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就其早期筛查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MNSI量表检查>4分且足部检查>2分的患者有23例,且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Hb A1及DR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先行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与MNSI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NSI分值与病程、年龄有关。结论:年龄、病程、血糖、合并症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MNSIL量表可对DPN进行筛查,结合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进行判断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对血液流变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作用。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察组患者FT3、FT4、T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率、血沉、红细胞压积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0%、53.33%、26.67%较对照组3.33%、10%、6.67%显著较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降低,血脂紊乱导致血流流变学改变,临床并发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DM)术后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72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POCD组)和36例术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每例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在胆固醇(CHO)、合并冠心病、并发DM视网膜病变、是否用胰岛素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并发DM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POCD有关.结论 合并冠心病、并发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不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诊断及有效治疗DPN提供可能的危险预测因素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住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273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及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通过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率、腰围、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酸(U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DPN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率、FBG、HbA1c、Hcy、Cys-C是DPN影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吸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高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12月就诊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DPN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并发DPN组与对照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有无长期吸烟史等,并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分析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性,指出可能导致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42例并发DPN,占40.38%.并发DPN组在年龄、性别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PN组在病程、有无长期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β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病程≥5年、长期吸烟史、HbA1C水平升高、HOMA-β降低可能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病程≥5年、长期吸烟史、HbA1C水平升高、HOMA-β降低可能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以期降低DPN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08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3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按是否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PN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2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及腰臀比,查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指标。结果:本组老年2型糖尿病320例患者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208例,平均年龄为74.3±3.5岁,明显高于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65.8±4.5岁);腰臀比、SBP、DBP、FBG、HOMA-IR、HbA1c、TG、TC分别为0.99±0.06,149.21±19.33 mmHg,91.24±13.03 mmHg,11.45±2.68 mmol/L,1.21±0.68,(9.83±2.18)%,1.89±1.11 mmol/L,6.48±2.24 mmol/L,均明显高于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而HLDL、LD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吸烟史、高血压史、FBG、高TG、HbA1c是DP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达65.0%,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FBG、HbA1c是DPN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殷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2):3008-30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瘙痒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瘙痒症患者45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对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瘙痒症发病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有瘙痒症组(A组)和无瘙痒症组(B组)比较糖尿病有关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50例有瘙痒,占11.1%。其中,有或无瘙痒症两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使用率、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的性别、BMI、家庭史阳性率、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脑血管病变发生率、肾脏病变发生率、HbA1c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病程及视网膜病变是发生瘙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光政 《大家健康》2013,(12):105-106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糖尿病合并亚I临床甲减组(观察组)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合并糖尿病l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情况,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辅助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1.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年龄、代谢指标、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慢性病并发症发病率较对照组要明显升高。结论:糖毒性会改变甲状腺自身的免疫功能,而亚临床甲减可促进糖尿病进程,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应该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以便能及早诊断和治疗,进而有效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51-165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5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分级标准将患者有无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并发组148例和未并发组202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调查数据如性别比例、年龄、吸烟人数、饮酒人数、饮食喜好、饮食规律和检测指标如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病程、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分析并发组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程、饮食喜好、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和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吸烟、收缩压和总胆固醇是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以针对吸烟、病程、饮食喜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等因素进行干预控制和引导,以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李瑞华  赵拥军 《中原医刊》2004,31(15):14-15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1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的分析,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工作。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特点:①往往缺乏特异性,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②并发症和合并症多;③治疗依从性差.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结论:①接诊老年病人应高度警惕可能存在糖尿病.以避免因漏诊造成不良后果;②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防治合并症及并发症;③加强病人及家属的糖尿病知识教育,药物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向阳医院社区门诊、家床、住院2006~2008年1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病程、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有慢性并发症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血糖均明显高于无慢性并发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组的总胆固醇水平,较无慢性并发症组明显偏高;有DM慢性并发症组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代谢综合征均高于无并发症组。结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是预防和延缓DM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分别用苦碟子注射液30ml/d和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疗程皆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肌电图检查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肌电图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用可改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DPN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定住院原因,分析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二分类Logistic法分析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和高血糖,分别占60.8%和33.0%;(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糖尿病肾病17.83%,视网膜病变24.13%,周围神经病变51.40%,周围血管病变62.59%,心血管病变32.17%,脑血管病变26.22%。患者的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C肽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是慢性并发症和高血糖;(2)年龄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不可控因素;收缩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所有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可控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积极综合治疗可控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至本院治疗并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析其病史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DPN患病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P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见,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治疗。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计算BMI,观察2组患者血糖、血脂、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2)分别为(0.21±0.06)mm、(36.74±1.70)cm/s、(85.01±5.97)pg/mL、(5.51±0.19)ng/mL,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6.68±3.48)m/s、(67.66±5.42)m/s、(37.72±3.75)m/s、(54.77±3.86)m/s、(64.69±4.45)m/s,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与下肢运动能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完善的老年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26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病人采用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患矛盾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护患矛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AMI)中的应用,可缩短病人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17.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治疗组)和单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甲钴胺治疗,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每位受检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的一般状况及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相对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在年龄、病程、DM家族史、高血压病史、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HO、尿UMA、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是否合并DM视网膜病变、DM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否坚持运动等方面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共6个变量进入方程:年龄、抑郁、HbA1C、CHO、DM视网膜病变、是否坚持运动。结论:年龄、抑郁、血糖控制不好、高胆固醇、并发DM视网膜病变均是T2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峰持运动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8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入院后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仅单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记录入院前后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CV和S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CV和SCV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CV和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