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基于Patsnap数据库收集2000~2018年调血脂中药的相关专利,运用专利分析法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专利申请趋势和申请人分布,探讨影响因素和提升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法探讨三仁汤主要成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中医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获得三仁汤君药(苦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全部化学成分并筛选,结合相关文献筛得主要活性成分。借助Uni Port数据库查询活性成分对应靶标蛋白,Cytoscape3.7.2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网站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Hubba分析关键子网络。CTD数据库对三仁汤君药活性成分靶蛋白进行GO、KEGG富集分析。以三仁汤君药活性成分及洛匹那韦等相关化学药物为配体,通过CB-Dock网站分别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三仁汤君药共有39个活性成分,对应有效靶标168个。GO功能富集分析筛得生物学过程(BP)、细胞组成(CC)、分子功能(MF)分别为25条、14条及2条。KEGG富集筛得先天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cytokine signaling in immune system)及白介素信号通路(signaling by interleukins)等信号通路,共36条。分子对接提示三仁汤君药活性成分白桦脂酸、枣素及齐墩果酸与SARS-CoV-2 3CL水解酶结合性较好,三者的Vina得分与3CLpro抑制剂洛匹那韦及Rd Rp抑制剂瑞德西韦的得分相近。结论三仁汤君药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COVID-19的多种生理过程,对治疗COVID-19发挥一定的干预作用,且其活性成分具有潜在抗SARS-CoV-2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系统评价血脂康1.2 g/d治疗4周对干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含量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1日-2014年8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筛选关于1.2 g/d血脂康连续给药4周后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含量影响的自身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5篇独立研究;所纳入独立研究均不具有同质性(P<0.01,I2均>70%),且均存在发表性偏倚;1.2 g/d血脂康治疗4周后,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14 mmol/L,95%CI(1.02,1.25)mmol/L,P<0.000 01;WMD=0.72 mmol/L,95%CI(0.59,0.85)mmol/L,P<0.000 01;WMD=0.87 mmol/L,95%CI(0.74,1.00)mmol/L,P<0.000 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16 mmol/L,95%CI(-0.26,-0.12)mmol/L,P<0.000 01]。结论血脂康1.2 g/d治疗4周后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提高HDL-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证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200μg/m 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 m L/只,生药1 g/m 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18周复制脾虚证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浆TNF-α及IL-4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胃痞消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中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IL-4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痞消改善脾虚证胃癌前病变大鼠组织学变化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NF-α、IL-4含量变化及胃黏膜间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动员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熟地寄生壮骨方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必理通片组(剂量为0.270 g/kg),壮骨关节丸组(剂量为1.08 g/kg),熟地寄生壮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7.450、13.725、6.863 g/kg);采用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复制右膝骨关节炎模型,测量给药前后各组大鼠膝骨关节厚度,观察各组对右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影响;取右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制成组织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采用Mankin软骨组织学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膝骨关节肿胀度显著增大(P<0.01), Mankin评分值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熟地寄生壮骨方各剂量组大鼠膝骨关节肿胀度显著减小(P<0.05或P<0.01), Mankin评分值均显著降低(P<0.01),膝关节软骨病理变化均减轻。【结论】熟地寄生壮骨方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软骨形态,达到改善软骨退变、保护软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益智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给予益智汤14d后,采血检测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B型单胺氧化酶(MAO-B)含量,取脑测定脑组织脂褐素(LF)、MAO-B含量;小鼠D-半乳糖注射致衰老,同时给予益智汤4周,采血检测小鼠鼠血清T-AOC、SOD含量。结果:益智汤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T-AOC、SOD含量,降低血清MDA、MAO-B含量,降低脑组织LF、MAO-B含量,并能升高D-半乳糖衰老小鼠血清T-AOC、SOD含量。结论:益智汤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三芪丹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引起大鼠实验性糖尿病,观察应用复方三芪丹胶囊后,大鼠空腹血糖、自由基的变化情况.结果 复方三芪丹胶囊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浓度,提高SOD活力,减少MDA的产生.结论 复方三芪丹胶囊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应用新、旧两种工艺制备的清热暗疮片对家兔实验性耳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煤焦油诱发家兔实验性耳痤疮,观察分别应用新、旧工艺清热暗疮片后,家兔痤疮耳厚度、重量、PGE2含量和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工艺清热暗疮片能明显降低家兔实验性痤疮耳的厚度,减轻痤疮耳的重量,降低PGE2的含量,并明显减轻痤疮耳的病理改变,相同剂量的新、旧工艺清热暗疮片中,新工艺清热暗疮片作用明显优于旧工艺清热暗疮片。结论新工艺清热暗疮片比旧工艺清热暗疮片对家兔实验性耳痤疮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复方胃痞消对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饮用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耗气泻下法复制GPL大鼠模型,连续18周。从第9周起,给药组按上述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共10周,观察胃痞消治疗后大鼠胃黏膜上皮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病理积分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胃痞消各剂量组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以胃痞消低剂量组作用为佳(P0.05或P0.01)。【结论】胃痞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阻断和逆转GPL大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病变,低剂量胃痞消防治胃癌前病变的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Ⅲ) ——药效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对中药配方颗粒近10年来药效学研究现况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收集2001月1日至2010年6月20日期间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类文献,对其数量、分类、实验设计、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研究数量先增后减少,有效性和药效可比性研究报告数量大致相同,尽管存在药材来源不一致、缺少阳性对照、剂量设计不合理、统计结论不科学等缺陷,但以较多种类的配方颗粒研究、较正确的统计方法、较适合的研究内容、恰当的动物模型与药效评价指标体系,证实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性和药效的可比性。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研究从有效性和药效可比性两个方面证实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但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