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是指隐藏在腹腔内的压力,临床上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腹内压升高,持续腹内压升高≥12 mmHg称为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继续升高持续>20 mmHg,伴或不伴腹腔灌注压<60 mmHg,同时合并单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称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通常危及患者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脏器充血、水肿、出血、腹胀气等均可导致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当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持续超过20 mmHg(1 mmHg=0.133 kPa)时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损伤、腹腔脏器血流减少和颅脑功能障碍,即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1]。ACS的病死率极高,据国外报道,外科ICU患者ACS的发生率达15%~38%,  相似文献   

3.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腹内压(IAP)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导致腹腔脏器、心、肺、肾、脑等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3].有研究表明, ACS发生后3 h内及时治疗的病死率在10%~30%, 超过24 h后处理的患者,病死率>66%[4].而腹内压增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能有效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现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33例严重腹腔感染伴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内压(IAP)检测是近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IAP是腹腔内潜在的压力.各种原因引起IAP持续升高将导致腹腔内高压(IAH),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腹腔间室隔综合征(ACS).IAP增高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逐渐引起全世界医护人员的重视,在危重患者中IAH、AC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IAH和(或)ACS诱发的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是引起危重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原因[1].IAH和(或)ACS应成为ICU危重患者日常评估和管理中重要的内容,IAP的测量对于IAH和(或)ACS的诊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于发生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之前早期诊断IAH和(或)ACS,早期进行干预,以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其预后.现将IAP监测技术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常状态下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简称腹内压)平均为零或接近零,任何腹内容物的容积增加均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当IAP〉12mmHg(1mmHg=0.133kPa)可引发腹内高压,当IAP〉16mmHg可致腹腔间隙综合征(ACS)。ACS可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腹内压监测已成为腹腔间隙综合征诊治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2006年6—12月我科对10例危重患者进行IAP监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艳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19-222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力(IAP)急剧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引起了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1984年,Kron等[2]首次提出腹腔间室综合征这一名词;1997年Meldrum等[3]将ACS定义为IAP大于20mmHg(1mmHg=0.133kPa)并伴发以下情况之一:①呼吸系统表现为气道峰压(PAP)大于40cmH2O(1cmH2O=0.098kPa)。②循环系统表现为氧输送指数(DO2I)小于600ml O2/min·m2。③泌尿系统表现为尿排出量(UO)小于0.5ml/(kg·h)。据文献报道,在ICU收治的患者中,腹内高压(I…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腹腔室隔综合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1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ACS指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升高致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难以控制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腹腔与外界相对隔绝,正常情况下IAP接近零,任何引起腹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因素都可以增加IA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腹胀与腹内压(IAP)、腹内高压(IAH)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入住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的0岁~14岁的114例患儿采用人工膀胱测压法获取IAP数据,观察患儿IAH的发生情况,比较有腹胀患儿和无腹胀患儿IAH和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发生率,并分析IAP变异度和腹围变异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无腹胀患儿与有腹胀患儿IAP均值和IAH发生率不同,且IAP变异度在5mmHg以内时,IAP变异度与腹围变异度呈线性正相关。[结论]IAH和ACS与腹胀、腹围有一定的关系,护士在早期观察中应将腹围变化与腹胀体征结合,及时发现ACS先兆并采取措施,有效降低AC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腹腔间隔综合征(AC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腹内压(IAP)增高导致胃肠、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综合征[1].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CS是胰腺炎发展至腹内高压阶段出现的一种由于腹内压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影响了内脏血流及器官组织功能,引起一系列不利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腹内压(IAP)水平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Embase、Medline临床试验数据库、CNKI和CBM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不同IAP水平ACS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估方法学质量.结果:共纳入9个RCT,756例ACS患者,高IAP组病死率为21.63%,低IAP组病死率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低IAP可以降低AC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所导致的器官功能不全或功能衰竭[1],其发生常常是多种腹内压急剧上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疾病在外科重症病人中发病率高,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自1863年Marey提出ACS的概念以来已倍受中外科学家的重视[2].……  相似文献   

12.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于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IAH)引起的心血管系统、肺、肾等多器官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各种因素引起腹腔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持续升高均导致  相似文献   

13.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腹内压(IAP)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导致腹腔脏器、心、肺、肾、脑等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3]。有研究表明,ACS发生后3h内及时治疗的病死率在10%~30%,超过24h后处理的患者,病死率〉66%^[4]。而腹内压增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14.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intra abdominal pressure,IAP)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此前不存在的器官功能障碍。我们对36例AC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腹腔内压力水平下心肺功能的表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仍在探索中,本研究探讨SAP早期并发ACS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普外ICU收治的74例SA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SAP的临床诊断标准。通过测量膀胱内压(UBP)间接反映腹腔内压(1AP)。按入ICU时IAP测定值将患者分为两组,IAP≥12mmHg、IAH组(n=44);IAP〈12mmHg、腹压正常组(n=30)。记录SAP患者全身感染率、胰腺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SAP早期(入院1周内)ACS患者预后差异。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相关资料构成比之间比较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院存在IAH(1AP≥12mmHg)比率为59.46%,入院时IAH患者与IAP正常患者(1AP〈12mmHg)在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以及全身感染率、胰腺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早期ACS(IAP〉20mmHg)发生率为27.03%,13例早期ACS(1AP〉25mmHg)患者进行了腹腔减压术,腹腔减压术后24h多项与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组织灌注相关的生理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但早期ACS患者在全身感染率、胰腺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仍较总体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SAP早期常并发ACS,需密切监测IAP和及时腹腔减压治疗。当IAP接近20mmHg或出现器官功能不全早期表现时应积极进行腹腔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腹内压(IAP)的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用Dragerjulian麻醉机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datex-ohmedaS/5麻醉监护仪监测气道阻力、顺应性、峰压、平台压,并在IAP为10mmHg、15mmHg时进行比较。结果:IAP升高至10mmHg时,其对应下的顺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IAP升高至15mmHg时,其对应下的顺应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IAP升高,对气道阻力、峰压、平台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顺应性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7.
腹腔筋膜室隔综合征(ACS)又称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高压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进而导致的腹内压(IAP)进行性、急剧升高而影响腹腔内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进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较高,国外文献报道为62.5%~75.0%[1]。如果不予以严密监测、积极治疗、细致的护理,将引起致命性的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护理人员及早发现ACS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关键。2002年,我科共收治15例ACS患者,经对症治疗、严密的病情监测和精心护理后,除1例因原发病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吕光丽 《护理研究》2008,22(24):2253-2254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高压(intra oabdominalhy pertension,IAP)导致腹腔脏器、心血管、肺、肾、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临床上IAP>2.5 kPa高度怀疑ACS可能,IAP>2.9 kPa可诊断为ACS.急性胰腺炎(SAP)并发ACS是胰腺炎发展至腹内高压阶段出现的一种由于IAP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影响了内脏血流及器官组织功能,引起一系列不利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SAP并发ACS病情凶险、复杂,如处理不当,病死率62.5%~75.0%,如果不予以严密的监测、积极的治疗、细致的护理,将引起致死性的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内压(IAP)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膀胱测压法检测重症医学科接受呼吸机治疗的危重住院患者的IAP,对于存在腹腔内高压(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患者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系统管理。并根据其IAP值以及预后分为腹腔高压组(IAH组)、非IAH组、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IAP、腹腔灌注压(APP)以及血肌酐(Cr)等指标。结果共监测102例患者,其中30例(29.41%)发生IAH,4例(3.92%)发生ACS,死亡14例(13.73%);IAH组IAP、Cr显著高于非IAH组(IAP:15.12±2.78 mmHg比8.09±2.63 mmHg;Cr:133.48±88.69μmol/L比74.37±35.60μmol/L;P<0.05),MAP与A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APP显著低于生存组(60.76±14.89 mmHg比72.51±15.76 mmHg;P<0.05),Cr则显著高于生存组(142.56±78.43μmol/L比85.66±43.72μmol/L;P<0.05),MAP、I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常规监测IAP可以早期发现和干预IAH,改善脏器功能以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主要收治胰腺炎和肠瘘病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常伴有腹腔高压(IAH)。IAH病人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脏等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发生。而对SAP病人及时进行腹腔压(IAP)的监测[1],早发现、早处理IAP,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