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8年6-7月出院的200例行剖宫产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围术期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均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术后用药4~12d,平均给药天数5.41d;使用频度前3位的药物为头孢美唑34.75%、头孢噻肟22.34%、头孢氨苄20.57%;术后联合用药20例,占10.00%。结论剖宫产围术期用药在用药选择、用药时间、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应从合理选用药品、规范用药和缩短用药疗程上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乳腺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外科查房后甲状腺、乳腺外科病房2010年1月~3月手术病历120份,统计分析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均采用静脉给药方式。其中给药时机不合理为5%,无指征用药81.7%,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30%,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疗程平均1.14d。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用量趋于合理,但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高选,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促进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度手术的206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不同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联用情况、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分析、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206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治疗性和预防性用药的比例分别为11.2%和88.8%; Ⅰ类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3.5 d,Ⅱ类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6.5 d.结论 我院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时间长等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4.
47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出院患者47例,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品种及频度、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7例剖宫产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奥硝唑、头孢米诺和拉氧头孢,68.09%的患者用药时间为3 d,97.9%的患者二联用药,头孢米诺和拉氧头孢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物的使用尚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旨在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5月份出院的手术病例155份,对其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其中预防用药占65.81%,治疗用药占34.19%;单用及二联、三联、四联抗菌药物使用分别占32.90%、44.52%、21.29%、1.29%;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9.2d,用药时间最长42d,术前2h内使用抗菌药物占7.10%,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3d者占84.52%;抗菌药物使用涉及10类30种,用药频次位居前三位的是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时机不当、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问题,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方法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部分临床医生回顾性抽样调查2002年9月~2003年8月,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按调查表格逐一填写每项内容,然后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手术病例489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80%,围术期用药率平均为53.69%,术后用1种抗菌药物者占使用人数的73.62%,用药合理和基本合理者占81.9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08-2009年东台市妇幼保健院26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妇100%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钠,占44.61%;83.85%为单一用药,16.15%为二联用药,无三联及以上用药;42.7%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持续24~48 h.结论:剖宫产产妇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等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部分科室500倒手术病历,对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平均用药时间5.81天,其中用药超过3天者占97.2%,超过7天的占20%.使用抗生素共5类.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87%.结论:我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水平,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骨科15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结果150例围手术期患者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100%,共计使用8类26种;术前2 h内开始用药患者4%,用药开始时间<2 h 88%,患者术后开始用药占8%;平均使用抗菌药物(13.46±9.32)d。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尚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陈小燕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52-3353
目的对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8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妇科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方式及其频度等情况。结果 24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是5.32天,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炎琥宁、氨溴索等,抗菌药物的合理、基本合理使用约占76.2%,不合理使用占23.8%。结论妇科围手术期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综合分析、全面衡量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用抗菌药物采用频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为奥硝唑,消耗量最高的为奥硝唑,销售金额最高的为奥硝唑、头孢替安,用药频度最高的为奥硝唑,使用比较合理的药物为青霉素钾、头孢替安及奥硝唑;使用最不合理的药物中青霉素、头孢唑林的金额排序/DDDs(用药人次数)排序均高于1;头孢美唑的金额排序/DDDs(用药人次数)排序值最低,且低于1。单独用药比例仅为0.56%,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所占比例最高,为76.67%。结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所用抗菌药物存在使用时间较长、用法用量不当的问题,应该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医院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药物现状,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剖宫产手术病例168例,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生素药物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预防用抗生素药物存在问题有:(1)168例剖宫产病例全部应用了抗生素,其使用率100%;(2)初次给药时机不适,未在麻醉诱导时初次用药且绝大多数为术后初次用药(77.38%);(3)总的用药时间偏长,〉72h者达94.65%;(4)选择用药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结论应将合理用药纳入医院管理年考评标准和产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进一步规范医师临床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3.
蔡娜  刘惠玲 《现代保健》2014,(16):119-12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开展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的病例各600例,比较加强管理前对照组和加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费用、病原菌送检数及合理使用抗菌药例次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4±1.2)d、抗菌药物费用90368.60元、病原菌送检数158例(26.33%)及抗菌药合理使用例次247例(41.17%)等指标明显优于加强管理前的对照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金丽 《现代保健》2014,(10):85-8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98例剖宫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术后抗生素治疗3 d,观察组采用术前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测定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且产褥感染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浆CRP和PCT在术后均有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1 d和3 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浆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观察组血浆CRP和P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金建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314-1316
目的分析无锡市惠山区6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该区2003年1月—2008年12月剖宫产病例78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6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6年剖宫产率平均为33.50%,剖宫产指征顺位依次为:社会因素(26.39%)、难产(19.48%)、胎儿窘迫(14.23%)、其他(12.44%)、妊娠并发症(11.38%)、臀位(8.19%)、疤痕子宫(7.89%)。结论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某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实施PDCA循环前组;根据PDCA实施的3个循环过程,将2011年7月-2012年12月全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3组。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程序,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用药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施PDCA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为100.00%(101/101),实施3个PDCA循环后,降至36.09%(6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6,P<0.001);合理用药率由实施PDCA前的62.38%(63/101)提高至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4)。实施PDCA前,51.49%(52/101)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3 d;实施3个PDCA循环后,术后用药时间>3 d的患者降至7.69%,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前规范,无联合用药。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9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未接受临床药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患者纳入未干预组(n=136),而对2013年7月~9月在同一家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接受临床药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的患者纳入干预组(n=145)。对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干预后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合理率及术后使用时间合理率方面较未干预前组有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221.38;P=0.01,0.00);两组用药时机合理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1.36,1.60;P=0.24,0.11);两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人均药品总费用及人均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9,5.10,4.23;P=0.00,0.00,0.00)。结论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对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显著提高,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剖宫产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的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46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手术患者和50例健康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各时间段研究组SBP、DBP及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新生儿10min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现并发肺水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剖宫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儿童医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病儿的用药及PASS对其审查的情况。方法:统计分析了2011年7~8月心胸外科的心内直视手术全部病例的用药情况及PASS对其审查的结果。结果:59例病儿用药品种累计80种,其中CICU和病房56种。术后24小时长期静脉用药8~13种。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累计12种;单一使用42例;序贯6例,序贯及联合用药11例,分别选用2~8种,疗程10~30天。PASS黑色警示30次,发生率3.3%。结论:该组病儿同时用药品种多,时间长。必须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PASS是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左布比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患者硬膜外腔的弥散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20—35岁,无连续硬膜外腔麻醉禁忌证,既往无椎管内麻醉史,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2%利多卡因组(A组)、0.5%左布比卡因组(B组)、0.894%罗哌卡因组(C组)。三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3ml作为实验量,追加量3-5ml/次,间隔5min分次给予,阻滞范围达S3-5-T8-6时停止给药,开始手术。比较各组手术开始时局麻药用量,观察胎儿娩出后10min各组感觉平面阻滞范围,肌松程度、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A组及C组手术开始时用药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胎儿娩出后10min,C组感觉平面阻滞范围显著高于B组(P〈0.05),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肌松效果B、C组均显著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患者硬膜外腔的弥散效果均优于左布比卡因,但罗哌卡因的肌松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三种局麻药上述用量时对新生儿阿氏评分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