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通过对诺氟沙星-PVP共沉淀物的研究,为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和增大溶解度提供一些参考。方法依据药典规定的转蓝法,以体外溶出度T50、Td值为考查指标进行优化比较。结果:优选出诺氟沙星与PVP的最佳配比为1:8,并通过X衍射实验证明诺氟沙星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在PVP载体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比较经腹腔动脉和周围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后体循环周围静脉血及及胰腺、肝脏组织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家兔20只,随机分为腹腔动脉给药组(CA)(N=10)和周围静脉给药组(PV)(n=10),按40mg/kg体重注入5-Fu。注药后定时取颈动脉血及胰腺和肝脏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及组织中的5-Fu浓度。结果:CA组和PV组快速注射大剂量的5-Fu后,血中的药物浓度变化相似。CA给药能提高胰腺的药物浓度,在给药后10、20、30分钟CA组是PV组的57、29、6倍。60分钟时两者相似。60分钟后PV组又比较CA组为快的速度衰减。CA给药和PV给药肝脏的药物浓度变化和胰腺相似。结论:CA给药可在60分钟内提高胰腺、肝脏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胰腺癌化疗效果并预防肝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25I抗AFP抗体在肝癌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125I标记抗AFP多克隆抗体治疗1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用改良氯胺-T法制备^125I-抗AFP抗体,标记率为65%~83%,比放射性为55.5~74MBq/mg(IgG)。全部病便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经肝动脉注射给药。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测放射活性。所得数据用计算机程序PK-GRAPH模拟出^125I-抗AFP抗体的药代动力学模型、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肝癌特异性前药转换基因治疗的方法。方法和结果:构建携带单纯疮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人肝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过PA317细胞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后,感染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用Northern杂交方法证明HSV-tk基因在AFP高分泌的HepG2细胞中得到特异转录,以阿昔洛韦(ACV)为前药攻击转基因的肝癌细胞显示对HepG2有相对选择性杀伤作用。结论:该AFPe/HSV-tk/前药转换疗法为肝癌特异性基因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吲哚拉新-PVP共沉淀物在不同pH磷酸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比较共沉淀物与吲哚拉新原药以及物理混合物的溶解性差别,实验证明,形成PVP含量为60%的共沉淀物可较大地提高吲哚拉新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制备rhG-CSF的^125I标记物,研究其大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氯胺T氧化法制备^125I-rhG-CSF,并利用对大鼠进行静注3种剂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结果:^125-I-rhG-CSF放射性比度为139120GBq/mmol,放射化学纯大于9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出血机理。方法:对33例CAA患者血浆VWF:Ag、GMP-140、t-PA进行检测。结果:VWF∶Ag、GMP-140增高,PAI降低,t-PA无明显变化。结论∶CAA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呈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尿关闭功能和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方法 对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和22例正常人作超声尿动力学检查。标化测定连接部移动度(UVJ-M)、尿道最大关闭压(MCP)、尿道功能性长度(FL)和腹压漏尿点压(ALPP)。除外不稳定膀胱和尿道。结果 尿失禁组参量UVJ-M大于正常组(P〈0.01);参量ALPP、MCP、FL低于正常组(P〈0.01)。尿失禁组分为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维甲酸(RA)对多表核中性粒细胞(PMN)功能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ICAM-1和E-选择素(EL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作者创建的无创性分离法分离培养PMVEC:将PAF和RA分别加入培养有PMVEC的90孔板中,观察二者对PMN-PMVEC粘附的影响,ELISA法测定PMVEC上ELAM-1和ICAM-1的表达,测定PAF和RA对PMN的趋化  相似文献   

10.
反相HPLC测定山莨菪碱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血清山莨菪碱(anisodamine,Ani)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家兔经灌胃(ig)及静注(iv)Ani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方法:反相HPLC与紫外检测器联用,以甲醇-水-三乙胺(30∶70∶0.15)为流动相,内标法测定兔血清中Ani浓度,并代入非线性拟合(NLFT·ZHU)程序提取有关参数。结果:兔灌胃及静注Ani后其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属快分布型药物,Fabs为6.36%。结论:建立并优化了快速、高效、灵敏的反相HPLC检测Ani的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日内误差和日间误差分别平均为2.4%和2.7%,并基本阐明了Ani在兔体内的经时过程,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研究制备尼莫地平的速释胶囊。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制备尼莫地平的固体分散体,进而按照速释片剂处方制备了胶囊剂。比较了自制的速释胶囊剂与市售胶囊剂的释药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对尼莫地平溶出度的提高大大优于物理混合物。尼莫地平-PVP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剂溶出度明显优于其物理混合物和市售胶囊剂。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胶囊剂具有速释的性质,其速释胶囊的释药速率大大高于市售普通胶囊剂。  相似文献   

12.
黄芩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制备黄芩素-PVP K30固体分散体,考察其物相及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芩素-PVP K30固体分散体:利用溶出度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与原料药比较,对黄芩素-PVP K30固体分散体进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评价.结果: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当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2时,固体分散体中黄芩素以非结晶态无定形存在,且与载体有氢键作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表明,与原料药相比,黄芩素固体分散体达峰时间(tmax)缩短,达峰浓度(Cmax)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4%.结论: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芩素-PVP K30固体分散体,黄芩素以无定形存在,其体外溶出速率和大鼠体内吸收均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钙共沉淀法与阳离子脂质体试剂形成复合物法两种基因转染方法构建大鼠肝癌细胞克隆株的有效性及对生长影响的比较。方法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用脂质体形成复合物法、磷酸钙共沉淀法导入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G418筛选基因稳定转染阳性单细胞克隆株。RT-PCR法检测EGFP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两种方法转染CBRH-7919细胞24h后,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均见绿色荧光。G418加压筛选14d后均形成阳性克隆,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脂质体法的细胞克隆荧光强度强于磷酸钙。阳性克隆株经RT-PCR法检测,750bp于450bp处均有特异性条带。结论两种细胞转染方法均可使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稳定转染CBRH-7919,为今后探讨外源目的基因对靶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奠定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PACS手术和传统SRS手术、PCDV手术,分别观察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PCDV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RS组实施脾切除,远端脾肾分流术。PACS组实施脾切除、门静脉-脾动脉吻合、门静脉-腔静脉吻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手术前后的入肝门脉血流、压力、入下腔门脉血流、压力;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支循环和血栓形成情况,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PVP)。结果:PCDV组术后门静脉流量(PVF)下降17%,PVP下降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SRS组术后PVF下降51%,PVP下降50%;PACS术后向肝PVF上升至原来的180%,向肝PVP上升至原来的196%,门静脉入下腔门脉血流量增至原来的130%,门静脉入下腔门脉压力保持低压,约为原来的45.5%,相对于传统手术SRS或PCDV的门脉PVF和PVP治疗结果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PCDV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并无明显改善,胃粘膜瘀血加重,复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威胁依然存在;SRS术后PVF减少和PVP均有显著性下降,门静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肝脏血供术后仍然受到很大影响;PACS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死亡率等同SRS手术,可同时提高入肝血流和降低侧支压力,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复方姜黄素(姜黄素、胡椒碱)普通片(普通片)和复方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分散片(分散片)家兔体内药动学特性的异同.方法: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普通片和分散片2个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液质联用技术测量两组家兔分别灌服普通片和分散片(姜黄素42mg·kg-1)后0、5、10、20、30、45、60、90、120、150、180、240、360和480min内血浆含量,DAS2.1软件计算单次给药后姜黄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药后5~480min内,分散片兔姜黄素血药浓度均高于同一时间的普通片;分散片与普通片姜黄素均不符合一、二、三室模型;与普通片相比,分散片AUC0-480、Cmax、tmax均有显著性增加(P<0.01),Vd、MRT0-480、MRT0-∞,和t1/2均有显著性减小(P<0.01),AUC0-∞、C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474.70%.结论:分散片较普通片有生物利用度高、、药后血药浓度与峰浓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一种稳定的水基磁流体.方法 采用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磁性粒子包裹剂的方法制备水基磁流体.采用常用的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加入表面活性剂PVP包裹粒子,超声,减少粒子粒径,防止粒子的增大,纯化后即得水基磁流体.结果 获得粒径小而分布较窄的磁性纳米粒和磁流体,在水中分散性好,磁性性能较高.结论 PVP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磁流体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7.
尼美舒利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尼美舒利巴布剂的基质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卡波姆及聚丙烯酸钠为骨架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及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增黏剂,聚乙烯醇为成膜剂,以内聚力、剥离强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尼美舒利巴布剂的基质处方,并对制剂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结果基质中各成分对内聚力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对剥离强度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聚丙烯酸钠,优选得到最优配方为卡波姆∶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3.0∶4.0∶0.5∶0.2∶0.5(质量比)。巴布剂的体外释药特性与凝胶剂相似,但释药速度更快(P<0.05)。结论通过优化处方配比,可制得黏附性能良好的尼美舒利巴布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静电纺丝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乳酸(PL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电纺丝膜,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接触角测试(CA)和力学性能分析进行材料学表征。在不同的电纺丝膜上种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并分别在2、4、6 d取样进行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MS)观察,以检测VSMCs在材料上铺展的形貌和分布情况。经MTT测试,以了解材料对VSMCs增殖的影响,用血小板黏附实验测试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结果:混入PVP的PLLA电纺丝膜具有良好的表面结构,亲水性显著提高,且随着PVP含量的增多PLLA电纺丝膜的亲水性增高,但对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混有PVP的PLLA电纺丝膜利于VSMCs的黏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结论:成功地将PVP和PLLA进行了静电纺丝,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其在血管组织工程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郑正庭  马平  吕荣  王军 《医学争鸣》1999,20(8):726-729
目的;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经皮注射在修复骨缺损与骨不连中的作用。方法: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人则桡骨中上段截去15mm,包括骨膜,每10个缺损为一组,随机分为4组,分别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自体红骨髓(RBM)/聚乙比咯烷酮(PVP)-A组,BMP/PVP-B组,RBM/PVP-C组和PVP-D组,植入后2wk ̄8wk做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及生物力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