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研究[3H]标记的黄花夹竹桃次甙乙(Neriifolin简称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3H]-次甙乙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5天,分布容积(Vd)为15.3L/kg。药物的主要分布在肝脏、胆汁和胃肠道内。灌胃给药吸收迅速完全,30 min血药浓度即达高峰。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后,放射性主要从粪中排出,尿中较少,排出形式主要是代谢产物。[3H]-次甙乙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为91.7%。结果表明: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一般亲脂性强心甙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建立生物样品中冬凌草甲素的HPLC测定法,比较冬凌草甲素普通注射液和固态类脂纳米粒注射液的体内分布特点与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肝、脾、肺、心及肾中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4.25%,3.44%,1.19%,0.52%和0.60%。静脉注射后的药-时曲线表明体内过程符合三室模型,其各相半衰期分别为T1/2π=0.087 h,T1/2α=1.65 h,T1/2β=32.36 h,中心分布容积VC=0.66 mL·kg-1。结论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能够增强药物的肝脾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循环时间。固态类脂纳米粒可能成为冬凌草甲素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犬血浆中灯盏花素主要有效成分灯盏乙素的浓度,研究灯盏花素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只家犬iv灯盏花素(以灯盏乙素计为120 mg/只)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灯盏乙素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其T1/2 γ,T1/2α和T1/2β分别为(1.1±0.8) min,(7.0±2.8) min和(52±29) min;Vc为(880±508) mL;CL为(190±54) mL·min-1;AUC0-90和AUC0-∞分别为(574±134) mg·min·L-1和(599±132) mg·min·L-1。结论灯盏花素家犬iv给药后,血浆中灯盏乙素浓度迅速下降,提示制剂开发的剂型选择、临床给药方法或给药间隔时间的确定都应该考虑其T1/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sc-uPA)单链和代谢物双链(tc-uPA)的药代动力学和转化。方法:125I标记结合生化反应及RP-HPLC测定血浆125I-sc-uPA和125I-tc-uPA浓度;平板溶圈法测定血浆溶纤组分浓度。结果:兔iv 125I-sc-uPA后单链呈双指数消除,T1/2αT1/2β分别为7和43 min,双链呈单指数消除T1/2=9 min,约有38%单链转化为双链。猕猴静脉推注不同剂量rh-sc-uPA后血浆纤溶组分浓度呈单指数下降,T1/2分别为(6.3±1.8) min, (11.5±2.1) min和(12.3±2.9) min,CLS随剂量变慢。推注n-tc-uPA T1/2=(13.7±2.7) min。结论:兔iv 125I-sc-uPA后可检测到125I-rh-sc-uPA与125I-tc-uPA。猕猴iv rh-sc-uPA后血浆溶纤组分浓度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葛根素的代谢规律,建立了血浆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用YWG-C16为固定相,甲醇—水—0.1mol·L-1磷酸缓冲液(pH7.4)(450∶522.5∶27.5)为流动相,大豆甙元作内标,以峰高比计算含量。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5.3%,RSD为4.8%;最低检测量为0.04ng,相当于10ng·mL-1血浆。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狗静注2.25mg·kg-1葛根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开放二室模型,T1/2α及T1/2β分别为6.0及57.4min。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已建立的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g1和Re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人参皂苷Rg1和Re线性范围为1.023-1 023 μg·L-1和1.05-1 050 μg·L-1,方法回收率在99%-105%和99%-104%,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参麦注射液60 mL经静脉滴注后人参皂苷Rg1和Re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0.28 h和0.10 h,T1/2β分别为2.1 h和1.2 h。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人参皂苷Rg1和Re浓度的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在人体内血药浓度较低,分布和消除速度较快,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7.
反相HPLC法测定兔血浆异钩藤碱浓度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ODS柱分离,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UV254nm,建立了兔血浆异钩藤碱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结果显示,血药浓度在0016~16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0.016μg·ml-1,绝对回收率为80.5%~85.1%。兔iv IRHY 2及5mg·kg-1,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β分别为1.32h和1.25h。兔经十二指肠给2及5mg·kg-1后,T1/2β分别为1.75h和1.26h。生物利用度为42.4%~69.4%。此法简便、快速。IRHY在兔体内吸收迅速,消除也较快。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灯盏花素脂质体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脂质体,研究灯盏花素脂质体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法,6只Beagle犬分别单剂量(以灯盏乙素计为28 mg/只)静脉注射自制灯盏花素脂质体和市售普通注射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采用3P9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质体和市售注射液的T1/2α分别为(4.4±0.7) min和(1.8±1.3) min;T1/2<>分别为(55±27) min和(28±23) min;Vc分别为(1 580±265) mL和(2 460±2 200) mL;CLs分别为(88±10) mL·min-1和(324±69) mL·min-1; AUC0-720分别为(363±42) μg·min·mL-1和(102±19) μg·min·mL-1。两种制剂的T1/2α,CLs及AUC0-720经方差分析后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市售普通注射液相比,灯盏花素脂质体Beagle犬静脉注射给药后,大大提高了血药浓度,显著改善了灯盏乙素原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小鼠和兔血浆中二苯乙烯苷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在小鼠和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甲醇-1%甲酸(15∶18∶6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1~42.0 μg·mL-1(γ=0.9999),最低检测浓度为0.051 μg·mL-1。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8%,101.7%和104.5%,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8.7%,2.9%和5.5%。小鼠和兔iv二苯乙烯苷后药代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α=1.9,2.7 min;T1/2β=8.3,13.5 min;K21=6.6,4.2 h-1;K12=3.8,3.0 h-1;K10=16.0,11.2 h-1;Vc=0.090,0.198 L·kg-1;AUC=6.918,4.530 mg·h·L-1;CL=1.445,2.208 L·h-1·kg-1。小鼠ig给药后二苯乙烯苷在胃肠道内的吸收不规则,且血药浓度很低,药代动力学行为不符合房室模型。结论建立了二苯乙烯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二苯乙烯苷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的专属性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家犬血浆中的醋氯芬酸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浓度。此法简便易行,精密度好,方法回收率91.3%~96.9%,日内、日间RSD为3.69%~8.13%,血药浓度在0.050~51.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8,当S/N≥3时,最小检测浓度为10ng·mL-1。此法可同时测定醋氯芬酸及其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醋氯芬酸po吸收迅速,给药后约12min即达血药浓度峰值,其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T1/2α仅为2.5min左右,T1/2β约为137min,代谢物约在110min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峰浓度为3.20μg·mL-1,T1/2β约为140min。  相似文献   

11.
黄花夹竹桃次甙甲和次甙乙的强心作用与毒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世嘉  曾贵云 《药学学报》1983,18(8):572-578
本实验用在体猫和豚鼠的衰竭心脏、离体豚鼠心脏和左心房条观察了次甙甲和次甙乙的强心作用与毒性,并与已知强心甙哇巴因和毒毛旋花子甙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次甙甲和次甙乙都可使猫和豚鼠的衰心泵血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给药后LV-dp/dt max,LVSP和BP升高,LVEDP和CVP下降,其作用性质与哇巴因和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安全范围以次甙甲较大,等毒性剂量的次甙甲和次甙乙对离体豚鼠心脏的强心作用均比哇巴因强,给药后2—3分钟差异显著,但三者对离体豚鼠左心房条的正性肌力作用则相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3H标记的紫草素(shikonin)在小鼠体内的代谢。静脉注射3H紫草素后,血浆消除相半衰期(T 1/2β)为8.79 h,分布容积(Vd)为8.91 L/kg。静脉注射后胆汁及肝中含量最高,肺、脾、肾、心、皮肤中等,睾丸,肌肉、脑含量最低。肌肉注射及灌胃后吸收迅速,血浆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7.62min和5.78 min。静脉注射后,仅有小部分以原形药从屎及粪排出,大部分以转化形式排出。  相似文献   

13.
血浆甘磷酰芥及代谢物的测定方法和大鼠口服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杰  白金叶  朱秀媛 《药学学报》1993,28(10):738-743
利用甘磷酰芥与4-(4′-硝基苯甲基)-吡啶(NBP)呈显色反应建立了该药及其代谢物在血浆及尿中的定量测定方法。观察了血浆在体外对该药的代谢作用及种属差异。研究了大鼠口服该药的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黄花夹竹桃次甙甲和乙对Na^+,K^+—ATP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乐开礼  王琼琨  杨德馨  黄衡 《药学学报》1964,11(10):673-679
从黄花夹竹桃种仁中分得的一种强心甙neriifolin,乙酰化后得diacetylneriifolin,后者对心脏的作用减弱,生物活性降低。neriifolin的鸽最小致死量为0.217士0.008毫克(标准誤)/公斤,而diacetylneriifolin为0.649±0.024毫克/公斤;并且显效速度比neriifolin更为迟慢,蓄积性也增大。此外,产生明显的鎮靜催眠作用,可拮抗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活动,延长环己烯巴比妥鈉的睡眠时間和降低小鼠的体溫?曰ЫY构改变而引起的药理作用差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16.
蒿甲醚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蒿甲醚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静脉输注蒿甲醚脂肪乳剂(蒿甲醚80mg/kg)后,血药时间数据用NONLIN程序拟合曲线,符合线性二室开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SD)为:t1/2(αβ)分别为0.144(0.077)h和0.896(0.371)h;k21,k10和k12分别为1.235(0.705),4.143(1.370)和1.140(0.951)h-1;Vc,Vd(area)和Vd(ss)分别为0.609(0.119),2.985(0.787)和1.054(0.202)L/kg;清除率为2.401(0.339)L·kg-1·h。肌内注射油剂250mg/kg或125mg/kg,血药时间数据按矩量法计算,得吸收速率常数(Ka)为0.0377(0.0119)h-1;吸收程度为36.14(18.39)%。  相似文献   

17.
芍药甙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芍药是白芍的主要成份,狗iv芍药甙11.25mg/kg后,血药浓度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动力学参数:T_(1/2)(α)为6.29±1.80min,T_(1/2)(β)为133.41±84.89min,VB为0.54±0.10L/kg,CL为3.41±1.01ml/kg·min~(-1)。本品静注后迅速以原型出现于尿中,前20min和7h尿中累积排泄量占静注量分别为36.85%和79.33%,7h胆汁中累积排泄量占静注量为3.77%  相似文献   

18.
大白鼠颈静脉及肝门静脉持久性导管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孟娟如 《药学学报》1987,22(5):326-329
本文所介绍的导管术系将硅胶管经颈外静脉和幽门静脉分别插入麻醉大白鼠的上腔静脉口及肝门静脉与幽门静脉交界处。导管内充满肝素盐水,经皮下由后背穿出固定。术后动物长期存活,可重复给药、取血样。适用于药代动力学、肝脏首过效应、肠道、肝脏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该肝门静脉导管术与国外现有导管术相比,具有动物小、手术创伤小、动物长期带管存活和可以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交叉试验等优点。本文用该法研究了非那根的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按随机交叉实验设计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对5只犬po和iv卡莫氟(10mg/kg)的药动学及其片剂绝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静注给药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_(1/2α)=1.67min,T_(1/2β)=34.55min,Vc=0.2525 L/kg,Cl=0.3205 L/kg·h~(-1),AUC_(iv)=1.9375 mmol·min/L;口服卡莫氟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T_(1/2ka)=12.13min,T_(1/2ke)=38.51min,T_(mix)=28.46min,C_(max)=8.1396×10~(-3)mmol/L,AUC_(po)=1.5856 mmol·min/L;由AUC_(iv)和AUC_(po)算得绝对生物利用度F=8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