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脑干、内耳迷路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CSA是颈椎病常见的一种类型,好发于40~60岁中年人,临床以眩晕、眼花、耳鸣、头颈疼痛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长期眩晕会导致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严重者可发生猝倒、昏厥、脑梗死等[1]。推拿手法治疗CSA具有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优势[2]。2009-12-2011-01,我们在常规推拿手法基础上加用穴位推拿振法治疗CSA患者78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SA)指的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全,临床上出现以眩晕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CSA是一种老年性的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对CSA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也因此导致临床治疗方法各异。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作者现根据国内外有关CSA的病机及其治疗的报道,给予浅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arterial,CSA)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软组织损伤及炎症等因素刺激和压迫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导致椎基底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以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症的病症。针灸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针灸治疗CSA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针刺治疗1.1体针于学平等[1]采用针刺颈椎棘突旁1寸与0.5寸夹脊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椎动脉型颈椎病(简称CsA)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椎动脉直接受压或梗阻或椎动脉管壁的痉挛而引起一组临床证候群。针灸治疗CSA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CSA的作用机理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病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常合并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一般认为,CSA是因为椎动脉周围软组织或椎体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位置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长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及生存质量。我们运用整脊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CSA 9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文妍  孟智宏 《河北中医》2012,34(12):1900-1903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四周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椎动脉型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姿势不正确、长时间使用电脑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问题,而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CSA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脑干、迷路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手法治疗是改善CSA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手法多样。为评价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CSA的临床疗效,笔者以仰卧位电脑床颌枕带牵引为平行对照,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足,临床上出现以眩晕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中医学将本病归属眩晕范畴,临床上一般都从眩晕角度进行辨证论治。2006年1月到2008年6月间,笔者采用辨证论治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CSA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失稳、钩椎关节增生等因素于头颈活动时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围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狭窄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现象。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并与药物治疗33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系因颈椎退行性变影响椎动脉对脑干或迷路供血而引起的以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针灸推拿疗法是治疗CSA的常用方法。笔者收集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依据循证医学(EBM)原理,对针灸推拿治疗CSA的临床研究方法学、干预措施、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以期寻找其内在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fiopa-thy.CSA)指的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全,临床上出现以眩晕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CSA发  相似文献   

13.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artey type,CSA)系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该型颈椎病发病率高,约占颈椎病的1/4,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本院门诊应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支配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循环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电脑普及、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遇增加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等因素,使CSA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CSA的治疗,中西医方法众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挑刺法为主,辅以传统的电针治疗,获显著疗效,尤其对大脑前后中动脉血流力学改变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广达  唐田  谢林 《河北中医》2023,(8):1379-1382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一种由于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迂曲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CSA病机为肝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湿痰内生,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椎动脉是大脑后循环起始部,与中医学络脉的结构和功能相符。虫类入药始见于《五十二病方》,其攻逐走窜、活血逐瘀、搜剔通络、无处不至的特性,在络病的治疗中优势显著,非植物药所能代替。常用于治疗CSA的虫类药可分为祛瘀通络类、化痰通络类与补益络虚类。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在CSA中的运用,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并重,以期为CSA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产生的原因多为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以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颈肩痛等范畴[2]。目前,CSA的治疗尚缺乏统一标准,而针刺、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疗效确切。2011-05-2012-12,我们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CSA 30例,并与丹参注射液联合颈复康颗粒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发病在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这为CSA造模起着指导作用,从而为中医药对其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就对目前CSA模型的构造及中医药对CSA治疗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治疗CSA的实验研究探明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文综述了CSA的发病机理、CSA与血瘀证的关系、活血化瘀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活血化瘀法防治CSA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井夫杰教授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的形成分骨性因素和非骨性因素,骨性因素主要是骨赘形成,颈椎失稳,小关节紊乱等压迫或牵拉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非骨性因素主要是软组织的炎症刺激,局部炎性物质的释放,刺激了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临证采用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该法针推并重、标本兼治,注重头面、改善血流,筋骨并重、调节曲度,选穴精当、事半功倍,改变体位、操作安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益脑推拿法尤其适用于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化,动力平衡失调,颈椎椎节失稳,颈椎骨错缝引起的CSA。部分CSA患者如果存在某侧椎动脉整体纤细于对侧,或某侧椎动脉先天缺如等特殊改变的体征,则不是此手法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文综述了CSA的发病机理、CSA与血瘀证的关系、活血化瘀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活血化瘀法防治CSA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