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诱导培养对顺铂耐药的人宫颈癌细胞株,并进一步研究针对宫颈癌细胞耐药的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使用顺铂处理人宫颈癌细胞C-33A,诱导出顺铂耐药细胞株C-33A/cis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铜离子转运蛋白(copper transporter 1,CTR1)的表达改变,使用顺铂耐药细胞株C-33A/cis建立肿瘤皮下荷瘤模型,使用转染有hCTR1基因的腺病毒注射液(ad-hCTR1)并联合顺铂给药,观测肿瘤体积的改变,并在最后一次注射10 d后处死小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TR1的表达。 结果 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出的耐药细胞株C-33A/cis较亲代细胞C-33A对顺铂引起的细胞毒性敏感性下降,顺铂的半致死剂量浓度(IC50)由(1.86±0.08)μmol/L提升至(8.11±0.21)μmol/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耐药细胞C-33A/cis中CTR1的表达降低。利用顺铂耐药细胞株C-33A/cis建立的皮下瘤模型,在给予ad-hCTR1后,肿瘤组织内可检测到CTR1表达增高;对荷瘤鼠给予腺病毒转染CTR1联合顺铂给药后,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抑制。 结论 腺病毒转染CTR1联合顺铂给药可能提高耐药性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的耐药机制。方法  利用噻唑蓝法检测顺铂对A549/DDP及其亲代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和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A549/DDP细胞株凋亡敏感性的变化规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该细胞株铜离子转运蛋白1(CTR1)、铜离子转运磷酸化ATP酶(ATP7B)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剪切蛋白表达,分析A549细胞对顺铂耐药与CTR1、ATP7B及PARP剪切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  A549/DDP较其亲代细胞株对顺铂引起的细胞毒性和凋亡敏感性下降;较其亲代细胞株A549/DDP中ATP7B表达增加,CTR1表达降低。结论  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对顺铂耐药的产生与细胞凋亡敏感性降低有关,且细胞内ATP7B表达增加,CTR1表达降低,或可作为细胞对顺铂的增敏靶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癌细胞顺铂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顺铂对耐药细胞EC109/CDDP及其亲代细
胞EC109的细胞毒作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细胞内顺铂的蓄积和Pt-DNA加合物的形成。Western blotting检
测人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的剪切和铜离子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er 1,
CTR1)的蛋白表达。结果顺铂耐药细胞株EC109/CDDP较其亲代细胞EC109对顺铂引起的细胞毒作用和凋亡敏感性
下降,细胞内顺铂蓄积和Pt-DNA加合物的形成减少,并且CTR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顺铂通过降低细胞CTR1蛋白
表达抑制顺铂进入细胞,导致细胞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铜离子转运蛋白(CTR)是一系列参与机体铜离子吸收、转运、利用、贮存和清除等铜离子稳态调控的复杂体系,在铜离子参与调控氧化应激、能量产生、黑色素形成、神经肽生物发生和结缔组织成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电离辐射诱导CTR表达的改变影响了铜离子在细胞中的分布,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和组织中铜离子积聚伴有高亲和力铜离子转运蛋白1 (CT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以及铜外排转运蛋白铜离子转运ATP酶α肽(ATP7A)表达水平降低,进而激活胞内氧化还原反应,加重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铜死亡是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CTR可促进电离辐射后铜死亡的发生,推测辐射引起CTR1表达上调和ATP7A降解进而导致细胞辐射敏感性增加可能通过铜死亡途径介导,提示放射损伤的发生发展与CTR介导的铜离子稳态调控有密切关联。现对几种关键铜稳态蛋白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CTR介导的铜离子稳态调控在正常组织辐射损伤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和调控机制及与铜死亡的关系进行全面综述,为正常组织辐射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铂类药物是常用胃癌化疗药物之一,但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其疗效。铂类耐药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相关,抑制ERCC1及BRCA1的表达可克服铂类药物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众多的化疗药物中,铂类药物的有效率已被大家所认可,但随着临床使用频率的增加,其耐药性亦逐渐显现.铂类药物耐药机制很复杂,其中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修复能力增强是耐药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l,ERCC1)是NER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NSCLC组织中ERCC1的表达与铂类药物耐药的关系已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均有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ERCC1基因过度表达与宫颈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宫颈癌患者术后标本,分为化疗敏感及耐药组。采用 RT-PCR 及 Western Blot 分别从核酸及蛋白水平检测 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化疗敏感患者相比,耐药患者 ERCC1基因 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ERCC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宫颈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ERCC1基因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化疗耐药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RCC1基因过度表达与宫颈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宫颈癌患者术后标本,分为化疗敏感及耐药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核酸及蛋白水平检测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化疗敏感患者相比,耐药患者ERCC1基因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ERCC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宫颈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为肿瘤减灭术和手术后铂类药物化疗.虽然大多数患者最初对铂类药物敏感,但部分患者在多次复发后会出现铂耐药.此外,卵巢癌是一种具有复杂分子和基因改变的异质性疾病,特异性分子靶点的鉴定将会更深入地了解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获得更有效、生物安全性更高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铂类药物是肺癌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首选化疗药物之一,其通过损伤DNA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变化是引发肿瘤患者对铂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分子学基础,DNA损伤修复通路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DNA修复能力的改变有关联,核苷酸切除修复通路(NER通路)及碱基切除修复通路(BER通路)相关基因的SNPs对修复铂类药物引起的DNA损伤起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关于NER通路及BER通路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敏感性及预后之间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胰腺癌细胞、原位异种移植的原位胰腺癌小鼠模型和临床胰腺癌组织标本中铜转运蛋白1(copper transporter 1, CTR1)的表达,并验证铜螯合剂四硫代钼酸铵(ammonium tetrathiomolybdate, TM)通过调控胰腺癌细胞中CTR1的表达对胰腺癌的抑制效果。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临床胰腺导管癌及距肿瘤0.5~1 cm的癌旁组织标本中CTR1和抗氧化蛋白1(ATOX1)的表达情况。采用PANC-1细胞构建5只原位胰腺癌裸鼠模型,收集胰腺癌组织中及对应的正常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TR1和ATOX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标本进行比较。采用10、30、50、100 μmol/L TM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 24 h、48 h、72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50 μmol/L TM处理PANC-1 24 h、48 h后,划痕实验检测PANC-1细胞侵袭能力变化;10、30、50、100 μmol/L TM处理PANC-1 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CT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采用PANC-1细胞建立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TM(0.3 mg/d,1.0 mg/d)灌胃24 d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提示,22例临床胰腺导管癌患者组织标本中,19例(86.36%)出现CTR1高表达,且在PANC-1裸鼠原位移植瘤组织中CTR1同样高表达。使用TM处理PANC-1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程度随着TM剂量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细胞迁移能力下降;胞内CTR1、VEGF和CyclinD1的表达均随着TM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ANC-1荷瘤裸鼠在给予不同剂量TM后,肿瘤生长出现抑制,TM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减小更为明显(P<0.05)。  结论  胰腺癌中CTR1表达异常增高,针对这一靶点使用铜螯合剂治疗可能有助于抑制胰腺癌生长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肠胃清逆转人结肠癌耐草酸铂(oxaliplatin,L—OHP)细胞(HCT116/L—OHP)的耐L—OHP作用,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探讨其逆转耐药作用与细胞内铂含量,细胞摄入、排出L—OHP以及铜转运蛋白等的关系。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确定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明确药物血清对HCT116/L-0HP细胞耐L-OHP的逆转作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中铂的浓度,并检测加入药物血清后细胞内铂含量以及L—OHP摄入和排出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铜转运相关蛋白人铜转运蛋白1(humancoppertransporter1,hCTRl)、铜转运蛋白0t链(ATPaseCu”transportingalphapolypeptide,ATP7A')、P型铜转运ATP酶(copper—transportingP—type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7B)、谷胱甘肽S一转移酶n(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的表达。结果:7.5%药物血清联合L—OHP对HCTll6/L—OHP细胞作用后,HCT116/L-OHP细胞对L—OHP的敏感性增加,半数抑制浓度由89μg/mL下降到32.45μg/mL,逆转指数达到2.74。HCTll6/L—OHP细胞内铂含量比HCT116细胞株降低;HCT116和HCT116/L—OHP细胞株经过7.50A中药血清联合L—OHP处理后,胞内铂-DNA含量比单独L—OHP处理细胞增加。肠胃清药物血清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及HCT116/L—OHP对L—OHP的吸收,同时抑制其排出。肠胃清药物血清联合L—OHP处理后HCT116/L-0HP细胞中ATP7A、ATP7B表达量相对于单独L—OHP处理者减少,hCTR1蛋白表达增多,但对GST-π、MRP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肠胃清通过上调hCTR1蛋白的表达,下调ATP7A、ATP7B蛋白的表达,促进HCT116和HCT116/L—OHP细胞对L—OHP的摄入,抑制其对L—OHP的排出,增加细胞内铂-DNA加合物含量,从而逆转其耐药株HCT116/L—OHP对L-OH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肿瘤多药耐药(MDR)和抗凋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放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MDR的产生主要与肿瘤细胞高表达ABC超家族外排泵与肿瘤细胞本身所表现的凋亡抑制有关。本文针对肿瘤细胞的MDR与抗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因子和酶的关系以及它们与ABC超家族转运体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陈赐慧 《医学综述》2011,17(21):3256-3260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进展、侵袭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很多肿瘤表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预后不良相关。目前针对抗血管生成治疗,一部分在初始治疗即出现耐药,而另外有些则在几个月的治疗后出现耐药。目前耐药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现综述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是一种多药外排转运体,对控制各种抗癌药物的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P-gp转运体作为生理屏障阻滞药物渗透,从而使药物发挥效应受限。传统的化疗增敏剂通过对转运体的调节可有效改善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并逆转多药耐药。本文将简要概述近年来有关P-gp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结构信息以及肿瘤耐药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杨柳  蔡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2,47(12):1436-1440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充分阐明。近年较受关注的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1(helper T lymphocyte 1,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学说,其中Th2细胞因子可直接或间接诱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异常分泌与CSU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此外,近年来Th17细胞因子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对CSU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相关细胞因子的药物治疗也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本文综述了Th2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CSU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后续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原药代动力学是高原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影响药代动力学参数改变的原因很多,以往的研究主要集 中于缺氧对肝药酶的影响,鲜见对缺氧条件下药物转运体的研究。药物转运体是主动转运药物通过细胞膜进入体内 和产生效应的关键因素,如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D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OAT)、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OCT)、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寡肽转运蛋白(qligopeptide transporter,PEPT)等,其广泛存在于小肠的绒毛上皮细胞、肾小管上 皮细胞、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缺氧时肠道药物转运 体变化将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脏器中药物转运体变化将影响药物的分布范围,使药物的适应证发生改变,同样 也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肝、肾中药物转运体的表达发生改变将影响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率,使药物 在体内的驻留时间发生改变,影响药物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18.
马学芹 《医学综述》2013,19(8):1386-1388
Graves病(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类型,占85%~90%,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淋巴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h1、Th2、Treg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其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Th17及其相关因子可能在G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Th1、Th2、Th17及Treg与G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是一类位于小肠黏膜(SGLT1)和肾近曲小管(SGLT2和SGLT1)中的葡萄糖转运基因家族.其中,SGLT2是一种低亲和力的转运蛋白,在肾脏中特异性表达并且在近曲小管葡萄糖重吸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选择性地抑制SGLT2,即可通过增加尿糖的排出来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