遂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采用访谈法收集13例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过程的心理体验主要为抑郁、孤独无助、无价值感、负性生活事件。结论服毒自杀未遂患者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在救治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连续、全面的评估,提供积极的心理及情感支持,改变患者的认知,帮助患者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预防再自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服毒自杀未遂病人自杀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与12例服毒自杀未遂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服毒自杀未遂病人的自杀心理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人际关系冲突/丧失、孤独无助、心境恶劣、绝望感。[结论]应制定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EICU自杀未遂病人管理干预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病人再自杀率及提高自杀未遂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患者卧床期间心理感受和护理需求的共同特征,探索促进卧床患者身心健康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理论,采用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样本入选条件为卧床时间〉2d、生活不能(部分)自理、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成年患者,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15例住院患者。资料收集内容包括填写心理评定量表,深度访谈录音,总结卧床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护理需求。结果通过收集、阅读、分析、分类、提炼,形成5个共性主题,亲情和专业照护需求,知情和认知的需求,信任和信心需求,自责和焦虑,自理生活需求。结论卧床患者的心理感受复杂多样,护士须掌握该群体心理特点,更好地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脊髓损伤亲属照顾者在患者住院看护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以探索影响脊髓损伤亲属照顾者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者家庭一般情况;访谈法收集36名照顾者的心理反应资料,Zung忧郁自评量表(SDS)评估陪护亲属的心理状况;并用t检验对测量到的SD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患者陪护亲属心理感受进行分析.结果 亲属照顾者的受教育程度、照顾者性别对照顾负担之间经方差分析,呈负相关.结论 研究和关注脊髓损伤患者时,不应忽视亲属照顾者所承受的心理负担及相关问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应给陪护亲属提供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感受,为制订临床护理教学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15名本科护生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得出4个关于本科护生心理感受的主题:专业认同感低、沮丧的心理、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和带教老师无暇顾及影响实习热情。结论护理管理者和带教老师应采取各种方法以提高护生自身素质及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制订合理的带教计划,以改善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提高护理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承担生活护理的态度体验,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分析12名护士对生活护理承担者态度体验的真实体会。结果提炼出2个主题,即护士不应该承担患者全部的生活护理,但护士应该在任何状况下优先满足患者最基本的需求;影响护士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因素有患者情感需要、患者长期护理的需求、从事专业性护理的渴求、价值感缺失、工作量大,人力不足、收费低。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临床护士对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实施生活护理的新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祁佳燕  吕宏英   《护理与康复》2021,20(2):96-99
目的了解卵巢癌晚期患者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的心理体验,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的方法,选取8名受试者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笔录,并使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卵巢癌晚期患者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的心理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对临床试验认知存在差异性,临床治疗过程中复杂的心理体验,情感支持是坚持治疗的动力。结论卵巢癌晚期患者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帮助其顺利渡过临床试验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陪护患儿家长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0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陪护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陪护患儿家长反应的3个主题:心理负担重(对患儿的愧疚、焦虑与担心);正性心理调适(适应和接受、感恩);渴望得到更多支持(对专业支持的需求、对患儿信息支持的需求、对情感支持的需求)。结论疫情时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陪护患儿家长的心理调适需求较大,应促进医患交流,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增加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陪护患儿家长正性心理调适,满足其需求。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的真实感受及了解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 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放射治疗患者及家属的真实体验为: ①自我感受负担较重;②消极应对放疗反应; ③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④积极应对方式; ⑤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肿瘤患者的真实感受和家属的心理需求,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放疗效果,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修改为:【摘要】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的真实感受及了解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 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放射治疗患者的真实体验为: ①自我感受负担较重;②消极应对放疗反应; ③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④积极应对方式。家属的真实体验为:①压力过重;②不明确的预后;③ 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肿瘤患者的真实感受和家属的心理需求,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放疗效果,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赵桂霞 《现代护理》2007,13(12):1101-1103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青少年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35例青少年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陪护家属心理需求占70%以上的选项有:希望尽快将患儿病治疗好;希望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希望用效果最好的药物;希望住院环境好;希望与医护人员沟通中多了解病情。文化程度低及年龄大的陪护家属在不愿让人知道住专科医院、担心药物影响、想多了解病情、想知道注意事项这四项需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同时要重视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使陪护家属了解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减轻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青少年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35例青少年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陪护家属心理需求占70%以上的选项有:希望尽快将患儿病治疗好;希望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希望用效果最好的药物;希望住院环境好;希望与医护人员沟通中多了解病情.文化程度低及年龄大的陪护家属在不愿让人知道住专科医院、担心药物影响、想多了解病情、想知道注意事项这四项需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同时要重视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使陪护家属了解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减轻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陪护138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陪护的现状,有助于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38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陪护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需要陪护者懂得疾病的护理常识和心理护理;而陪护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护理知识缺少了解,缺少心理护理.结论:根据调查分析对陪护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使其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常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陪护的现状,有助于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38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陪护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需要陪护者懂得疾病的护理常识和心理护理;而陪护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护理知识缺少了解,缺少心理护理。结论:根据调查分析对陪护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使其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常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引入老年干部病房陪护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行动研究对老年病房陪护管理进行2轮循环,分析陪护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订老年干部病房陪护的管理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行动研究的陪护管理后,护理安全得到更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各利益相关群体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制定的陪护管理方案经过行动研究实践的修改和完善,在老年干部病房中实施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陪护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性爆发痛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癌性爆发痛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癌痛爆发痛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讨其生活质量及护理需求,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总结、归纳。结果:围绕癌性爆发痛患者共提炼5个主题,依次为生活质量差、癌性爆发痛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对疼痛管理的期望目标高、认为人性化护理不足、对病房环境要求高。其中癌性爆发痛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包括4个次级主题,为生理影响大、负性情绪多、经济负担重、社交能力降低。结论:癌性爆发痛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负担重,其对疾病相关知识、人性化护理服务、心理社会、病房环境等方面需求量大。护理人员应加强重视,以提高癌性爆发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其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AIDS患者临床各个阶段内心的真实体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AIDS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IDS患者的内心真实体验可归纳为6个主题:初始反应—心理压力大、逐步认知阶段—内心感受复杂、接受事实阶段—正视疾病、关爱组织需求迫切、社会参与下降、经济负担重。结论:AIDS患者的内心真实体验复杂,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干预;保护患者隐私,避免社会歧视;做好延续护理,不断增强患者自我认同的程度,使其能够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及真实体验,为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深入访谈,提炼出5个主题,即希望护士具有较好的软技能;希望护士认真负责,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希望得到全面细化的健康教育;希望有便利舒适的住院环境;希望达到心理舒适。结论护士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软技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