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成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参照相关文献中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特征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调查广州大学在校全日制学生,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亚健康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脾虚湿蕴、肝肾两虚、湿热蕴脾、心肾不交。结论:中医药对大学生亚健康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证候,中医证候与体质学之间的联系,辨证分型、证候的本质研究四个方面对亚健康的证候学研究做一简要述评。回顾以往的证候学研究多来源于文献描述和专家个人经验,提出将量表学的评价方法引入到证候学领域,通过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学相结合,促进亚健康中医证候诊断的科学化、规范化,揭示亚健康不同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3.
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建立“亚健康状态”知识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计算机学、数学、国际量表学等有关原则,依据GB/T1.1—2000和ZY/T001.1-94标准表述方法,拟定《亚健康基本证候调查表》,通过对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多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症状及证候分布。结果对2133份亚健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畏寒、疲乏、自汗、记忆差、易怒、气短、心悸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痰、郁、瘀、气滞、津亏等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脾、肾、肝、胆、胃、肺等;以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郁气滞、脾虚湿困、痰气互结、肾阴虚、肾阳虚、气虚证、肝郁化火、湿热蕴结等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基本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亚健康现状及中医证候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从而“未病先防”,防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本文从亚健康的中医学概念、中医学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分型方面进行综述,对亚健康的中医证候研究做了总结,从而为亚健康研究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中医辨证治疗亚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亚健康状态证候评价体系尚无统一标准的现状,提出以证素为切入点,建立《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九大维度,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数学、统计学、循证医学等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构建合理的亚健康状态证候诊断标准,并选择多项指标联合试验,来探索亚健康状态相关性指标,最终形成亚健康状态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规范与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北京市部分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分布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基本证候,为制订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15家单位中筛选出一年内进行过健康体检的非疾病人群,采取问卷调查与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结果应用EpiData2.0进行数据录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身心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 北京部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67.6%.亚健康人群身心症状以疲乏、身体疼痛、头昏沉等为主.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其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为主;亚健康状态人群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脾脏、肾脏、心脏.结论 了解和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身心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预防、干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状态证候——体质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三者概念的解析,阐明了证候与体质的区别和联系,病理性体质不等同于亚健康状态,基于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和优势,提出在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研究中,应以重大、常见、多发性疾病的潜临床期和临床前期为依托,探寻亚健康状态下反应疾病量变积累的证候和体质的靶向指标,将会对亚健康及疾病防治带来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亚健康员工中医证候特征和其主要证型。方法:采用问卷和传统中医诊疗方法,对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根据阳性症状发生频数及均数将亚健康症状分为12项主要症状,19项常见症状和3项少见症状。33.3%者舌象正常,13.7%为平脉,72.2%面色正常。主要证候特征为虚证,主要证型为心肾不交、肾阳不足、气虚证、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结论:通过对综合医院亚健康状态205例员工症状、舌脉象和面色等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出其中医证候特征和主要证型,为医院亚健康员工针对性地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部分人群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北京市部分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分布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基本证候,为制订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北京市15家单位中筛选出一年内进行过健康体检的非疾病人群,采取问卷调查与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结果应用EpiData2.0进行数据录入,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身心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北京部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67.6%。亚健康人群身心症状以疲乏、身体疼痛、头昏沉等为主。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其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为主;亚健康状态人群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脾脏、肾脏、心脏。结论了解和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身心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预防、干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亚健康中医证候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成因,以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参照相关文献自行制定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调查广州大学在职教师,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亚健康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脾虚湿蕴、肝肾两虚、湿热蕴脾、心肾不交。结论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形成是多因素的结果,通过对其中医证候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或方药打下基础,必将取得亚健康预防和治疗的丰硕成绩。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设计制作能够判断与测量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证候特征的量表。方法:根据量表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研讨等手段,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亚健康及中医证候的概念操作化、量表结构与类型的确定、条目池及其答案的产生、条目的筛选以及量表预调查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等过程,设计制作测量量表。结果:形成了以自填式与封闭式为主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测量量表,量表主体结构内含4大部分,即躯体功能状况、心理功能状况、社会功能状况与中医特异状况,将其内容归类为15个主要方面,共由120个条目组成。结论:本量表可对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进行判断与测量,揭示亚健康人群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基本证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亚健康状态相关文献的调研,建立亚健康状态知识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计算机运用、数学、国际量表等有关原则,依据GB/T1.1-2000和ZY/T001.1-94标准表述方法,拟定<亚健康证候量化诊断标准>,通过临床验证,对需要增减的证候诊断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处理后,确定最终的<亚健康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亚健康状态体质和证候的总结,初步梳理出对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的基本思路,对比分析疾病状态下体质与证候的规律,进而探讨"亚健康-体质-证候"关系轴应用思路。认为健康、体质、亚健康、疾病、证候等状态是一个交叉变化的过程,通过横向对比建立"亚健康-体质-证候"关系轴从而揭示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方法进行心力衰竭中医信息条目的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预调查。结果通过对心力衰竭中医信息条目的文献回顾,总结既往研究有关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特征;制定专家咨询表,广泛征求不同地区专家的意见,就其对心力衰竭证候分布规律的认识进行归纳;制定进行预调查,检验临床医师及心力衰竭患者对调查内容理解程度、反应程度,据反馈的信息对相关条目进行调整,形成正式流调表。结论总结前期文献研究成果,集成当代专家集体智慧,科学地制定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流行病调查表,是进一步实施流调研究的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定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方法 进行心力衰竭中医信息条目的 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预调查.结果 通过对心力衰竭中医信息条目的 文献回顾,总结既往研究有关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特征;制定专家咨询表,广泛征求不同地区专家的意见,就其对心力衰竭证候分布规律的认识进行归纳;制定进行预调查,检验临床医师及心力衰竭患者对调查内容理解程度、反应程度,据反馈的信息对相关条目进行调整,形成正式流调表.结论 总结前期文献研究成果,集成当代专家集体智慧,科学地制定心力衰竭中医证候流行病调查表,是进一步实施流调研究的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中医证候实质的认识,应当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不同疾病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的分子基础。这对了解中医证的实质及临床辨证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快节奏亚健康人群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辉  曾强  尹岭  项平 《北京中医药》2009,28(6):409-412
目的 研究济南市快节奏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找出快节奏人群的亚健康相关症状和五脏相关证候的特性.方法 根据中国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起草的亚健康量表,组织研究生于济南市进行了2个月的健康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用Epidata3.2建库,数据经SPSS 14.0统计分析采用可靠性分析、频数统计、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 .结果快节奏人群亚健康的症状经标准化得分计算,经描述统计亚健康标识因子均值得分按降序排列,下限值取2.09.得出25个快节奏人群亚健康标识因子;亚健康中医证候的前三位依次是脾阳虚证,肝阴虚证,胃阴虚证.本流行病学调查经脏系证候与脏腑兼证所涉及脏腑进行聚类统计分析,中医证候分析证型与五脏相关顺序由多到少依次是脾、心、肝、肾、肺.结论济南市亚健康快节奏人群占快节奏人群的78.4 %.脾劳是亚健康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以心劳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相对于其他人群为调查对象的亚健康状态更为突出,要加大快节奏人群健康意识教育和心理训练,改良饮食习惯来进行亚健康防治.  相似文献   

18.
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特征调查问卷的研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目的:研制能够测量亚健康人群及其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调查问卷.方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亚健康以及亚健康中医基本证候概念的确定、操作化,问题与答案的产生,卷首语、填写说明的确定,问卷编码、预调查、信度、效度检验以及修订等过程,设计调查问卷.结果:形成了具有6个部分结构、124个问题条目的以自填与封闭式为主的调查问卷,即躯体状况、生活状况、情志状况、精力状况、禀赋状况与生活嗜好、社会环境状况.结论:该问卷的研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群的健康状态做出判断,揭示人群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部分城市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玉林、北海三个城市的城市居民进行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应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基本证候特征。结果:1 467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广西三城市亚健康人群以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脾虚湿盛)、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气虚、心脾两虚、肾阴虚、心气虚、脾肾阳虚、肝热脾虚、心肾不交等11类基本证候多见,各证候涉及脾脏最多,其次依次为肝、肾、心、肺。结论: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脾虚湿盛)、肝肾阴虚、湿热内蕴、脾气虚、心脾两虚、肾阴虚、心气虚、脾肾阳虚、肝热脾虚、心肾不交等11类证候是广西三城市亚健康人群的基本证候,可为中医预防及干预亚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以期初步掌握该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通过前期的大量文献工作,制定"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运用此表对102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预调查.结果 冠心病病位在心,主要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