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回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组40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阳性确诊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在诊断右心室肥大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常规静息十二导联心电图再进行心电向量图的检查,然后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对照。结果:诊断为顺钟向转位的常规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在符合右图心。室肥大诊断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向量图对右心室肥大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价值优于常规12导心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研究超声心动图超声法计算公式与心电图电压标准法对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方法:经超声心动图超声法计算公式诊断为左室肥厚的106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56例健康人均予以超声心动图、体表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并测身高和体重以计算体表面积。结果:106例经超声心动图超声法诊断为左室肥厚的患者心电图检出25例符合左室肥厚诊断标准,15例可疑左室肥厚。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受心外因素影响较大,而超声法计算公式可作为诊断左室肥厚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腔内团块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腔内团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心腔内团块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特点,其中10例进行了术后病理对照,20例进行了非手术临床复查随访。结果:心脏肿瘤8例,其中黏液瘤5例,转移瘤3例;血栓1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10例,结核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腔内团块显像清晰,实时动态,诊断信息丰富,可作为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敏  潘丽  文佳 《广西医学》2008,30(3):375-376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周围血管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单侧肺动脉内附壁血栓2例,表现为右心负荷过重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未见明确栓子回声14例。16例彩色多普勒示三尖瓣反流在轻至重度之间,肺动脉高压在38~105 mmHg之间。结论系统全面动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确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惠媛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70-4671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82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结果超声心动图的阳性率为82.93%,明显优于心电图的6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超声心动图还是心电图,右心扩大伴右心衰患者的阳性率均高于单纯右心扩大患者,且超声心动图的阳性率要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心病的诊断中,相对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可以判断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单侧肺动脉内附壁栓子5例,6例仅表现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和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未见明显栓子回声。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影像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无创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源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阳性诊断率明显比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对右心扩大30.00%及右心衰诊断阳性率36.67%、S-T段降低30.00%、aVR导联R/Q≥1为35.56%,明显比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使用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和单一使用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相比,其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心尖部有肥厚症状,并伴随心尖部心腔变小;心电图显示患者出现特征性异常:T波伴随ST段有下移趋势,左心室电压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右室双腔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右室双腔心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右室双腔心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对照.超声检查内容包括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结果 132例右室双腔心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同时超声心动图还可发现合并存在的其他畸形,以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结论 右室双腔心临床上并不少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右室双腔心的首选方法.此外,超声提示诊断右室异常肌束是十分必要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检出率、检出部位及对心肌缺血检出率,分析两种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监测价值。结果12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12导联心电图对下壁、侧壁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ST段压低的检出率也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12导联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者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可较好检出心肌缺血及缺血部位,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A 45-year-old man was found to have an abnormal myocardial perfusion scan. He was asymptomatic, with no chest pain, breathlessness or palpitations. Clinical examination was unremarkable. The 12-lead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showed increased QRS voltage in leads V3-V6, and deep T-wave inversions noted in leads V3-V6, with an absence of septal Q waves. These ECG features were characteristic of apical variant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He underwent a coronary angiogram that revealed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and a left ventriculogram which showed apical HCM.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further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No drug therapy was instituted as he was asymptomatic. Apical HC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临床特点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 的优劣,研究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7 年10 月南昌大学第三附 属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急性CS 患者156 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 148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颅多普勒对比增强试验(cTCD)诊断PFO,并比较两组 PFO 及PFO 合并房间隔瘤(ASA)的发病率。以手术封堵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观察组中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和 经颅cTCD 两种检测方法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PFO 及PFO 合并ASA 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cTCD 检出PFO 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 性分别为75.8%(50/66)、88.9%(80/90)和83.3%(130/156);经胸右心声学造影检出PFO 的敏感性、特异性、 准确性分别为90.9%(60/66)、94.4%(85/90)和92.9%(145/156)。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急性CS 患 者中检出PFO 的敏感性、准确性均优于cTCD(P <0.05)。结论 不明原因急性CS 患者PFO 发病率高于正 常健康人群,其检查方法首选右心声学造影。经胸右心声学造影及cTCD 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确切的临床应 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Holter)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7例拟诊为冠心病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同期内(间隔≤1周)分别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12导Holter及二维多谱勒心脏超声心动图(2DE)检查,以CAG作为对照,以心超结果作为参考对12导HolterST段进行分析.结果:(1)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90.6%,64.7%,47.3% .(2) 12导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60%.对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检出率分别为68.96%,76.92%.单支组与多支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38%,100%;对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检出率分别为31.03%,100% ,单支组与多支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导Holter检测结果还表明冠脉狭窄程度越重ST段下移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心律失常检出率越高,且心律失常频度及复杂性越明显. 结论:12导Holter对冠心病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且无创、费用低,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全身性感染患者B型尿钠肽原(BNP)水平,并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阐明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n=35)和非心衰组(n=79),检测所有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采用Killip分级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与血浆BNP水平和LVEF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采用BNP水平检测、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和BNP水平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LVIDD值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t=8.985,P=0.039;t=11.459,P=0.028),LVEF值明显低于非心衰组(t=9.852,P=0.031);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90,P<0.05),与LVEF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785,P<0.05);BNP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BNP水平检测联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结论: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联合BNP水平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12导Holter、3导Holter和ECG对冠心病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Holter)、3导动态心电图(3导Holter)和常规心电图(ECG)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心病(CHD)思考,同期内(间隔小于1周)接受12导Holter、3导Holter及ECG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导Holter、3导Holter和ECG对CHD的检出率分别是86.7%、76.7%和46.7%,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l)。结论 在冠心病的检出方面,12导Holter优于3导Holter和EC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显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行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125例3岁以下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左右肺动脉、主肺动脉、心内结构性畸形的能力,评价心率对双源CT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双源CT显示发育不良肺动脉的能力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心内结构性畸形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双源CT在心率120/min以下时测量小儿肺动脉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双源CT诊断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的心外血管和心内结构性畸形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周海宁  陈权  张永恒  禹丽 《河北医学》2016,(10):1618-1620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52例,年龄3~65岁;在影像学引导下应用封堵器行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所有病例在术前及术后3d 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胸片、12导联心电图( ECG)检查,术后1、3、6、12个月、2年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65例手术成功,术后为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由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无正常值标准,本组研究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差异,将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转换为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从而换算出12导联同步心电图各导联R波振幅的正常值。方法:选择健康人心电图408例,以单导联R波振幅在正常范围作为对照组,12导联同步心电图 作观察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同一导联R波振幅测定对比。结果: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测定值对比,统计学处理,P<0.01~P<0.001,两组Ⅰ导联至V_6导联总回归系数为0.781,相关系数为0.967,呈密切相关。结论: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有明显差异,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转换为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的公式:单导联心电图R波振幅=0.781×12导联同步心电图R波振幅。根据公式可换算成12导联同步心电图各导联R波振幅正常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堵闭术后心脏电生理及几何形态的变化。方法:100例ASD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对比研究其经导管堵闭术前及术后1?d、1个月、3个月心电图(ECG) 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 测量指标的变化,ECG指标包括P R间期、QRS时限、 II导联P波振幅(PII)、RV1+SV5等,TTE指标有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室/左室(RVDD/LVDD)比率、收缩末期左房横径(LALD)、右房横径(RALD)、RALD/LAL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儿童组患者术后1?d与术前相比, RALD由(36±7)mm降至(34±8)mm,RVDD由(30±8)mm降至(26±7)mm,LVEF由(64±7)%升至(69±6)%; 术后1个月时,LALD由(29±7)mm增至(32±8)mm, LVDD由(36±6)mm升至(39±6)mm;术后3个月时,P R间期由(136±20)ms降至(125±13)ms,以上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成人组与儿童组变化相似;两组的QRS时限、PII和RV1+SV5至术后3个月时仍无显著变化。结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减轻了右心的容量负荷,使心脏的电生理改变恢复正常,逆转了心脏重构,对不同年龄的患者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