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予生活饮食指导合疏肝和胃颗粒,对照组予生活饮食指导合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94例均完成了8周疗程,其中疗程结束后实际完成胃镜复查76例。试验组临床及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80.00%,对照组分别为76.60%、63.89%,试验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可以明显提高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予疏肝和胃汤,对照组60例予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疗程28d。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5.0%、78.3%;胃镜下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1.7%、7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黏膜修复,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法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予以疏肝和胃法治疗和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道动力药治疗。分别统计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胃镜表现,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有效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情况大部分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法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的病理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竹叶石膏汤加减配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竹叶石膏汤加减配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竹叶石膏汤和兰索拉唑,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3.75%,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96%,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1.74%,治疗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和兰索拉唑配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降逆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降逆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逆和胃汤,每日1剂;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为6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和积分评价.结果 应用降逆和胃汤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痊愈率37.78%,总有效率为84.45%;对照组痊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83.34%;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胃镜下,治疗后两组0级均明显增多,Ⅲ级均为0;治疗组愈合率为48.89%、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愈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组内胃镜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该结果显示,降逆和胃汤在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烧心、反酸和胸痛等临床症状、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以及促进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等方面的疗效与奥美拉唑的疗效相近.结论 降逆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 mg,1次/d;吗叮啉1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旋覆枳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1.3%,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6.1%,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观察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予丁香降气汤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2.0%,胃镜下食管炎症总有效率80.0%;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0.0%,胃镜下食管炎症总有效率83.3%。提示丁香降气汤治疗单纯酸反流与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0例,均行电子胃镜检查,符合纳入标准;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按照2∶1纳入;治疗组予疏肝和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炎症、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评价疏肝和胃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临床症状愈显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3.81%,对照组为70.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下黏膜炎症有效率为60%,对照组为4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和胃方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以明显改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食管黏膜炎症和生活质量,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夜间呛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通降和胃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情况,并随访复发率。结果①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呛咳类呼吸道症状积分、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临床症状改善总显效率为86.84%,呛咳类呼吸道症状改善显效率为86.84%,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显效率为78.95%,三类症状改善显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治疗后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68%;④停药2个月后呼吸道症状复发率为24.32%,胃食管反流症状复发率为37.83%。结论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且具有复发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肝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平肝降逆方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2.6%和7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降逆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吗丁啉、达喜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6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3.3%(P<0.05)。结论本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分别予疏肝和胃方和奥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P〈0.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疏肝和胃方能够有效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理脾疏肝方治疗13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理脾疏肝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0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采用理脾疏肝方加减治疗)和对照组65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2%。结论理脾疏肝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方疏肝和胃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药兰索拉唑(15mg,po,qd)及莫沙比利分散片(5mg,po,r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清降方口服,1剂/d,2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中白介素8(IL-8)水平。结论:疏肝和胃清降方能明显降低白介素8(IL-8)水平,对不同病情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益气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益气通降方,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疗效、内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91.11%,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除胸痛积分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烧心、反胃积分和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6.67%,组间内镜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益气通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胃方与西医常规疗法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合并GER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降糖、抗酸、胃动力药及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降糖、营养神经的基础上予自拟疏肝和胃方内服,两组治疗均2 W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胃方与西医常规疗法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GER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皮疹,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分,其考察的指标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泛酸嗳气等症。同时参照《中医内科学》及《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中的标准对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及总体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疏肝和胃降逆汤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52.4%、93.9%,而无效率仅2.4%,均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为(12.2±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反流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其对胃食管反流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63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前者予以抗反流方治疗,后者予以法莫替丁和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反流指数和胃排空率变化。结果抗反流方能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当(P>0.05);抗反流方能降低反流指数(P<0.05)、增加胃排空率(P<0.01)。结论抗反流方能促进胃排空,改善胃食管反流以缓解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