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米诺环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4月龄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50~3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安慰剂组(vehicle 组)和米诺环素组(minocycline组),每组各12只.采用经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各组于处理后24 h经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运用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方法 检测大鼠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 HE染色显示:SAH组大鼠海马CA1正常神经元数量(67.42±20.35)个较sham组(145.5±21.23)个明显下降(P<0.01),米诺环素组正常神经元数量(125.73±24.67)个较SAH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显示:sham组大鼠海马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低(1.94±0.39)%,SAH后24 h MMP-9表达明显增高[(103.60±7 72)%,与sham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米诺环素组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74.52±6.47)%,较SAH组明显降低(P<0.01)].明胶酶谱检测显示:sham组大鼠海马未检测到活性[(0.39±0.23)%]、SAH组MMP-9活性(201.81±6 31)%较Sham组明显增高(P<0.01);米诺环素组MMP-9活性(148.96±6.02)%较SAH组明显降低(P<0.01).TUNEL检测显示:sham组海马神经元未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SAH后24 h 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192.17±6 31)个],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诺环素组凋亡阳性细胞数(91.17±7.78)个较SAH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米诺环素能够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对早期脑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米诺环素抑制MMP-9活性及其蛋白表达,减轻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皮层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牛磺酸组,实验第1天至第7天,牛磺酸组用50 g.L-1牛磺酸生理盐水溶液按200 mg.kg-1灌胃,每日1次;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用4 mL.kg-1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实验第8天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皮层中MMP-3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损伤组大脑皮层MMP-3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1),牛磺酸组大脑皮层MMP-3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低于脑损伤组(P<0.05)。结论牛磺酸可通过下调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皮层MMP-3的表达发挥对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6h后脑皮层组织NFκBp65和IκBα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脑皮层组织ICAM-1、TNF-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组织核蛋白NFκBp65(107.1±24.18vs313.09±23.35,P<0.05)表达明显增多,而胞浆蛋白NFκBp65(221.72±19.44vs125.82±25.07,P<0.05)、IκBα(382.98±55.21vs184.37±20.40,P<0.05)表达明显减少;EA可升高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组织胞浆蛋白NFκBp65、IκBα表达、降低核蛋白NFκBp65表达;同时可降低脑皮层组织ICAM-1、TNF-α的表达。结论EA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p65活化及降低脑皮质中ICAM-1、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以及心室重构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 h存活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模型+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500 mg.kg-1.d-1,饮水给药)。另设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饲普通饮水。术后6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印迹法检测MMP-2,Van Gieson染色测胶原容积分数;压力传感器记录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模型+卡托普利组大鼠的心室功能明显降低(P<0.05),卡托普利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功能(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模型+卡托普利组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胶原比均升高(P<0.01),全心质量/体质量(THW/BW)及左心室实际质量/体质量(LVW/BW)显著增加(P<0.01);但卡托普利干预后CVF、Ⅰ/Ⅲ胶原比及THW/BW、LVW/BW均低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非梗死区MMP-2和TNF-α表达升高(P<0.01);卡托普利干预后MMP-2和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心脏TNF-α和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赵岩  李闻 《海南医学》2013,24(9):1249-1252
目的探讨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巨噬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体重300~350g的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梗阻性黄疸组(OJ)、胆汁外引流组(ED)、胆汁内引流组(ID)及假手术对照组(SH)。于二次术后第7天留取末端回肠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肠黏膜CD68及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四组大鼠模型均成功建立。梗黄时大鼠肠黏膜CD68及TNF-α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平均光密度升高[(0.58±0.050)、(0.28±0.034),P<0.01;(0.34±0.042)、(0.14±0.021),P<0.01]。黄疸由胆汁内引流术解除后,大鼠肠黏膜CD68的表达与梗阻性黄疸组相比明显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0.49±0.049),P<0.05];黄疸由胆汁外引流术解除后,大鼠肠黏膜CD68表达水平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0.55±0.076),与梗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胆汁内外引流术解除黄疸后,大鼠肠黏膜TNF-α表达受到抑制,平均光密度均降低[(0.29±0.034)、(0.33±0.030)],但内引流组较梗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外引流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肠黏膜免疫屏障受损,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分泌紊乱,胆汁内引流术能显著降低肠黏膜炎症因子的分泌,但胆汁外引流术却不能改善这一状况,提示梗阻性黄疸术前通过胆汁内引流术解除要优于胆汁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6):696-701
目的:探讨IL-1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 1 d组、SAH 3 d组、SAH 1 d+IL-10组、SAH 3 d+IL-10组,每组各12只。SAH模型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IL-10在SAH建模后30min内通过立体定向侧脑室穿刺给予。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SAH后IL-10的表达,通过尼氏染色和HE染色评估IL-10对SAH早期脑损伤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NF-α和IL-1β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评估SAH后小胶质细胞变化,并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SAH 1 d组大鼠脑组织Wills环周围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HE染色可见皮层组织疏松,神经元肿胀、核变形边集;SAH 1 d组及SAH 3 d组IL-10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669,P=0.9398)。与假手术组对比,SAH 1 d和SAH 3 d组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001)。SAH后小胶质细胞明显活化。IL-10可缓解SAH 1 d组神经元损伤,减少SAH 1 d组及SAH 3 d组TNF-α及IL-1β的表达(P<0.0001),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结论:炎症反应在SAH早期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SAH后小胶质细胞迅速激活,并通过释放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造成损伤。IL-10可通过缓解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SAH后早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岳四海  刘献志  张宏凤 《重庆医学》2013,(29):3518-3520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动物模型,对ADAMTS-4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分对照组和SAH组,通过检测大鼠海马ADAMTS-4的表达及脑内伊文氏蓝(Evans Blue,EB)的浓度,并通过股静脉注射ADAMTS-4抑制剂-α2巨球蛋白进行干预等,探讨ADAMTS-4的表达与BBB通透性的相关性。结果 SAH后24hADAMTS-4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脑内EB浓度于出血后12h明显升高,ADAMTS-4蛋白表达与脑内EB浓度成正相关(r=0.917,P<0.05)。经α2巨球蛋白干预后,SAH后48hADAMTS-4蛋白表达较非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脑内EB浓度较非干预组亦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 ADAMTS-4可能参与了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大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mRNA和蛋白表达、血浆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含量、基底动脉管径和管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探讨SAH后早期大鼠COMT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以视交叉前池单次注血法构建大鼠SAH模型。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SAH后早期各个时相点(SAH后6、12、24、48、72 h)纹状体组织内COMT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相应时相点血浆CA含量。HE染色后测量大鼠相应时相点基底动脉管径和管壁厚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AH组大鼠在建模后6 h见COMT mRNA和蛋白表达开始增高(P<0.01),12 h时达到高峰(P<0.01),24 h后开始下降(P<0.01),48 h时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应时相点水平(P<0.01),至建模后72 h时接近正常水平(P>0.05)。SAH组大鼠在建模后6 h即见血浆CA含量升高,24 h时达到峰值,24 h后开始下降,至72 h后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应时相点水平。SAH组大鼠在建模后12 h基底动脉的管径明显缩小和管壁明显增厚(P<0.01),至建模后24 h最明显(P<0.01)并持续至建模后48 h(P<0.01);建模后72 h,基底动脉的管径和管壁厚度已接近正常大小(P>0.05)。结论实验性SAH可以诱导SAH后早期大鼠纹状体COMT表达增高;SAH后早期CA含量明显升高并伴有CVS发生;SAH后早期CVS和血浆CA含量增高可能与SAH后早期COMT表达增高不够充分和持久有关。  相似文献   

9.
MMP-9/TIMP-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的表达变化与继发脑损伤的关系。方法荧光实时定量RT-PCR分别测定MMP-9mRNA和TIMP-1mRNA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早期不同时程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分含量,光镜和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外伤后1?h大鼠脑组织中MMP-9mRNA开始增加,伤后12h达到高峰并持续7?d(P<0.01);TIMP-1mRNA表达6h明显升高,24h达高峰,表达量增加1倍,并持续7d(P<0.01)。脑组织含水量比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加,光镜及电镜下可见炎性反应和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破坏、神经元变性水肿和坏死,72h损伤最重。 结论大鼠外伤后诱导MMP-9mRNA和TIMP-1mRNA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脑水肿和神经元损伤的继发脑损害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Cef)治疗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后TLR4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Cef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SD大鼠脑损伤模型,Cef治疗组于致伤前5d注射Cef(200 mg/kg),连续5d.通过干湿比重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脑皮层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皮层TL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脑损伤组比较,Cef治疗组明显减轻液压冲击性脑损伤的脑组织含水量(P<0.05),降低大鼠脑皮质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P<0.05),明显下调TLR4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论 Cef可以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脑水肿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次脑损伤(SBI)大鼠脑皮层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α (mGluR1α)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单纯脑损伤、脑损伤合并SBI 3组. 在Marmarou大鼠加速性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以抽血造成低血压为SBI指标. 在伤后不同时间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研究. 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相比,单纯脑损伤组脑皮层mGluR1α阳性神经元在伤后1 h表达明显增加, 为13.9±3.2(P<0.05),24 h达到15.3±3.7的峰值(P<0.01);脑损伤合并SBI组mGluR1α阳性神经元表达在伤后0.5 h即明显增加:13.5±3.8(P<0.05),伤后6 h达高峰:15.6±3.7(P<0.01). 结论在弥漫性脑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 mGluR1α改变可能是导致脑损害加重的因素之一, 合并SBI组脑皮层mGluR1α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增强和高峰的提前提示mGluR1α参与缺血过程.  相似文献   

12.
Miao CM  Luo Q  Wang WW  Kang JS  Shi GY  Li HY  Zh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507-1509
目的 探讨FKHR、AKT蛋白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SAH+尼莫地平组,每组8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Wistar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Loeffler法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皮质中FKHR(FOXO1)、P-FKHR、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神经行为评分与假手术组(4.81±0.06)相比,SAH组(2.49±0.34)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降低(P<0.05),FKHR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AKT的表达变化不明显,P-AKT/AKT及P-FKHR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而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后,神经行为评分明显升高(P<0.01),P-AKT/AKT及P-FKHR的表达亦升高(均P<0.01).结论 P-AKT及P-FKHR参与了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损伤过程,而尼莫地平通过上调P-AKT及P-FKHR的减轻SAH所致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中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2(spermidine/spermine-N1-acetyltrans-ferase2,SSAT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88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40)和心肺复苏组(n=40)。其中假手术组和心肺复苏组再分为1、8、24、48、72 h 5个亚组,每亚组8只。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HIF-1αmRNA和HIF-1α、SSAT2蛋白的表达。结果 SSAT2的表达在复苏后明显降低,1 h[(0.314±0.027),P<0.01]表达最低,随后逐渐升高(P<0.01),至72 h[(0.731±0.024),P>0.05]时回升到正常对照组水平(0.736±0.02),而假手术组SSAT2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HIF-1αmRNA的表达在复苏后1 h[(0.245±0.021),P<0.05]时降低,但8 h[(0.430±0.019),P<0.05]时明显增强,后24 h[(0.387±0.018),P<0.05]、48 h[(0.385±0.019),P<0.05]下降,至72 h时回落到正常对照组水平(0.343±0.022);但HIF-1α蛋白在复苏后1 h[(0.755±0.012),P<0.01]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P<0.01),至72 h[(0.033±0.002),P<0.01]时仅轻度增高,而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能检测出HIF-1α表达。SSAT2表达与HIF-1α表达在复苏后72 h内呈负性相关(r=-0.945,P<0.01),SSAT2表达与HIF-1αmRNA表达在复苏后8~48 h呈负相关(r=-0.614,P=0.01)。结论在心肺复苏后一定时间内,大鼠脑组织SSAT2表达减弱,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表达,提示SSAT2对HIF-1α蛋白、HIF-1αmRNA可能起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腺苷A1受体(adenosine A1 receptor,A1R)的表达差异与幼年和成年大鼠皮层注射FeCl3所致痫性发作的相关性及其在大鼠痫性发作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12只成年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皮层注射生理盐水和FeCl3;18只幼鼠分为3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处理同对应成年大鼠;干预组大鼠皮层注射FeCl3前30 min行腹腔注射A1R拮抗剂(DPCPX)处理。大鼠被严密观察6 h后处死,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脑脊液中MDA含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注射皮层A1R表达。结果模型组、干预组大鼠出现典型的痫性发作;幼鼠模型组较成年鼠模型组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增多[(12.70±7.63)次vs(3.20±2.37)次,P<0.01];干预组[(13.10±7.71)次]与幼鼠模型组之间典型癫痫发作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幼鼠模型组癫痫发作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与成年鼠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10.17±6.73)min vs(2.43±1.87)min,P<0.01];干预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最重,持续时间最长(14.25±5.82)min,与幼鼠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注射区域脑皮层A1R mRNA表达下降(P<0.05),且幼鼠较成年鼠表达下降趋势更为明显(P<0.05);干预组注射区域脑皮层A1R mRNA表达与幼鼠模型组比较,下降更为显著(P<0.05)。A1R蛋白表达趋势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脊液中MDA表达升高(P<0.05),且幼鼠较成年鼠表达升高趋势更为明显(P<0.05);干预组幼鼠脑脊液中MDA表达与幼鼠模型组比较,升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 MDA升高和A1R下降程度不同,可能是幼年和成年大鼠不同痫性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TNF-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并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实验设对照组(control)、TNF-α组(TNF-α)、二甲双胍 TNF-α组(Metformin TNF-α)、二甲双胍组(Metformin)。分别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ELISA检测MMP-2、MMP-9的分泌;RT-PCR检测MMP-2、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以及各组细胞核内NF-kB、胞浆IkB的表达。结果: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均显示TNF-α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etformin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etformin TNF-α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TNF-α组(P<0.01); TNF-α组MMP-2、MMP-9、NF-kB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IkB的表达则降低(P<0.01)。Metformin TNF-α组较TNF-α组MMP-2、MMP-9、NF-kB的表达则显著下降,IkB的表达则升高(P<0.01)。Metformin组细胞内MMP-2、MMP-9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上清中MMP-2、MMP-9的含量以及细胞内NF-kB、IkB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其抑制作用与MMPs表达量的下调及NF-kB信号通路的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平  李彤  朱斌  袁彬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398-401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手术+葛根素组,手术组,假手术组(各30只)。每组又分五个不同时间点(6h,12h,24h,48h,72h),手术+葛根素组大鼠应用葛根素干预治疗,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大鼠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用SAB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时间点缺血脑组织TNF-α、TGF-β1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葛根素组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TGF-β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手术+葛根素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TNF-α的表达均较手术组显著下降(P<0.01,P<0.05);TGF-β1的表达均较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TNF-α因子的表达,诱导TGF-β1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Slit2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lit2,rhSlit2)对内毒素诱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葡萄膜炎(endotoxin-induced uveitis,EIU)的作用.方法 给予SD大鼠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rhSlit2(10、30、100 ng/眼).24 h后,将2 g/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注射到大鼠双侧后足底肉垫内(200 μg/鼠).LPS注射24 h后观察大鼠前房炎症并进行临床评分;取大鼠房水进行房水蛋白浓度测定和房水细胞计数;LPS注射24 h后摘除大鼠眼球,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大鼠眼部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大鼠眼部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眼部IL-6、TNF-α和PI3 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LPS注射24 h后,rhSlit2对前房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LPS+rhSlit2(100 ng/眼)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LPS+PBS组[(1.40 ±0.84)vs(5.60 ±0.97)分,P<0.01];HE染色可见各组大鼠眼内结构层次完好.与LPS+PBS组比较,LPS+rhSlit2(100 ng/眼)组眼内炎症细胞渗出数量明显减少[(65.21±18.38)×106/mL vs(319.60±28.88)×106/mL,P<0.01];房水蛋白浓度明显降低[(12.59 ±3.04)vs(31.50 ±3.09) mg/mL,P<0.01];眼内炎症因子IL-6(19.69±5.28 vs 77.09±12.61)、TNF-α(1.78±0.33 vs4.06±0.58)的mRNA表达降低(P<0.01);大鼠眼内IL-6(1.92 ±0.60 vs 4.42 ±0.11)、TNF-α(1.33 ±0.11 vs 1.69±0.21)和P-Akt(0.18 ±0.37 vs 0.55 ±0.34)蛋白水平也降低(P<0.01).结论 大鼠玻璃体腔RhSlit2预注射对内毒素诱导的SD大鼠葡萄膜炎具有抑制作用.RhSlit2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以抑制LPS诱导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脑平冲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和MMP-2/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120 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MMP-2/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脑组织含水量:模型组术后各时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各时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2)MMP-2/9水平:模型组术后各时点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MP-2蛋白表达在24~120h时点降低(P<0.05),12 h时点差异不明显(P>0.05);MMP-9蛋白表达在24 h、48h、120 h时点降低(P<0.05),12h和72h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MMP-2/9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含量的变化及灶周组织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以自体血注入法制备ICH模型,观察脑出血方干预后脑水含量和MMP-2/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ICH后脑水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1 d时和高剂量组各时间点脑水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1;MMP-2蛋白1 d开始表达,随时间持续增长;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中剂量组在3、7 d时明显增高,P<0.05;高剂量组在3、7 d时显著增高,P<0.01。MMP-9水平: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MMP-9蛋白1 d开始表达,在3 d达高峰,7 d时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低剂量组7 d时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1d时明显降低,P<0.05,3、7 d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出血方能有效降低ICH后脑水含量,拮抗脑水肿的发生,可能是通过抑制MMP-2/MMP-9蛋白表达而减少脑水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体成分C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表达情况,探讨C9、TNF-α在脑出血后脑水肿中的作用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和CVF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C9、TNF-α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并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干湿重法)。结果脑出血后2h开始表达C9,24 h达高峰;TNF-α24 h表达明显增加,48 h达高峰,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TNF-α的表达与C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33,P<0.05);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ICH后2 h开始增加,24~72 h达高峰(P<0.01),此后逐渐回落,1周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对侧半球相应部位及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9、TNF-α表达量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出血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VF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ICH组(P<0.01)。结论脑出血后补体级联激活C9及TNF-α表达明显增加,CVF干预后,C9及TNF-α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