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内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 对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30例中有20例痊愈,3例好转,2例未愈,4例截趾/肢,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77%。④结论 糖尿病足只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即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避免截肢,若糖尿病足病变已发展至5级,宜尽早截肢。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与合并感染又是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美国约为5.6%;英国约为5.3%~7.4%;瑞曲约为4.4%。美国每年糖尿病足截肢者高达5万余人,用于糖尿病足的费用每年高达4亿美元。据统计,1992年中国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其中截肢率为7.3%。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使患肢的创面愈合率达到87.6%,  相似文献   

3.
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病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PAT)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病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3月采用膝下PTA治疗糖尿病足膝下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病例26例,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17例相比。观察患者的跛行距离、静息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截肢率和ABI变化等。结果PTA组手术成功率90.9%。术前ABl0.35±O.14,术后升至0.67±0.23,静息痛者术后疼痛消失10例(83.3%),溃疡愈合12条(75.0%),高位截肢1条(3.0%)。保守组治疗前ABl0.30±0.19,治疗后0.52±0.27,静息痛者疼痛消失4例(57.1%)。溃疡愈合3条(37.5%),高位截肢2条(16.7%)。结论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在糖尿病足膝下小动脉病变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取综合治疗,尤其给予严格控制血糖及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结果有29例患者痊愈,5例好转,3例未愈,7例截趾/肢,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75%。结论只有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避免截肢,若糖尿病足病变已发展至5级,宜尽早截肢。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糖尿病足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ang YZ  Wang AH  Zhao S  Li Q  Wang PH  Yan L  Li X  DU YM  Bian RW  Wang ZJ  Mao JP  Xiao ZH  Ma XY  Lin SD  Chen GC  Zhou YS  Shi LT  Xu Z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17-1820
目的调查并分析中国南方和北方部分医院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地统一检查和调查方式,收集全国14家三甲医院的2004年全年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病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代谢指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等,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进行分析。结果634例患者中南方地区285例,北方地区349例,南北方患者在年龄(70岁vs66岁)、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者(57、7%vs45.6%)、冠心病合并率(42、6%vs61、0%)及视网膜病变合并率(35,7%vs49、5%)、糖化血红蛋白(7.90%vs8.8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mmol/Lvs2.98mmol/L)、白细胞(6.70×10^9/Lvs7.40×10^9/L)、红细胞压积(HCT:0.37vs0.38)、肌酐(87.000,mol/Lvs76.00μmol/L)、尿酸(332.54μmol/Lvs271.40μmol/L)、住院天数(19dvs22d)、足治愈率(19.1%VS10.3%)及截肢率(2.6%vs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糖尿病病程、足病病程、教育水平、吸烟率、高血压、肾脏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合并率、空腹及餐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尿素氮在南北方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南方地区影响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的因素为踝肱指数(ABI)和白细胞,而北方地区的影响因素为ABI、血小板和HCT。结论北方地区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年龄轻,糖尿病病程长,足病病程短。影响南北方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的共同因素为ABI。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和不良的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会面临截肢等后果。据不完全统计,欧美国家糖尿病患者发生足病的比例约3%-10.2%。在我国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2.6%-5.2%。截肢(趾)率约为14%。其治疗费用也比因其他原因住院的同期糖尿病患者高得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华斌  童利伟 《海南医学》2011,22(23):98-100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的发病因素,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措施,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糖尿病足临床资料。结果DF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占94.0%),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治疗,120例患者中34例痊愈(28.3%),63例好转(52.5%),23例恶化(19.2%),6例行截肢术,2例行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6例死亡。结论DF的发生与糖尿病(DM)病程长短有明显关系,DF患者需定期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神经营养治疗,必要时清创换药。早期干预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减少糖尿病足发病及减少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至今收治92例糖尿病足患者,男61例,女31例,年龄40-76岁,病程5个月-22年。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首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院时空腹血糖7.9~36.8mmol/L,平均16.9mmol/L。吸烟者53例(57.6%);有糖尿病家族史49例(53.3%)。兼有周围神经病变78例(84.8%),糖尿病肾病51例(55.4%);7例尿毒症期;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48例(52.2%),其中2例已失明;合并高血压病38例(41.3%),心脏病变26例(28.3%),脑梗死13例(14.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测保肢指数(predictive salvage index,PSI)在评价严重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血管损伤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例56肢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年龄、病史、治疗时间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10例患肢除严重下肢损伤外,且伴有其他复合伤,其中伴有颅脑外伤合并脊柱外伤的患肢5例(8.9%),伴胸部外伤2例(3.6%),伴腹部外伤3例(5.4%)。结果 根据PSI评分:3~6分10肢,无1例截肢;7-10分27肢,截肢5例(18.5%);11-14分19例,截肢13例(73.2%)。总共56肢中截肢18肢,截肢率32.4%。结论 PSI≥11,截肢率明显增高。PSI是临床判定预后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和诱发因素,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对3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诱因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6例(72%),烫伤15例(占42%),周围血管病变18例(90%),合并高血压病25例(占69%),住院时间超过20天以上26例(占72%)。结论:并发症、合并症和诱发因素是糖尿病足的发病特点,加强教育,加强保护意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病(DF)是糖尿病严重致残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等多种因素所致,在美国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截肢率1%,65岁以上患者糖尿病足截肢率高达10%。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的教育,严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控制血糖及换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行清筋术治疗,对照组行清创术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6.7%、96.3%,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36.7%、90.0%;治疗组截肢0例,对照组截肢3例。结论:清筋术在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感染控制率和降低截肢率等方面的疗效优于清创术。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明  董扬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5):3230-3233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由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常见足部疾病。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发生率15%,外周血管病变发生率5%,感染发生率有7.6%,近3%病例需行截肢术。DF手术治疗愈合率高,疗程短,并发症少,复发、感染率低,较保守治疗有明显优势。DF手术治疗分保肢和截肢两大类。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由于远端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多万人,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1/5,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糖尿病足并发率高达15%,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截肢后30d内死亡率达到10%。糖尿病足必然导致患者治疗时间更长、治疗费用更高,进一步增大治疗难度,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事实上,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以左半结肠炎型常见,且以初发型及慢性复发型为主。控制急性发作主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中型、重型溃疡型结肠炎有效率分别为97.3%(144/148)、89.3%(25/28),外科手术率10.7%(3/28)。肠外并发症发生率8.5%(15/176),结肠息肉发生率26.1%(46/176),癌变率2.3%(4/176)。结论正确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但应定期复查结肠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的发生情况、病变性质以及病程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糖尿病足(DF)患者30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30例中,治愈46.7%,好转20%,无效13.3%。4例截肢,2例死亡。结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足部合并感染,形成溃疡,严重者导致坏疽。故本病要从预防着手,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约为5.8%~6.3%,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足学组1992年回顾性调查,我国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患者的12.4%,截肢率为7.3%。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价加替沙星的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例,口服加替沙星0.4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环丙沙星0.2g,每日2次,疗程均为7-14d,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随访7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9.29%(50/56)和73.08%(38/52),有效率分别为98.21%(55/56)和80.77%(42/52),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57/57)和82.61%(38/46),两组间临床和细菌学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71%(6/56)和7.69%(4/52)(P>0.05),且均为消化道反应。结合:加替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2例(76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组26例患者除给予介入取栓外,术前术后给予替罗非班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治愈率、死亡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评价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取除大部分栓子,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术后再栓率以及截肢率分别为92.1%(35/38)和78.9%(30/38)、7.9%(3/38)和21.0%(8/38)、2.6%(1/38)和13.2%(5/38),差异有投机学性意义(P〈0.01)。未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对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且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奎霖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05-1806
目的分析海口市1993~2007年检出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为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检出结核分枝杆菌作利福平(RFP/R)、异烟肼(1NH/H)、乙胺丁醇(EMB/E)、链霉素(SM/S)、力克肺疾(DPC/D)、对氨基水杨酸钠(PAS/P)、利福喷汀(RFT/T)等7种药物的各2种药物浓度的耐受性试验作统计分析。结果1993~1997、1998~2002、2003~2007年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55.2%、56.0%、52.7%;初治期的耐药率分别为52.4%、54.0%、49.5%;复治期的耐药率分别为70.6%、64.4%、67.2%。耐单药率以对RFP、INH、SM的耐药率较高,耐多种药率以对SR、HR、SHR、SRE、SHRE较高。结论本市检出的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对结核病的顸防、临床治疗管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