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原位分子杂交观察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2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①癌旁正常肺组织和NSCLC组织中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和47.92%;Cx43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另别为95.45%和60.42%.NSCLC组织中Cx4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肺组织(P均<0.05).②有淋巴结转移组Cx43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0%和20.00%;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7%和78.2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Western blot显示NSCLC组织中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肺组织,有转移组中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转移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x43蛋白和mRNA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W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Wip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对Wip1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RT-PCR: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Wip1 mRNA的基因表达值分别为:0.715±0.087、0.175±0.021、0.154±0.022.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3种组织中Wip1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2.9%(44/70)、2.9%(2/70)、0(0/20).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Western印迹:3种组织Wip1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0.688±0.151、0.251±0.043、0.234±0.044.乳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1).Wip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与p5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Wip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Wip1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nail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Snail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5 cm)中转录因子Snai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量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无关。结论乳腺癌的癌变、侵袭、转移可能与Snail蛋白、mRNA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组织Cx43和E—cad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Cx43和E-cad在47例胰腺癌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x43和E-cad在正常胰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及腺泡细胞均呈阳性表达,而胰腺癌组织中Cx43和E-ca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7%(21/47)和46.8%(22/47),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8.59、19.23,P<0.01).Cx43和E-cad在组织学Ⅰ级的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80.0%)明显高于组织学Ⅲ级(28.6%、23.8%),差异有显著性(P=0.047、0.021).Cx43和E-cad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χ2=6.01、4.70,P<0.05),与病人1年生存率无关(χ2=2.07、3.63,P>0.05).Cx43和E-cad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6.31,r=0.92,P<0.01).结论 胰腺癌存在Cx43和E-cad的表达下调和定位异常,其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26-1230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及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nail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18%,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98.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HER-2相关。Snail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7.27%,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12.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ER、HER-2相关。由癌旁组织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递减,而Snail的阳性表达呈递增,且E-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1,P<0.01)。结论:E-cadherin及Snail是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进展以及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与肿瘤的发生及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p-JNK)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8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p-JNK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p-JNK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p-JNK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JNK蛋白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P=0.015,P=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JNK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4).结论 p-JNK蛋白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20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c-erbB-2及P120的表达情况;84例乳腺癌病例中有43例同时取相应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的正常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P120的表达情况.结果: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120蛋白在细胞膜正常表达率为39.3%.43例乳腺癌术中留取的新鲜肿瘤组织中P1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37.2%.P1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20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P120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及ER、PR表达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120的异常表达可能反映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n=141、48)、癌旁组织(n=48、48)及正常宫颈组织(n=48、48)中Snail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且癌组织中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无关(P均>0.05).3组组织中Snail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及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的癌变、侵袭、转移可能与Snail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有关,Snail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βΙ与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Ι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KC-βΙ蛋白与cyclin D1表达.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KC-βΙ 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1);癌组织cyclin D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KC-βΙ同工酶过度表达,它可能介导乳腺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cyclin D1与细胞恶性增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研究领域中的新分子Syk及其编码基因SYK-mRNA在乳腺癌和非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RT-PCR方法检测52例乳腺侵袭性导管癌和39例非癌组织(包括乳腺纤维腺瘤22例和癌旁乳腺组织17例)中Syk和SYK-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中Syk表达率分别为42.3%(22/52例)、100%(22/22例)和100%(17/17例);SYK-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8%(20/52例)、91%(20/22例)和100%(17/17例)。Syk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非癌组织(χ2=31.01,P<0.05;F=52.384,P<0.05);SYK-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和表达量也都显著低于非癌组织(χ2=30.64,P<0.05;H=35.08,P<0.05)。Syk和SYK-mRNA表达的一致性为91%(χ2=57.50,P<0.01;kappa=0.815,P<0.01)。结论:乳腺癌的发生和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与Syk(SYK-mRNA)的低表达或缺失有关,提示SYK基因可能是乳腺癌的一种候选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