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种小檗的根皮、根木、茎皮,茎木及叶中小檗碱的含量,分布状态以根皮、茎皮较高,木部较低,叶中微量。  相似文献   

2.
草珊瑚根茎叶中异嗪皮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五个产地的草珊瑚根、茎、叶中异嗪皮啶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草珊瑚植物中根的异嗪皮啶含量最高,其次是茎,叶中最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贝母中浙贝乙素、西贝素、西贝苷等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用内标法分析了9种贝母药材中上述生物碱的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分离完全,并有较好的回收率和重现性,结论本法快速、简便、高效、为贝母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区带电泳及蛋白质和多肽的分析测定郭伟英,白秀珍,周凌,赵艳,杨菁,于东梅(生化测试中心)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技术。该技术的出现使电泳法在自动化程度上成为与高效液相包谱(HPLC)相类似的现代...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鲜根皮含芍药苷 ( paeoniflorin)、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苷、丹皮酚等。芍药苷是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镇痛、镇痉、镇静、抗炎等作用。目前 ,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和薄层扫描法[2 ,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捷 ,结果令人满意 ,为牡丹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 仪器与药品毛细管电…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细胞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法,对乳腺癌细胞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mR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中RImRN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细胞中的含量,揭示乳腺癌细胞中RI基因表达水平低下,可能导致RI合成不足,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7.
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对云南产木根皮、茎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根皮含量为茎含量的4.4倍。从化学成分的角度而言,在制药生产及处方用药中可用茎加量代替根皮使用,对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穿山甲及其炮制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穿山甲及其炮制品进行蛋白多肽电泳鉴定。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穿山甲及其炮制品蛋白多肽进行分析。结果:穿山甲及其炮制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图谱有明显的差异,重复性良好。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穿山甲及其炮制品的生药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在药物分析及分离上的应用进展拉希德,相秉仁,张正行,安登魁(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研究室,南京210009)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近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药物分析和分离方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80年代初,仅有...  相似文献   

10.
矮杨梅根皮,茎皮,叶鞣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皮粉吸附法,对矮杨梅根皮、茎皮和叶的鞣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矮杨梅植株鞣质含量高,其含量是根皮〉茎皮〉叶,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脑瘫患儿血清中6种氨基酸含量。方法 采用以2,4-二硝基氟苯作为衍生剂的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血清中6种必需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6种必需氨基酸的线性范围为5-500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6%-9.5%,平均回收率为91.2%-105.0%;脑瘫患儿血清6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明显降低,色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无明显改变。结论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可以准确测定血清6种必需基酸的含量;脑瘫患儿血液中氨基酸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12.
该作者对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方法在药物复杂组分(常用药物多组分、手性药物、滥用药物、中药组分、药物及其代谢物等)分析中的特点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对国产榧属植物种子进行蛋白电泳鉴别。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榧属植物种子蛋白进行分析。榧属植物种子蛋白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种间差异。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榧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HPLC法测定了17种7变种小檗属植物中的尖刺激(A)、小檗胺(B)、异汉防己碱、非洲防己胺(D)、药根碱(E)、巴马亭(F)、小檗碱(G)。其中对2种1变种植物的根、根皮、根木、茎皮、茎木和15种6变种植物根中的B、F、G进了定量分析,对A、C、D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生物碱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小檗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建议:1、扩大药用植物种类,充分利用自然植物资源;2.扩大药  相似文献   

15.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在测定桑叶中芦丁含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新疆不同采集期桑叶。HPCE条件: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0μm,uncoated;硼砂和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20mmol/L,其中含15%甲醇溶液,pH8.5;分离电压20kV(+)-(-);电泳时间12min;电泳温度25℃;压力进样0.5psi×10s;柱上检测UV254nm(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结果:样品可在10min内出峰,测得蒜氨酸浓度在O~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45),平均回收率为98.9%,批内RSD为3.9%。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准确、简单、快捷、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或毛细管电分离法(CESM),是经典电泳技术与现代柱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类在高压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在毛细管中进行物质分离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其微量、高效、快速、经济、应用面广、环境友好、一机多用等优点引起了分析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质谱、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色谱是一种近年发展迅速的集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选择性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高柱效的微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分析领域。本研究综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进展和近5年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对云南产Song木根皮,茎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根皮含量为茎含量的4.4倍,从化学万分的角度而言在制药生产及处方用药中可用药加量代替根皮使用,对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法鉴定白介素-12(IL-12)、检测其含量并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方法 以50 ?m i.d.×48.5 cm未涂层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分析影响IL-12分离效果的因素并建立IL-12标准曲线;将IL-12与抗IL-12抗体混匀液在38 ℃水浴槽中孵育,40 min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毛细管电泳,将其与IL-12、抗IL-12抗体的电泳结果比较以鉴定IL-12;将IL-12与DTT在60 ℃水浴槽中孵育不同时间,并研究IL-12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泳结果分析IL-12去折叠的过程。结果 建立了以含3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硼酸盐(pH=9.3,80 mmol/L)为缓冲液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扫集法;IL-12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线性范围为2~120 ng/L;随着IL-12与DTT孵育时间的延长,IL-12的二硫键逐渐被打开,图谱中可显示蛋白峰随之发生的变化。结论 毛细管电泳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这为今后在肿瘤等疾病中快速检测IL-12的含量以及分析其含量变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新疆尼勒克地区白喉乌头不同部位(根、茎、叶)中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含量。方法采用XBridgeC18生物碱专用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4mol/L醋酸铵-乙腈(63:37)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40)c,检测波长为252nm,进样量10μ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喉乌头根、茎、叶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结果白喉乌头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在根中含量为0.2038mg/g,在叶中的含量为0.061lmg/g,在茎中的含量为0.0111mg/g。结论白喉乌头根中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高于叶和茎中,为白喉乌头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