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TⅡ含量,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GI2含量,日本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HFRS患者各病期(或病型)血浆PRA、ATⅡ及血清BUN、C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浆PGI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少尿期、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结论HFRS血浆PRA、ATⅡ、PGI2及血清BUN、Cr等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FRS分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组)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Alb、BUN、Cr、TG、TC、HDL-C、LDL-C.结果 患者组血清Alb、TG、TC、HDL-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BUN、Cr水平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脂明显降低,而BUN、Cr升高,其水平变化在临床上可作为病情评估、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春芳 《中外医疗》2008,27(27):20-21
目的 考察血脂异常对老年人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筛选100例脑梗死患者,年龄45-81岁,与100例健康受试者作对照,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将分离的血清置-25℃冰箱备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脂蛋白(a),氧化本科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磷钨酸镁沉淀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计算公式:LDL-C=TC(TG/2.2+HDL-C);免疫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A.B(apoA、apoB).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LPa、TC、TG、LDL-C、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HDI-C、apo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组血清中各项脂质浓度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脂异常与老年人脑梗死密不可分,调解血脂水平至正常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脑梗死具有重要义. (TC)和甘油三酯(TG),磷钨酸镁沉淀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计算公式:LDL-C=TC(TG/2.2+HDL-C);免疫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A.B(apoA、apoB).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LPa、TC、TG、LD -C、apoB水平王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HDI-C、apo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组血清中各项脂质浓度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脂异常与老年人脑梗死密不可分,调解血脂水平至正常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4例CHD患者(CHD组)及5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apoA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评定,分析其血脂水平及apoA5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CHD组血清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清HDL-C、apoA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HD组血清TG、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显著正相关(P〈0.05),HDL-C、apoA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显著负相关(P〈0.05);而apoA5与TG呈负相关(r=-0.337,P=0.011),与HDL-C呈正相关(r=0.459,P=0.008)。结论 CHD患者血清apoA5与Gensini积分密切相关,其水平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5例与6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将冠心病患者按两种方式分组:按稳定型心绞痛(SAP,n=24)、不稳定型心绞痛(UAP,n=29)、急性心肌梗死(AMI,n=22)分为三组;依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冠脉狭窄(Ⅰ组,n=25)、双支冠脉狭窄(Ⅱ组,n=26)、三支冠脉狭窄(Ⅲ组,n=24)三组,两种分组方式均就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它生化指标TC、TG、HDL-C、LDL-C、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SAP、UAP、AMI三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AP组BUN水平显著低于UAP、AMI组(P<0.05);SAP组Cr水平显著低于AMI组(P<0.05),与U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其它指标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Ⅲ组间U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Ⅲ组的BUN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Cr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三组间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升高预示着冠心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7):858-861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关性,并观察其与肾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疾病分期52例HFRS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含量变化,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的水平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HFRS发病早期、少尿期及多尿期及恢复期患者血清中sVCAM-1和IL-18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于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下降,至恢复期患者血清中VCAM1和IL-18已接近正常水平。通过与肾损伤指标BUN和Cr的相关性分析,发现sVCAM-1和IL-18均与BUN和Cr显著相关;通过对患者血清中VCAM-1和IL-18的相关性分析,发现VCAM-1和IL-18也显著相关。结论:HFRS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参与了HFRS的发病过程,可反映其病情程度,并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质水平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胡兵  汪俊军  姚茹冰  蔡辉  张春妮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0):1041-1043,1046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脂质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RA患者心脑血管病高发生率的机制。方法:选择RA患者55例,其中活动型24例,非活动型31例;对照组60例。同时对受检者血脂、Ox-LD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活动型RA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非活动型RA患者TC、三酰甘油(TG)、LDL-C、apoAⅠ、apoB和Ox-LDL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活动型RA患者血脂和Ox-LDL水平较非活动型RA患者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仅apoAⅠ有统计学意义。血沉(ESR)分别与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apoAⅠ负相关;C反应蛋白(CRP)分别与HDL-C和apoAⅠ负相关。结论:RA患者脂质和Ox-LDL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炎症反应对脂代谢具调节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住院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198份,健康对照组血清50份,用酶耦联比色法检测TC和TG,用直接法检测HDL-C和LDL-C,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poA1和ApoB水平。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组的TG、LDL-C和Apo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DL-C和ApoA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溃疡伴HP阳性患者TG、ApoA1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HP阴性患者,P<0.05。十二指肠溃疡愈合期(H期)与疤痕期(S期)的TG水平较活动期(A期)显著回落,P<0.05;HDL-C和ApoA1水平较发病初期显著回升,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血脂水平有显著变化,用血脂水平来判断、监测病情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单项指标和血脂指标比值在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情况分为A组(1支,25例)、B组(2支,34例)和C组(3支及以上,61例),另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脂指标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分析其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TC/HDL-C、TG/HDL-C、LDL-C/HDL-C均高于对照组(均<0.05)。C组HDL-C低于A组和B组(均<0.05);B组和C组的TC/HDL-C均高于A组(<0.05),C组的TC/HDL-C高于B组(<0.05);C组的TG/HDL-C低于A组和B组(均<0.05);B组和C组的LDL-C/HDL-C均高于A组(均<0.05)。HDL-C与冠心病病情呈负相关(<0.05),TC/HDL-C、LDL-C/HDL-C与冠心病病情呈正相关(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TC/HDL-C值是预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杏仪 《海南医学》2007,18(2):110-110,115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228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60例,慢性肝炎53例,肝硬化55例,肝癌60例)TC、TG、HDL-C、LDL-C、apoA1、apoB的水平,与6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较均正常对照组有所下降,其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以上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脂质代谢状况,了解肝脏损害程度,观察病情,估计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程度,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24h尿白蛋白。分析血尿酸与颈动脉IMT及斑块的关系。结果 血尿酸四分位组分析显示,随分位数增加,老年人颈动脉IMT及斑块严重程度增加。血尿酸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血尿酸与斑块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及24h尿白蛋白的自然对数。结论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正相关,血尿酸升高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独立于年龄、性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血脂、血肌酐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指标相互关系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150例(含老年组100例、中年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GLU、HbA1c、TC、TG、HDL-C与LDL—C的含量,同时与12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GLU、HbA1c、TC、TG、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HDL-C较正常对照组稍低(P〉0.05);中年组的HbA1c、TG与老年组的有较显著差异(HbA1c的P〈0.01,TG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GLU、HbA1c、TC、TG、LDL-C与正常健康人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且GLU、HbA1c、TC、LDL-C相互之间呈正相关,GLU还与HDL-C呈正相关。联合测定GLU、HbA1c、TC、TG、LDL-C与HDL-C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48h内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糖、血脂水平与脑急性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梗塞灶大小与患者空腹血糖、血清LDL—C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与血清TC、TG、HDL—C水平无关(P〉0.05),血糖和LDL—C水平越高的患者梗塞程度严重,梗塞灶面积大,预后较差(P〈0.05)。结论:空腹血糖、LDL—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加强空腹血糖、血脂的监测和控制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和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关系。 方法 用ELISA、蛋白酶法测定5 6例妊高征患者产前、产后血清瘦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C)、低密度脂蛋白(LDL 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 ;2 5例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 结果 (1)妊高征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2 )妊高征组TC、TG、LDL C/HDL C、ApoB、瘦素高于对照组,HDL C、ApoA/Ap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轻、中、重度妊高征血清TC、LDL C、ApoB、瘦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3)血清瘦素与BMI无显著相关性,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血清瘦素与TC、TG、ApoB呈正相关;(4)妊高征患者产后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一定程度脂代谢变化;瘦素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而参与妊高征发生。  相似文献   

15.
观察70例缺血性脑梗塞、55例脑出血患者和健康人血脂、脂蛋白及ApoA_1、B含量,结果显示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TC、TG、LDL-C虽有升高,但无非常显著差异;而HDL-C及ApoA_1水平下降,HDL-C/TC、HDL-C/LDL-C比值异常非常显著。认为对高危病人行HDL-C及ApoA_1测定以及使用能提高HDL及ApoA1水平的药物改善脂类代谢异常对预防脑血管意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发及复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GF-I)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脂质代谢的相关性,为合理治疗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常规生化检验方法检测各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F-I和血脂、脂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及肌酐水平。结果: 初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F-I、白蛋白(albumin,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浓度明显高于复发肾病组(P<0.01),而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B100,ApoB100)水平均低于复发肾病组(P<0.05~P<0.01)。血清IGF-I的浓度与肾功能(BUN、Scr)及血脂中TC、TG、LDL、ApoB100呈负相关关系,与ALB、HDL-C、ApoA1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血清IGF-I浓度的改变与原发性肾病患儿血脂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方法对7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选取80例无肾脏病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PTH、TG、LDL—C及LDL-C/HDL-C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T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PTH水平与TC、TG、HDL-C、LDL-C无明显相关(P〉0.05),与TG、LDL-C/HDL—C比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P,rH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两组。高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20mg,低剂量组每天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TG、TC、HDL-C、LDL-C)及hs-CR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高低剂量组患者TG、TC、LDL-C、hs-CRP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两组对比,高剂量组治疗后TG、TC、LDL-C、hs-CRP下降更多,HDL-C水平升高更多。结论一定范围内,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更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