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编制针对医学生的科学方法学习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原则,在文献分析、前期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原始量表。随机整群抽取105名本科生进行预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初试量表。再次选取851名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通过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正式量表。采用SPSS 22.0和AMOS 22.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式量表由5个潜在变量、9个测量变量和51个题项组成,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7,整体重测信度为0.89,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和KMO(Kaiser-Meyer-Olkin)值均大于0.80,平均方差抽取量均大于0.50,拟合度检验P=0.155,拟合质量良好(χ2/df=1.41,RMR=0.04,RMSEA=0.02等)。结论 科学方法学习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拟合度,可作为评价医学生科学方法学习行为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具有中医特色的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自报告量表(TCMPRO-COPD)的信度、效度。[方法]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同质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结果]TCMPRO-COPD由27个条目组成,涵盖疾病特征、证候要素、七情相关、活动受限和社会活动5个领域,经临床250例病例对比分析,量表平均完成时间8.85 min,重测信度、分半信度较好,克朗巴赫系数α(Cronbach’α)为0.899,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量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与健康人显示良好的区分效度。[结论]TCMPRO-COPD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应用于COPD的中医生存质量评价,同时在因子分析方面暴露出量表维度结构存在不足,需进一步研究和微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自编简易临床失语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方法: 对符合标准的45例正常受试者和46例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自编简易临床失语量表的2次评估:不同评定者间评估、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量表评估。计算本量表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评定者间信度及校标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 结果: 简易临床失语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67~0.990;量表克龙巴赫α系数为0.873;评分者间信度为0.862~0.992;因子分析KMO为0.825;区分效度P<0.001;校标效度为0.805~0.953。 结论: 简易临床失语量表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障碍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并编制问卷。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半构式调研访谈,构建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概念及结构,编制具备合格信效度的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通过方便取样对四川多所高校医学生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00份用于项目分析,400份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400份问卷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采用AMOS 26.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正式问卷包括职业个性、职业心理能力、职业认同3个分量表,由13因子共61个题项组成。问卷总体Cronbach’s α=0.947,总问卷及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5~0.947,3个分量表与总问卷相关系数为0.850~0.869,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GFI=0.945,AGFI=0.906,NFI=0.936,RFI=0.906,IFI=0.957,TLI=0.935,RMSEA=0.070)。结论 职业个性、职业心理能力、职业认同是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要素,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作为测评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编制的健康亚健康状态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估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研究,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效果提供科学的、定量的评估工具.[方法] 以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和健商理念作为问卷编制理论指导,在广泛查阅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经开发的相关问卷或量表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头脑风暴法形成条目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南开区某社区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居民(非疾病状态居民)进行调查,用t检验、相关系数、因素分析三种统计方法筛选条目,形成健康教育效果评估问卷.用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检验问卷信度;用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检验问卷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因子载荷值在0.65~0.87之间,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3个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68.80%;Cronbachs''α系数在0.75~0.89之间;各维度和总分的重测信度在0.79~0.90之间,各维度和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小于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良好,支持3因素模型;效标效度结果显示,各维度及总分和健商量表的效标指数在 0.49~0.80之间;区分效度结果显示,女性在各维度和总分上,高于男性,46~55岁年龄组被试的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两维度及总分高于45岁以下年龄组(P<0.01或P<0.001).[结论] 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估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作评估社区健康亚健康状态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压力对军校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军校医学生压力、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应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大学生压力量表(SSCS)及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211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关系。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3.8%。社交焦虑和压力各维度之间及心理弹性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均<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对压力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χ2/df=2.08,P<0.05;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0.074,比较适配指数=0.98,规准适配指数=0.97,增值适配指数=0.98)。军医院校男生较女生压力更大[(24.67±15.01)分vs(20.17±13.07)分,t=2.17,P<0.05]。结论心理弹性在压力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加强对军校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学生自尊、心理灵活性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接纳与行动问卷(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Ⅱ,AAQ-Ⅱ)、认知融合分问卷(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fusion,CFQ-F)对重庆市某医科大学78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医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不同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F=6.53,P<0.05);医学生心理健康、自尊与心理灵活性三者之间两两相关(r=-0.528~0.694,P<0.01)。心理灵活性在医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03%。结论 自尊可以直接对医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正向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心理灵活性间接影响心理健康。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军校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心理弹性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考察心理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骨干身份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以及成就动机量表对109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军校医学生主动性人格、心理弹性与成就动机三者总得分之间显著相关(均P<0.01);②主动性人格能显著预测成就动机水平(a=0.454,P<0.001),心理弹性能显著预测成就动机水平(b=0.231,P=0.019);③心理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c’=0.300,P=0.003);④骨干身份调节了心理弹性对成就动机的作用(index=0.338,95%CI为0.057~0.881)。心理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成就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对于骨干学员影响显著(Effect=0.381,95%CI为0.085~1.005),而对非骨干学员影响不显著(Effect=0.043,95%CI为-0.069~0.252)。结论 军校医学生主动性人格部分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影响成就动机水平,这一影响还受到骨干身份的调节,提示军校教育要从多方面提高学员的成就动机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压力、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水平,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军校医学生225名,采用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第五版(PTSD Checklist-5,PCL-5)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A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并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对心理测量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22.2%(50/225)的被试SAS分数达到阳性标准,30.7%(69/225)的被试PCL-5分数达到阳性标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SS总分与CPSS(r=-0.315,P<0.01)、SAS(r=-0.336,P<0.01)、PCL-5(r=-0.137,P<0.05)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家庭支持得分显著负性预测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压力(B=-0.595,P<0.001)、焦虑(B=-0.635,P<0.001)、PTSD水平(B=-0.769,P=0.006)。结论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对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压力、焦虑、PTSD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信效度检验分析。方法 首先成立研究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研究小组成员反复讨论并邀请影像专科护士讨论、修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形成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构建的指标体系为依据编制问卷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果 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一级指标影像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影像专科护士护理实践技能、相关能力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5、0.934、0.924。指标体系总体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指数(S-CVI)为0.977,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2~1.000。一级指标与指标体系总体相关系数为0.800~0.936(P<0.05),二级指标与相应一级指标相关系数为0.562~0.972(P<0.05),三级指标与相应一级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62~0.914(P<0.05)。结论 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问卷信度良好,内部结构一致,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靠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1.
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和谐医患关系的构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务社会工作者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角度介入医患关系,从而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保障的其他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人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然而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却难以担当此任,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变革,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我国社会救助的法律地位,保障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人格五因素模式与社会人格的健全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介绍了国际长期研究的“人格研究前沿最新结论”-“大五”人格模式,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人格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中国要摆脱社会传统遗留的病态社会人格的历史包袱,就要敢于正视自身的社会人格缺陷,努力自主地转变为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健全社会人格,也才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的特点。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20名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预后不良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各项分值均低于预后良好者。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社会支持水平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下,预后不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加明显,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02-106
目的评价社会技能训练改良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进行短期随访。方法选择宁波市康宁医院精神科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EpiInfo(2000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社会技能训练改良技术,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量表(PANSS)评分、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与简易人格问卷(NEO-FFI)评分,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再次对比数据结果。结果干预结束后:PANSS评分两组患者阳性症状与一般症状方面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PI评分各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O-FFI评分两组患者(N)、(E)、(A)、(C)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PANSS评分观察组3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PI评分各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O-FFI评分两组患者(N)、(E)、(A)、(C)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社会技能训练改良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升社会功能及稳定人格特征,值得临床应用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赵玮  梁慧敏  赵玥 《医学与社会》2012,25(10):56-57
在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目的实现,当代医德建设应是多方位、立体的.本文从改变医学唯科技化、失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医德的社会管理、医院监管、医德的民众环境方面营造医德建设的社会大环境,使维护医德建设成全民性的认知行为,从而提高医德建设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育妇女个性特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不育妇女的个性特征、社会支持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育妇女有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好掩饰的个性特征,她们获得的社会支持比已生育的健康女性少;不育妇女的社会支持情况与其情绪稳定性及个性类型密切相关,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的不育妇女不易于接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会实践对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方法 通过组织研究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开展针对基层医院的医学讲座、针对居民的健康宣教,并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结果 参与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检验和实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化.社会实践是培养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的重要平台.结论 大力开展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对南京地区两所高校的3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其中,男生的社交焦虑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网络社交行为显著相关,社交苦恼和社交回避可以显著预测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社交苦恼能显著预测网络交往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吴凡  绳宇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744-2748
背景 随着年龄增长、社会角色减少以及各种负面生命事件的产生,老年人成为社会隔离的高危人群。社会隔离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结局,而健康促进行为是促进健康的保护因素,但目前尚缺乏社会隔离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关系的研究。目的 分析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状况以及不同社会隔离状态下的健康促进行为差异。方法 于2017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及石景山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辖区域的485例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进行调查。结果 485例老年人中存在社会隔离者111例(22.9%),存在家人隔离者62例(12.8%),存在朋友隔离者135例(27.8%)。健康促进行为总分范围为40~160分,平均(101.61±16.58)分。不同年龄、性别、月收入、居住方式、身体状况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方式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社会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家人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得分低于无家人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朋友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朋友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将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朋友隔离的影响较社会隔离和家人隔离范围更广。社区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以此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