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基阿魏酸(MF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人肝星状细胞(HSC-LX2)增殖与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107个/L HSC-LX2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同剂量MFA(终质量浓度为5,10,20 mg·L-1)干预TGF-β1刺激的HSC-LX248 h,用MTT法检测MFA对TGF-β1刺激的HSC-LX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对HSC-LX2的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MFA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SC-LX2的增殖,以5 mg·L-1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与TGF-β1诱导的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MFA各剂量组作用于HSC-LX248h后,HSC-LX2细胞中α-SMA mRNA与蛋白表达的水平降低,且5 mg·L-1时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MFA预处理人肝星状细胞可下调α-SMA的mRNA及蛋白水平,从而推断MFA可以抑制HSC增殖及活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活化的HSC-T6细胞分别加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结果:雷公藤红素作用HSC-T6细胞24小时后,2.5、25、50μg/ml浓度雷公藤红素对肝星状细胞HST-T6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97%、13.01%、18.23%,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雷公藤红素2.5、25、50μg/ml浓度培养的HSC-T6细胞的α-SMA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增殖,抑制α-SMA表达。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变化,是一种可逆性修复反应,大量研究表明HF进程的中心环节就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活化,近年来研究证明抑制α-SMA、TGF-β、PDGF的表达是抑制HSC活化、增殖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活化的HSC主要通过凋亡途径减少,所以抑制HSC的活化与增殖、诱导HSC凋亡是近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对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X-2,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罗汉果甜苷干预组(80、160、240、320μg/mL),每组8瓶细胞,药物与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用RT-PCR法检测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CCK8结果显示罗汉果甜苷各剂量组作用LX-2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均明显降低(P<0.05);ELISA和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罗汉果甜苷各剂量组可抑制LX-2中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并能抑制TGF-β1和α-SMA的mRNA表达(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罗汉果甜苷各剂量组亦可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加LX-2凋亡率。结论罗汉果甜苷可通过抑制TGF-β1和I型胶原的蛋白及TGF-β1和α-SMA的mRNA的表达来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还能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KXR)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终浓度为5mg/ml、2.5mg/ml、1.25mg/ml)及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小时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结果:抗纤软肝颗粒无论是药物还是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mg/ml组和1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1); 并可诱导HSC凋亡, 且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 促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凋亡.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128-131
目的:为研究丹参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视黄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丹参1.04 g/kg组、丹参2.08 g/kg组、丹参4.17 g/kg组、秋水仙碱组、空白组,制备含药血清。MTT法筛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HSCs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CCK-8法检测丹参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影响。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先予所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最佳浓度刺激,再给予相应的含药血清干预,培养于37℃、5%CO2孵箱中,24 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视黄酸受体(RXR-α)m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RXR-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秋水仙碱组相比,丹参4.17 g/kg组及丹参2.08 g/kg组上调RXR-αmRNA表达,减少α-SMA、CollagenⅠ,增加RXR-α含量。结论:丹参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抑制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视黄酸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L-1)的化浊解毒方,按0.01 mL·g-1体重SD大鼠灌胃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ELISA,RT-PCR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均能下调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之所以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可能与化浊解毒方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中α-SMA的表达以及NFκ-B表达的核迁移。结果:在50~800mg/L浓度范围内,川芎嗪处理组α-SMA表达量不同程度减少,且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川芎嗪处理组NF-κB表达量较少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很少发生核迁移。结论:川芎嗪可以使活化的HSC中α-SMA、NFκ-B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水蛭桃仁煎剂对肝纤维化小鼠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影响,并探讨其对肝纤维化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模型,给予水蛭桃仁煎剂灌胃治疗,另设模型对照组和干扰素治疗组。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结果:经图像分析,中药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α-SMA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抑制HSC的激活可能是水蛭桃仁煎剂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根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相关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黄根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抑制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TGF-β1、Co1-I及α-SMA蛋白表达。结果黄根乙酸乙酯部位对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长呈梯度增长;可诱导细胞发生早、中、晚期凋亡,各浓度凋亡率分别为2.5%、20.2%、43.9%;细胞中的TGF-β1、Co1-I、α-SMA蛋白,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表达均下降,高剂量组(400 mg/L)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根乙酸乙酯部位在体外能抑制HSC-T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中TGF-β1、Co1-I、α-SMA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沉积,进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方六月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CLYQ对HSC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SC上清液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结果:CLYQ体外对HSC的TC50=6.191 g.L-1,TC0=3.504 g.L-1,CLYQ抑制HSC的增殖。CLYQ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HSC细胞上清液Hyp,HA,TIMP-1含量(P<0.05,P<0.01),呈现量效反应关系。结论:CLYQ通过抑制HSC的增殖,从而使ECM合成减少,肝纤维化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热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感染参数的影响。 方法: 选择胜利石油管理局汽修卫生院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热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0.4 g静滴,qd,干扰素-γ,皮下注射,1次/d,12周后改隔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1个疗程用药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感染参数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86%(26/28),75.00%(21/2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CRP含量为(43.12±0.75) mg·L-1,NT-proBNP含量为(1 872.99±11.25)ng·L-1;治疗后CRP含量为(11.51±0.22) mg·L-1,NT-proBNP含量为(673.52±10.71)ng·L-1;对照组治疗前CRP含量为(44.82±0.92) mg·L-1,NT-proBNP含量为(1 863.02±11.93)ng·L-1;治疗后CRP含量为(19.64±0.84) mg·L-1,NT-proBNP含量为(894.12±10.73)ng·L-1;治疗后两组CRP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细胞数(GRAN)为(3.33±0.34)×109/L、白细胞(WBC)为(1.52±0.71)×109/L、淋巴细胞比率(LYM)为(51.61±7.64)%;对照组治疗后中性细胞数(GRAN)为(5.92±0.15)×109/L、白细胞(WBC)为(2.92±0.04)×10-9/L、淋巴细胞比率(LYM)(66.18±6.1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RAN,WBC,LYM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热患者采用痰热清静滴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有效抗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株( K562/ADM) mdr-1基因/P-糖蛋白(P-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为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提供新的途径.方法:硒化壳聚糖100,200 mg·L-1作用K562/ADM细胞24 h,应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dr-1/P-gp表达的改变;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积聚浓度;应用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硒化壳聚糖可增强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加细胞内阿霉素集聚浓度,200 mg·L-1硒化壳聚糖作用效果显著强于100 mg·L-1硒化壳聚糖(P<0.01);硒化壳聚糖能明显抑制K562/ADM细胞mdr-1/P-gp的表达(P<0.01),100 mg·L-1硒化壳聚糖可使mdr-1/P-gp表达分别下降(40.87 -3.19)%和(35.08±0.09)%,200 mg·L-1硒化壳聚糖可使mdr-1/P-gp表达分别下降(78.24±3.42)%和(79.61±0.23)%.结论:硒化壳聚糖可明显抑制K562/ADM细胞mdr-1/P-gp表达,增加细胞内阿霉素含量,恢复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逆转mdr-1编码蛋白P-gp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血脂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糖脉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相关指标、血脂和血清ET-1水平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8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2±0.4)VS(7.9±0.5)mmol·L~(-1),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 glucose,2 h PG)(8.5±0.5)VS(9.4±0.6)mmol·L~(-1),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7.0%±0.4%)VS(7.6%±0.5%)水平显著降低,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4.36±0.82)VS(5.21±0.94)mmol·L~(-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93±0.68)VS(2.20±0.53)mmol·L~(-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10±0.54)VS(3.90±0.64)mmol·L~(-1)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1.59±0.35)VS(1.29±0.32)mmol·L~(-1)水平显著升高,ET-1(70.2±7.4)VS(75.6±8.3)ng·L~(-1)水平显著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为8.1%,与对照组4.8%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T2DM的临床效果可靠,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血糖、血脂指标,降低ET-1水平,且不会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SK-N-SH细胞,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苦参碱(0.5,1.0,2.0 g·L-1)作用24,48,72 h后 SK-N-SH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 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苦参碱对 SK-N-SH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0.5,1.0,2.0 g·L-1苦参碱作用24,48,72 h后SK-N-SH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9.06±3.17)%,(30.18±3.02)%,(38.55±6.12)%;(45.12±4.02)%,(60.45±5.51)%,(71.38±7.91)%;(58.91±4.36)%,(73.44±8.17)%,(88.37±4.57)%。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各浓度组凋亡率分别为(2.45±0.49)%,(12.56±2.21)%,(19.44±4.32)%,(30.12±3.35)%,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组的凋亡率均显著性增高(P<0.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SK-N-SH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苦参碱可显著上调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P<0.01,P<0.01)。 结论: 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其阻滞细胞周期和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进而诱导产生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 将11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西医联合中药治疗,给予黄芪注射液40 g及丹参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点,每日1次,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清hs-CRP及IL-6的差别。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 vs 75.9%,P<0.05);治疗后观察组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1.47±0.52) vs (3.40±0.87)片/周,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90±0.26) vs (1.33±0.4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s-CRP及IL-6分别为(4.89±0.96),(1.60±0.52) mmol·L-1,(5.76±0.97) mg·L-1,(76.59±14.38) 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5.90±1.13),(1.84±0.67) mmol·L-1,(7.36±1.03) mg·L-1,(102.85±19.88) ng·L-1 (P<0.05)。 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脂,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一枝蒿颗粒对小鼠抗炎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一枝蒿颗粒的免疫、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药理学参考.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抗病毒颗粒组、复方一枝蒿颗粒1,2,4 g·kg-1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药物抗炎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药物对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小鼠血清中IgM生成的影响,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脂多糖(LPS)及刀豆蛋白A(ConA)诱导下T、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影响,综合评价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2,4 g·kg-1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复方一枝蒿颗粒1,2,4 g·kg-1剂量组对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复方一枝蒿颗粒1,2,4 g·kg-1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SRBC免疫小鼠血清IgM抗体水平(P<0.01);复方一枝蒿颗粒在232~15 000 mg·L-1能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5);复方一枝蒿颗粒在464 ~ 15 000 mg·L-1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5).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新疆阿魏树脂不同分离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抑制作用的活性,并确定其有效活性部位。 方法: 通过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SRB)与流式细胞术以细胞密度1×105个mL,药物质量浓度250,125,62.5,31.25,15.6 mg·L-1(流式细胞术药物浓度为62.5 mg·L-1),检测新疆阿魏树脂不同分离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甲醇部位)对结肠癌细胞 HCT116药物作用24 h后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以IC50和总凋亡率作为指标衡量其各分离部位抑制肿瘤的活性效能。 结果: 石油醚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抑制IC50 68.7 mg·L-1,总凋亡率为(43.4±1.1)%;乙酸乙酯部位:IC5043.7 mg·L-1, 总凋亡率为(56.2±0.9)%;甲醇部位:IC5059.6 mg·L-1,总凋亡率为(46.7±3.1)%。 结论: 新疆阿魏树脂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毒性作用较强并能促进其大量凋亡,初步确定为新疆阿魏树脂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9.
疣毒净诱导H8细胞凋亡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疣毒净制剂对人宫颈永生化细胞H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转染HPV16基因后稳定传代的人宫颈永生化细胞株H8细胞为研究对象;经1,2,3,4,5 g·L~(-1)疣毒净干预H8细胞24,48,72 h,同时设立空白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2,3,4,5 g·L~(-1)疣毒净干预24 h后,经Hoechst 33342染色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1,2,3,4,5 g·L~(-1)疣毒净干预24 h后,经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后细胞早期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2,3,4,5 g·L~(-1)疣毒净干预24 h后H8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3,4,5 g·L~(-1)疣毒净对H8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效应(P0.05);经Hoechst 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1,2,3,4,5 g·L~(-1)疣毒净给药后细胞均出现明显的核染色质浓缩,3,4,5 g·L~(-1)疣毒净干预下圆形亮蓝色凋亡小体逐渐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到1,2,3 g·L~(-1)疣毒净干预24 h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3.73±5.72)%,(63.9±3.59)%,(71.53±1.59)%,与空白组(6.53±0.85)%比较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疣毒净组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及其底物PARP蛋白均明显下调(P0.05),呈浓度下调趋势,二者下调的趋势一致。结论:疣毒净能明显抑制宫颈永生化细胞H8细胞增殖,诱导早期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PARP途径来执行的。  相似文献   

20.
橘红多糖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及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橘红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疲劳作用。方法: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10g·kg-1剂量ig贞芪扶正颗粒混悬液)、橘红多糖低、中、高剂量(23,46,92 mg·kg-1),各组每日按10 mL·kg-1ig给药1次,空白和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持续30 d。第26日,除空白组外以不含2,4-二硝基氟苯(DNFB)的溶剂处理,其余各组以DNFB致敏,耳廓激发的方法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计算激发后各组小鼠左右耳廓增重值;于第3周后除空白组外给予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40 mg·kg-1,肌注,隔天1次),共5次,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计算末次给药1 h后小鼠胸腺、脾脏指数,观测橘红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及耐缺氧试验,观察抗疲劳作用。结果:采用5%DNFB溶液致敏,1%DNFB诱发,制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造模后,小鼠耳显著肿胀,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46,92 mg·kg-1组能够增强迟发超敏效应(P<0.01,P<0.05),小鼠耳肿胀度分别达到(6.57±1.67),(8.29±2.41)mg。采用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造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造模后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下降,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92 mg·kg-1组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及胸腺指数(P<0.01,P<0.05)。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23,46,92 mg·kg-1)组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游泳时间分别为(286±46),(188±34),(227±28),(291±48)s。贞芪扶正颗粒组、橘红多糖3个剂量组均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P<0.01,P<0.05),橘红多糖对增强小鼠免疫和抗疲劳作用均呈现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橘红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的作用,多糖是橘红抗炎、增强免疫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